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结构的雌激素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Y  Lang JH  Zhu L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3):402-406,I0009
目的 探讨女性盆底支持结构雌激素受体(ER)α和β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绝经前后SUI患者肛提肌及周围组织中ERα和ERβ的表达。结果 绝经前、后SUI组肛提肌活检阳性率分别为11%、0,对照组分别为35%、33%。肛提肌未见ERα和ERβ表达,ERα和ERβ分布于肛提肌周围筋膜组织。ERβ在部分盆底筋膜组织切片标本染色呈阴性,绝经前、后SUI组盆底筋膜组织ERβ染色阳性率分别为57%、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绝经后各组盆底筋膜组织ERβ染色阳性率较绝经前显著降低(P〈0.05)。绝经前、后SUI组盆底筋膜组织ERα测定值分别为(4.43±2.64)%和(5.14±1.79)%,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的(9.61±5.48)%和(10.88±2.90)%(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盆底筋膜组织的ERβ表达低于ERα,SUI组ERα和ERβ表达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女性肛提肌未检测到ERα和ERβ。妇女绝经前SUI的发生与低雌激素水平有关。盆底筋膜组织ERα表达减少和ERβ表达阳性率降低与SUI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给雄性大鼠补肾阳中药淫羊藿和补肾阴中药女贞子。从分子水平探讨补肾中药对雄性大鼠杏仁核和皮质项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mRNA的调节表达差异,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 mRNA表达量。结果:淫羊藿组、女贞子组大鼠杏仁核、皮质顶叶雌激素受体ERα 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而淫羊藿组杏仁核、皮质顶叶雌激素受体ERβ mRNA表达量高于女贞子组且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女贞子杏仁核ERβ mRNA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说明补肾中药可能对ERβ具有调节作用。实验结果与“对雌激素的调节补肾阴药物应优于补肾阳药物”的传统中药理论不一致,还需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戊酸雌二醇对去势大鼠阴道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亚型α、β表达的调节,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与绝经期泌尿生殖道萎缩的相关性。方法4月龄SD雌性大鼠80只,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药物干预组,每组20只。药物组大鼠于术后4周每天戊酸雌二醇灌胃给药,其余3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处死大鼠,分离摘取阴道进行ERα、ER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mRNA半定量RT-PCR检测。结果①ERα、ERβ在正常阴道鳞状上皮细胞、基质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均有表达,以阴道鳞状上皮细胞表达最强,且ERβ较ERα表达弱(P〈0.05)。②去势组ERα较正常组、假手术组表达减弱(P〈0.05),ERβ表达减弱更为明显(P〈0.01)。③药物干预组ERα表达较去势组明显增强(P〈0.05),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ERβ表达无明显增强。结论ERα是大鼠阴道优势表达的雌激素受体亚型;去势后阴道ER亚型表达下调,以ERβ明显;戊酸雌二醇可明显上调去势大鼠阴道ERα的表达,但不上调ER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去势大鼠髁突软骨组织学变化,并检测雌激素受体(ER)和Ⅱ型胶原(ColⅡ)的表达,分析去势后髁突软骨生长代谢的变化,探讨雌激素缺乏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OA)的关系。方法 HE染色观察大鼠去势后不同时期髁突软骨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去势大鼠髁突软骨ER及ColⅡ表达,并运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并计算其平均阳性染色面积百分比。结果雌激素缺乏导致髁突软骨退行性改变。去势后大鼠ER和ColⅡ的表达受到抑制,且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其作用增强。结论雌激素缺乏或低下导致大鼠髁突软骨病损。低浓度雌激素降低或抑制ER表达,髁突软骨胶原表达与雌激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α、β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提示,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related receptor α,ERRα)与ER竞争配体也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但详细的机制尚不明了。文中研究的目的是检测ERRα和ERα、ERβ在子宫内膜癌中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关系。方法采用realtime TaqMan PCR定量的方法,检测37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内膜癌组)、25例癌旁组织(癌旁组)以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ERRα和ER亚型mRNA的表达量。结果3组患者中所有受体均有表达,在内膜癌组中,ERα和ERβ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ERRα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癌旁组患者的所有指标与癌组织和正常内膜组织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α、ERβ低表达,而ERRα相对高表达,癌旁组织中3种受体均为高表达,说明癌组织中部分ERα、ERβ失活,ERRa在内膜细胞向癌细胞进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博  王建  张颖  曹引丽 《医学争鸣》2009,(24):3142-3143
目的:通过研究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行半定量分析,对70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绝经后妇女的内膜息肉及其邻近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并选用2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子宫息肉组腺体和间质内PR呈低水平表达,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中ER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绝经后妇女PR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雌激素受体(ER)在育龄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妇女阴道组织中的表达,为绝经泌尿生殖道疾病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因妇科良性疾病行阴式或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61例(育龄期24例,围绝经期18例,绝经后期19例)患者的阴道前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及免疫组化(IHC)方法检测3组患者阴道前壁组织中ERα、ERβ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3组阴道壁组织中均有ERα和ERβ表达,而且在3组中ERα和ERβ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ERα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育龄期妇女(P<0.05),而且绝经后妇女ERα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围绝经期妇女(P<0.05);而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ERβ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育龄期妇女(P<0.05),同时绝经后妇女ERβ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围绝经期妇女(P<0.05)。[结论]绝经影响阴道组织中ER的表达,育龄期正常的阴道组织到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萎缩的阴道组织中ER的表达差异可能与绝经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月经状况对乳腺癌ER、PR、CerBb-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206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P53表达。结果 绝经后乳腺癌组织中ER的阳性表达(71.4%)明显高于绝经前(56.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年龄增长ER、PR表达有明显增加的趋势(p〈0.05);绝经前、后PR、CerBb-2、P53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月经状况能影响乳腺癌组织中ER的表达;对PR、CerBb-2、P53的表达无显著影响;随着年龄增长,ER、PR表达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雌激素受体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观察ER、ERmRNA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结果:①ER阳性率男性为33.33%,女性为46.67%;ERmRNA阳性率男性为73.33%,女性为86.67%;②ER阳性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多见;ERmRNA阳性在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均可见;③ER阳性与局部淋巴结转移、生长方式有关;④ERmRNA较ER有更高的阳性表达。结论:ERmRNA表达与胃癌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可用于胃癌颈后判定,为胃癌内分泌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受体与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杜宁 《医学综述》2008,14(1):33-35
雌激素受体在正常及关节炎关节软骨中均有表达,其基因多态性引起的蛋白活性及构象差异可能引起雌激素对关节软骨的作用差异。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骨性关节炎发病率较男性明显增加。雌激素替代疗法可能降低绝经后妇女骨关节炎发病率改善关节炎症状。现就目前有关雌激素及其受体对骨关节炎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雌激素及其受体与骨性关节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与雌激素受体 (ER)含量、血清雌二醇 (E2 )水平的关系。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液闪法测定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健康人前列腺组织中的胞质和胞核ER含量及血清中E2 水平。 结果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组织中胞质、胞核ER含量高于健康人 (P <0 .0 5 ) ,两组血清E2 水平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结论 :ER的高表达可能是BPH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ANK/ANKH(ANK/ANKH)在正常颈椎软骨终板和退变软骨终板中的表达变化,探讨软骨终板中ANK/ANKH的表达与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45例颈椎骨折、脱位及颈椎病患者术中取出的颈椎软骨终板,其中实验组28例,男17例,女11例;对照组17例,男10例,女7例.对照组术前MRI检查软骨终板均为Miller分级0级,术后病理证实椎间盘无明显退变或Thompson椎间盘退变病理分级1级;实验组Miller分级1~3级,Thompson病理分级3~5级.VON KOSSA染色观察标本的钙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逆行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ANK的表达.结果 VON KOSSA染色显示实验组可见较多的矿化结节,对照组出现少量或无矿化结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终板软骨细胞有Ankh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实验组ankh基因mRNA表达(0.682±0.154)低于对照组(0.805±0.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nkh蛋白表达(0.172±0.030)低于对照组(0.196±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随软骨终板的退变,ANK/ANKH的表达明显降低且与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呈正比,提示调节ANK在终板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有可能会阻止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与癌细胞增殖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57例雌激素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清性激素6项水平、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状态.将ER和PR阳性的患者根据Ki67的水平分为Ki67低表达组(≤14%)与高表达组(>14%),比较两组间血清激素6项水平的差异.结果 在57例ER阳性的患者中,Ki67低表达组睾酮水平高于Ki67高表达组(P=0.01),其余5项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例PR阳性的患者中,Ki67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激素6项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泌乳素在ER阳性和PR阳性的ki67高表达组均较低表达组患者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P=0.05).结论 在ER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中,Ki67低表达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较高,睾酮可能有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与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无关,而可能与泌乳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动脉中ER的表达及血清中NO含量的影响. 方法成年雌性大鼠切除卵巢后,随机分为两组①去卵巢+E2组,给予E2;②单纯去卵巢组,为对照.2个月后处死大鼠取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动脉中的ER表达,并分别用放免法和重氮法检测血清中的E2和NO.结果去卵巢+E2组大鼠动脉中ER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中NO含量也显著升高(P<0.001).结论雌激素能使去卵巢大鼠动脉中ER的表达增加,血清中NO的含量显著增加.这可能是雌激素对绝经后妇女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TAM)对胃癌细胞雌激素受体α、β(ERα和ERβ)的表达情况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9(PI9)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前期筛选出的ERα表达阳性胃癌细胞株MNK45、SGC7901(PI9表达阳性)和ERβ表达阳性胃癌细胞株BGC823(PI9表达阴性),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 TAM 对ERα和ERβ表达的影响,CCK8法检测 TAM 干预后胃癌细胞株的增殖情况,逆转录PCR观察TAM干预后PI9表达的变化。结果 ERα表达于MNK45和SGC7901细胞核上, ERβ表达于BGC823细胞核上,经TAM 干预后 ERα和 ERβ表达均无明显改变;TAM 在0.1~100.0μmol/L 时可明显抑制SGC7901、MNK45的细胞增殖,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GC823和MNK28的细胞增殖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TAM干预后SGC7901的PI9 mRNA的相对灰度值为(0.402±0.020),MNK45的PI9 mRNA的相对灰度值为(0.359±0.048),较阴性对照组灰度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M 对ERα和PI9阳性表达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PI9阴性表达细胞,并呈较好的剂量依赖性;TAM 对胃癌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与改善PI9介导的免疫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评价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来探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对16例正常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及35例并发子宫内膜息肉的绝经后妇女的内膜息肉及其邻近内膜行ER、PR免疫组化测定并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各组中ER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息肉组腺体和间质内PR的表达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的表达(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PR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双侧卵巢去势的ApoE-/-小鼠建立绝经后脂代谢异常模型,探究六味地黄方(LW)能否通过调节肠道雌激素受体改善绝经后脂代谢异常。方法?正常饮食的C57/B6小鼠为对照组(n=6),高脂饮食并接受假手术的ApoE-/-小鼠为假手术对照组(n=6),高脂饮食并接受双侧卵巢去势的的ApoE-/-小鼠为模型组(n=6),模型小鼠接受4.5?g/kg (n=6)或9.0?g/kg (n=6)的六味地黄方治疗90?d。生化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酸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HE染色检测小鼠肝脏脂质损伤,油红染色检测小鼠肝脏脂质堆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空肠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ABCG5、ABCG8、PI3K p110β及p-AKT的表达水平,免疫化学染色检测小鼠空肠NPC1L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空肠NPC1L1、ABCG5及ABCG8的表达水平。结果?六味地黄方可降低模型小鼠血清TC、TG及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P<0.05~0.01);同时,六味地黄方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肝脏脂质损伤和脂肪堆积(P<0.05~0.01)。六味地黄方显著增加模型小鼠空肠内降低的ERα和ERβ水平(P<0.05~0.01)。六味地黄方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空肠中NPC1L1的表达水平(P<0.05),并上调ABCG5和ABCG8的表达水平(P<0.01)。六味地黄方显著增加模型小鼠空肠内PI3K p110β及p-AKT的表达水平(P<0.05~0.01)。结论?六味地黄方可以显著改善绝经后ApoE-/-小鼠脂代谢异常,其机制与六味地黄方调节肠道胆固醇的吸收和外排有关。上调肠道雌激素受体表达和肠道PI3K/AKT信号可能是六味地黄方调节肠道胆固醇吸收和外排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中雌、孕激素受体和p53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挝氧化物酶链接法(SP法)检测96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的表达,并对不同临床分期和有无腋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4%、62.5%、59.4%,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中ER、PR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80.0%、0,乳腺良性增生病变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53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组织中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者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5),p5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转移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和p53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6例腹壁内膜异位症(AWE)患者(增殖期33例,分泌期23例)在位、异位子宫内膜,正常分泌期与增殖期(36与37例)子宫内膜的雌激素受体(ER)蛋白进行测定。AWE患者增殖期组在位内膜ER表达率(85%)高于正常内膜(60%)和异位内膜(58%)(P〈0.05);分泌期异位内膜ER表达率(57%)高于在位内膜(26%)和正常内膜(25%)(P〈0.05)。分泌期在位和正常内膜ER表达率均低于增殖期组(P〈0.01),异位内膜ER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位和异位内膜ER的异常表达可能与AWE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熊秋云  姚玮 《中外医疗》2009,28(20):11-13
目的探讨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c-erbB-2表达与FEC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术前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之前用免疲组织化学法捡测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c-erbB-2的表达情况,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0例患者中,临床完全缓解(cCR)19例,部分缓解(PR)41例,无变化(NC)30例,总有效率为66.67%,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12例(13.33%)。在受体双阴的42例患者中,32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76.19%,其中pCR9例(21.43%)。受体单阳或双阳的48例患者中,28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58.33%;其中pCR3例(6.25%)。受体双阴组患者的有效率与受体单阳或双阳组患者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受体双阴组患者的pCR率明显高于受体单阳或双阳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erbB-2阳性表达36例,22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61.11%;其中pCR4例(11.11%)。c-erbB-2阴性表达54例,38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70.37%,其中pCR8例(14.81%)。c—erbB-2表达与化疗疗效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受体双阴患者可能较受体单阳或双阳患者对FEC方案化疗的敏感性更高。尤其是受体双阴组患者的pcR率明显高于受体单阳或双阳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