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全自动微粒子发光免疫分析仪(i2000)进行梅毒筛查,并通过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进行确证,对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LIA)法筛查梅毒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36 000例标本均经过CLIA检测,以S/CO值大于1.0为阳性,阳性者进行TPPA确证,计算CLIA方法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以TPPA作为参考标准,CLI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9.7%、68.3%和100%,当S/CO值为1.08时,Youden指数最大,敏感度为100%,特异度94.8%。结论 CLIA法是进行梅毒螺旋体感染初筛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杜静  张泽芸  周薇  陆红 《广东医学》2012,33(8):1100-1102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的实验室应用,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应用CMIA检测抗-TP最佳的S/CO的cutoff值,以提高抗-TP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收集美国雅培公司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的抗-TP阴性、弱阳性、阳性血清共294份,分别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欧蒙免疫印迹法(WB)进行抗-TP检测,比较TPPA与CMIA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抗-TP S/CO值绘制ROC曲线,得出CMIA在本实验室的S/CO最佳cutoff值。结果以免疫印迹法结果为金标准,CMIA与TPP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1%和42.5%,敏感性为100.0%和99.2%,特异性为88.2%和88.7%,阳性预测值为86.1%和86.7%,阴性预测值为100.0%和99.3%,与WB的总符合率均为93.2%。ROC曲线分析其最佳筛查cutoff值S/CO=3.125时,CMIA的特异性为98.4%,敏感性为97.2%,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结论 CMIA法和TPPA法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ROC曲线分析得到CMIA S/CO的cutoff值为3.125时,可显著提高实验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雅培i200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筛查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测量阈值,并对CMIA检测出的假阳性样本进行分析.方法 对航天中心医院2014年7月到2016年11月间49720例样本进行CMI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出的阳性样本进行TPPA确证实验,运用SPSS13.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9720例样本中CMIA法筛查出919例阳性样本.919例阳性样本进行TPPA确证,检测出真阳性样本650例,假阳性样本269例.CMIA法S/CO值>10的样本,真阳性率为100.0%.年龄小于20岁的患者和妇产科就诊的患者假阳性率较高,分别高达88.9%和50.0%,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I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敏感性高,可作为筛查实验.CMI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S/CO值在1~10之间的样本需要进行TPPA确证,而S/CO>10的样本无需TPPA验证,可直接发阳性报告.年龄小于20岁的患者及妇产科就诊患者假阳性率较高,检测报告需慎重发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梅毒螺旋体抗体各种试验检测方法的临床价值,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方法运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化学发光法(CLIA)、胶体金快速检测试验(SYP)、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4种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实验检测,比较各种方法的临床效能以及临床应用评价。结果以TPPA法为标准,CLIA法阳性预测值为95.5%,阴性预测值为92.4%,准确性为94.7%;SYP法阳性预测值为98.6%,阴性预测值为94.4%,准确性为94.3%。CLIA法筛查实验信号/临界值(S/CO)比值>3的强阳性标本经TPPA法确认中存在2例阴性;CLIA法S/CO=0.71~3.0的弱阳性标本经TPPA法确认中存在5例阴性;弱阳性的假阳性率高于强阳性。各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时,均存在漏检和误判情况,在CLIA法弱阳性时较明显,CLIA法S/CO在0.91~1.20时,TPPA法复检符合率最低。临床应用中,在一期梅毒时,CLIA法灵敏度最高,TPPA法特异性最好;二期梅毒时,TPPA与CLIA法灵敏度均为100%,特异性均较好。结论临床上对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选择,应结合梅毒临床表现和检测目的的需求,采取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抗体有效结合进行应用,梅毒的最终诊断要医师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作出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已确诊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血清标本300例及体检健康者100 例,对100 例化学发光免疫测定TPsAb 阴性及300 例TPsAb 阳性的临床标本分别进行TPPA 和TRUST 检测.结果:采用雅培i2000 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对低、中、高水平的TPsAb 定值标准品进行重复性检测,其中批内、批间的变异系数(CV)均低于10%;用雅培i2000 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和TPPA 法检测高水平的定值标准品的稀释液,用雅培i2000 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为阳性的最高稀释度为1/16,用TPPA 法检测的为1/80;上述400 例研究组和对照组标本分别以TPsAb、TPPA 以及TRUST 进行检测,得出阳性率分别为TPsAb88. 5% (354/400)、TPPA78%(312/400)、TRUST41. 75%(167/400),其中,TPsAb 与TPPA 相比较,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在TPPA 检测中,有17 例标本与TPsAb 结果不相同, 12 例患者有梅毒感染既往史,剩余5 例患者自述无梅毒感染既往史.这些患者经3 个月观察治疗后排除梅毒早期感染.上述400 例标本中的100 例健康对照组TPsAb、TPPA 以及TRUST 3 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雅培i2000 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是-种自动化程度较高、数据保存相对比较方便且利于实现质量控制的检测系统,具有重复性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鹏 《中外医疗》2015,(6):181-182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法(CMIA)在梅毒特异性抗体低值结果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该院和门诊病人常规免疫检测标本5673例,使用化学发光微粒法(CMIA)对5673人份标本进行初筛,阳性标本进一步使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凝集实验(TRUST)进行了对比检测。结果使用CMIA法检测5673份标本中,阳性标本为347例,占总标本数6.11%。其中S/CO值大于10的标本为204例、S/CO值5~10的标本81例、S/CO值1~5的标本62例。在347例CMIA法阳性标本中,TPPA检测为阳性的305例(87.8%)TRUST检测为阳性的130例(37.5%)。2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CMIA在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中,灵敏度较好,适合大批量筛查。对于S/CO值<5的标本,应结合TPPA和TRUST进行复检,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使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LISA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月纳入的门诊、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计5238份。受检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3ml静脉血,常规制取血清待检。所有标本均行TP-ELISE法检测,首次检测结果呈阳性者需再行TRUST试验和TPPA确认试验。结果:本组5328份标本TP-ELISA法共筛查出梅毒抗体呈阳性者462例,其中共计402例患者S/CO值超过1.0;阳性者经TRUST复检,共筛查阳性者338例,再经TPPA检测,均呈阳性。TP-ELISA法S/CO值在0.7~1.0的阳性标本共计60例,60例阳性标本TRUST复检共筛查出24例阳性标本,TPPA筛查阳性标本共计38例,化验结果准确率为63.3%(38/60)。其中,42例S/CO值在0.751-1.0的标本TPPA复检共筛查出30例阳性者,12例阴性,阳性率为72.4%;18例S/CO值在0.7-0.750的标本TPPA复检共筛查出8例阳性者,10例阴性,阳性率为44.4%。32例TP-ELISA法阳性经TPPA复检为阴性的样本中,风湿病患者8例,SLE患者6例,其他疾病18例。结论:对TP-ELISA法检测阳性、S/CO为0.70-1.0者可采用TRUST和TPPA法联合检验,并对处在实验室"灰区"检测范围内的标本进行复检,可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梅毒实验室检测弱反应性结果,分析梅毒免疫印迹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北燕达医院梅毒雅培i2000化学发光法检测S/CO值1~9弱反应性的130例样本进行临床方法学诊断。选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西门子X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进行复核,以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试验(TP-WB)检测方法为确证实验。结果 130例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初筛梅毒检测的S/CO值为1~9弱反应性样本,以CLIA复核,92例阳性,38例阴性,与CMIA相比,灵敏度为0. 586,特异度为1. 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以TPPA复核,98例阳性,32例阴性,与CMIA相比,灵敏度为0. 570,特异度为1. 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 TPPA复核结果和CLIA方法相比,灵敏度为0. 516,特异度为0. 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以TP-WB平行检测作为确证方法,40例反应性结果,其中8例阳性,32例可疑阳性,90例阴性,与CMIA相比,灵敏度为0. 942,特异度为1. 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TP-WB反应性结果显示阳性判读,抗体表达为2个条带并着色强度低;可疑阳性判读,抗体表达单一着色强度明显降低。结论当梅毒检测结果为弱反应性时,应结合患者生理情况或基础疾病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不能将CMIA、CILA、TPPA检测作为临床梅毒诊断依据,避免漏诊和误诊;以免疫印迹检测作为梅毒临床诊断试验,检测结果可疑阳性多见,故梅毒实验室临床确证在临床诊断中对于弱反应人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化学发光法(TP-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手术和输血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方法 用ELISA法检测7656例手术和输血前住院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出的阳性样本再采用CLIA法、TPPA法和TRUST法进行检测;对ELISA法的检测结果(S/CO值)和CLIA的法检测结果(S/CO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于TPPA确诊试验阳性标本按年龄段分组,分析不同年龄段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有无差异.结果 ELISA法检测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标本173例,总阳性率为2.26%(173/7656);CLIA法、TPPA法和TRUST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符合率分别为100%(173/173)、99.42%(172/173)和29.48%(51/173).相关性分析显示ELISA法和CLIA检测结果(S/CO值)呈显著正相关(r=0.711,P<0.001).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岁以上老年人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P<0.05).结论 ELISA法和CLIA法是手术和输血前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的可靠方法,但须行TPPA确诊试验;TRUST法不适用于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筛查,适宜疗效观察;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要慎重对待老年人梅毒试验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在TP感染血清学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该院2013年7月-2013年11月门诊及住院部经CMIA法检测疑似梅毒阳性(S/CO≥1.0)标本270例进行临床研究,并对阳性标本采用 TPPA和 TP-ELISA 法进行检测。结果 270例 CMIA 法阳性标本中,TPPA 阳性检出率81.85%(221/270),TP-ELISA 阳性检出率83.33%(225/270)。 TPPA、TP-ELISA与CMIA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浓度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浓度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MIA法较TPPA和TP-ELISA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用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有助于提高准确性与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新上市的雅培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试剂进行性能评估。方法 参照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及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文件要求,以法国梅里埃PCT测定试剂盒为参比试剂,从精密度、线性范围、正确度、参考区间等方面分析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PCT的性能。结果 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PCT的批内精密度低值和高值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分别为2.5%和2.4%,批间精密度低值和高值的CV分别为3.0%和3.1%。线性范围为0~100ng/ml,相关系数r2=0.9923,满足行业标准。生物参考区间为≤0.05ng/ml。雅培i2000与梅里埃mini VIDAS相比,检测结果普遍偏低,存在明显的负偏倚。结论 雅培i2000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PCT整体性能良好,能满足实验室的工作要求,但实验室在开展PCT检测及更换检测方法时应进行性能验证和方法学比对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抗体阳性预测值≥95%的最佳吸光度/临界值(signal-to-cutoff, S/CO),确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实验室医学决定水平,为探索不同系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试剂95%阳性置信区间建立方法学。方法 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 CLIA)初筛检测同时进行HCV RNA检测的血浆样本共282例,其中抗体初筛有反应性(S/CO≥1)样本252例,阴性样本30例,进行重组免疫印记试验(recombinant immunoblot assay, RIBA)并查阅其HCV RNA检测结果,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得到预测本实验室阳性预测值≥95%时HCV感染的抗体S/CO值。结果 初筛为阴性的30例样本双重确证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排除16例HCV感染史不明确的样本,丙型肝炎病毒抗体S/CO≥1的236例样本经双重确证试验得到真阳性样本1...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ELISA二步法试剂在献血者抗-TP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并建立预测TPPA结果方案。方法用两个厂家的ELISA方法试剂筛查21 62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有反应性样本用TPPA方法确证,分析同方法不同厂家试剂的检测情况及其与TPPA结果的关系。结果 21 620例样本中抗-TP有反应性的129例,两个厂家试剂的结果和TPPA确证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两厂家试剂有反应性样本和仅一厂家试剂有反应性样本经TPPA确证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当S/CO值≥5时,两个厂家的试剂其阳性预测值≥88%;当S/CO值≥10时,两个厂家的试剂其阳性预测值≥98%。结论两个厂家试剂都会出现假阳性反应,应建立预测TPPA结果方案,以减少错误地反馈献血者检测信息的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确定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最佳临界值。方法收集经CLIA检测的临床血清标本共计261份,全部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复检。以TPPA作为参考标准,计算CLIA和ELISA检测梅毒抗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应用ROC曲线确定CLIA检测梅毒抗体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CLIA和ELISA检测梅毒抗体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和97.1%,特异性为86.3%和91.1%,阳性预测值为72.9%和80.0%,阴性预测值为100.0%和98.9%。ROC曲线分析表明,当CLIA的临界值设定为2.41时,其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和96.0%,与TPPA的总符合率为98.0%。结论当CLI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临界值设定为2.41时,能够有效提高该方法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灰区标本的假阳性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应用参考。方法收集本院Architect i2000检测抗HCV抗体阳性灰区结果(1≤S/CO≤5)的标本161例。全部标本均进行HISCL 5000检测。以高敏HCV核酸(RNA)定量和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的结果为标准确定真、假阳性。结果 HISCL检测抗HCV抗体结果阳性的标本有23例,阴性的有138例。所有标本的HCV RNA定量检测结果均阴性。RIBA检测13例结果阳性,45例不确定,103例阴性。Architect和HISCL与RIBA的假阳性率分别为92.0%(148/161)和52.2%(12/23)。Architect方法检测的标本RIBA阳性组、不确定组和阴性组的平均COI值分别2.8、2.2和2.0,三组间的S/C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SCL方法检测的标本RIBA阳性组、不确定组和阴性组的平均COI值分别为3.0、1.0和0.2,三组间的CO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chitect i2000和HISCL 5000检测抗HCV抗体的灰区标本均出现较高假阳性,假阳性原因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迫切需要研发敏感度和特异性更高的抗HCV抗体的实验室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TP-ELISA法对临床标本作梅毒筛查, 对筛查出的93例阳性标本和16例样本与临界质控吸光度比值(S/CO)在0.80~0.99范围内的灰区标本进一步做TRUST和TPPA检测。结果: TP-ELISA法检出的93例梅毒阳性标本, 经TPPA确证阳性83例, 弱阳性6例, 阳性符合率95.70%(89/93)。TP-ELISA 法检出的93例梅毒阳性标本中有32例TRUST阳性, 且TPPA确证试验均为阳性;而61例TRUST阴性标本中, TPPA确证阳性51例, 弱阳性6例, 阴性4例。16例S/CO值在0.80~0.99之间的灰区标本, 经TPPA确证1例为阳性, 1例为弱阳性。结论: 梅毒TP-ELISA法筛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TP-ELISA阳性标本先以TRUST确证, 而对于TRUST阴性标本需进一步采用TPPA确证;对S/CO值在0.80~0.99之间的灰区标本也应用TPPA确证, 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7.
ELISA法筛查联合TRUST、TPPA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筛查联合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建立本实验室梅毒检测和报告系统。方法用ELISA法作为临床标本的梅毒筛查,对筛查阳性标本和S/CO值在0.70~0.99范围的疑似标本,进一步作TRUST和TPPA。结果TP-ELISA法检出的145例梅毒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141例,阳性符合率为97.24%(141/145);其中91例TRUST阳性,且TP-PA确证实验均为阳性;54例TRUST阴性,TPPA确证50例阳性,4例为阴性。20例S/CO值在0.70~0.99之间的标本中,TPPA阳性4例。4份阳性标本的倍比稀释后检测结果也说明ELISA敏感性低于TPPA。结论梅毒ELISA法筛查存在着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TP-ELISA阳性标本首先应做TRUST,而对TRUST阴性标本应进一步用TPPA确证;对S/CO值在0.70~0.99之间的疑似标本也应用TPPA确证,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罗氏Cobas e602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结果真阳性率及最佳阈值。方法 对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2016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住院和门诊患者18 908例标本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出的阳性样本进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TPPA)确证,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对检测结果进行真阳性率分析和确定最佳阈值(阳性预测值≥95%)。结果 对18 908例标本中罗氏Cobas e602筛查出301例阳性标本进行TPPA法确证,结果得出真阳性标本252例,真阳性率为83.72%,其中S/CO≥33真阳性率为100%。运用ROC曲线分析得出最佳阈值为19.085。结论 罗氏Cobas e602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真阳性率为83.72%,检测最佳阈值为19.085,当仪器检测出S/CO值小于19.085时须做TPPA确证试验并结合临床综合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符合率。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住院及门诊患者血清进行梅毒抗体检测,收集阳性标本34例(包括1≤S/CO3标本6例、3≤S/CO6标本7例、S/CO≥6标本21例),同时随机收集ELISA法检测为阴性的样本67例,将此101例样本使用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从而判断ELISA方法与TPPA检测方法的差异性。结果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率较高。ELISA的灵敏度为100%,假阴性率是0,特异性为95.71%,假阳性率是4.29%。假阳性结果主要出现在1≤S/CO6的区间内。结论 ELISA方法能有效应用于梅毒抗体的临床筛查,对于检测结果在1≤S/CO6时,应进行确认试验,以减少假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感染血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统计我院2015年1月—12月同时做CMIA和TPPA的标本数据,按CMIA检测数值的不同分为阴性组(<1 s/CO)、低数值组(1~3 s/CO)、较低数值组(3~5 s/CO)、中数值组(5~10 s/CO)、高数值组(>10 s/CO),并以TPPA为金标准对CMI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CMIA与TPPA的符合率。结果阴性组经CMIA初筛阴性的520例标本经TPPA检测阴性514例,二者的符合率为98.85%;低数值组经CMIA初筛阳性的297例标本经TPPA检测阳性180例,二者的符合率为60.61%;较低数值组经CMIA初筛阳性的88例标本经TPPA检测阳性71例,二者的符合率为80.68%;中数值组经 CMIA 初筛阳性的135例标本经 TPPA 检测阳性132例,二者的符合率为97.78%;高数值组经CMIA初筛阳性的628例标本经TPPA检测阳性628例,二者的符合率为100%。结论标本中低数值CMIA与TPPA结果有部分不符,CMIA检测阴性的标本有1.15%经TPPA 检测阳性,较弱阳性的标本有26.35%经TPPA检测阴性,阳性标本CMIA与TPPA的一致性随浓度升高而升高,强阳性的标本与TPPA完全一致。故笔者认为浓度值>10 s/CO的标本可以直接报告梅毒抗体检测阳性,而<10 s/CO的标本需补充做TPPA加以互相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