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35岁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并为其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7年上海市≥35岁居民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共纳入研究对象21 496人。计算基于复杂抽样加权的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的患病率,分析影响因素,并估计各因素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结果:2017年,上海市≥35岁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患病率为16.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长者、男性、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低人均月收入、糖尿病家族史、无体育锻炼、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均是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患病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35岁居民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患病率较高,应对年长者、男性、糖尿病家族史、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等重点人群加强健康管理,从而降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延吉社区2型糖尿病患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延吉社区20~90岁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该社区居民9660人进行2型糖尿病的横断面调查,使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结果该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8.01%,男女患病率分别6.78%、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及超重、肥胖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均分别高于正常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均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血脂异常史、腰围、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高文化程度是其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对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史及肥胖的中老年人群要重点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平阳县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抽取平阳县4 980名18周岁以上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脂检测,计算血脂异常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平阳县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37.31%,主要表现为TG升高(20.90%)和HDL-C降低(15.93%)。50岁以前,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P0.01),而60岁以后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有血脂异常家族史、饮酒、超重、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经济收入较高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结论平阳县成年居民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城市社区居民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8年11月—2009年5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在哈尔滨市抽取的4个社区1 491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的1 491名社区居民中,T2DM患者456例,T2DM患病率为30.58%;不同特征社区居民T2DM患病率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高血脂、体育锻炼和饮酒居民T2DM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均年收入和吸烟居民T2DM患病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腹型肥胖、高血压、超重或肥胖是哈尔滨市社区居民T2DM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是哈尔滨市社区居民T2DM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分析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对东城区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询问式的问卷调查,共调查21 272人。结果调查对象高血压患病率为26.3%,糖尿病患病率为10.1%,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3.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为0.7%,脑卒中患病率为2.6%,冠心病患病率为8.1%。慢性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OR=8.456),有慢性病家族史(OR=2.469),腰围超过正常值(OR=1.762),离异或丧偶(OR=1.564),超重或肥胖(OR=1.548),食盐口味偏重或很重(OR=1.288),文化程度高为保护性因素(OR=0.673)。结论北京市东城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尽早开展针对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从而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北京市农村居民体质指数(BMI)的分布,不同BMI居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其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 对随机抽取的20 655名18~76岁农村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北京市农村居民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年龄别标化率分别为68.1%,24.2%和7.7%.正常体重、超重、肥胖1~3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4.4%,27.5%,34.8%,44.3%和50.7%,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9%,5.0%,6.4%,8.1%和11.2%.正常体重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最低(13.8%),肥胖2级最高(35.1%).正常体重居民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最低(5.6%),肥胖3级居民最高(15.1%).超重和肥胖1~3级分别是正常体重患高血压危险的2.6、3.1、3.8和4.7倍,肥胖3级糖尿病(OR=4.5)和代谢综合征(OR=3.2)患病危险最高,肥胖2级血脂异常(OR=3.4)患病危险最高.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超重和肥胖级别增加而升高,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7,(6):844-84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桃源社区40岁以上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了解我市本土化的脑卒中高危因素顺位及其人群分布情况,为制定社区居民脑卒中特异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深圳市桃源社区4 006例40岁以上常住居民为筛查对象,所有筛查对象均使用统一的脑卒中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初筛,并进行初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对初筛判定为高危风险的人群进一步进行高危人群复筛。结果本社区4 006例筛查对象中的脑卒中风险因素顺位依次为血脂异常、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育锻炼少、吸烟、脑卒中家族史、糖尿病、房颤、脑卒中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人群中具有1项、2项、3项、4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分别有1 275、878、429、278例;研究对象中,男性组的高血压、异常血脂、糖尿病、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育锻炼少、脑卒中家族史、脑卒中病史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组(P<0.05);明显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在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之间检出率均较高(P<0.05);40~69岁组,血脂异常、吸烟、明显超重或肥胖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0.001);筛查人群中有76人被诊断为脑卒中,脑卒中粗患病率为1.90%;脑卒中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低危人群2 791人(69.67%),中危人群493人(12.31%),高危人群646人(16.12%)。结论桃源社区≥40岁人群脑卒中粗患病率为1.90%,与2012年全国粗患病率接近(1.96%);血脂异常、高血压、明显超重或肥胖为影响该社区居民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居民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与其危险因素超重/肥胖的关系,为制定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辖区内18岁以上604户1 425名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和医学健康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血脂、空腹血糖,诊断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的患病率。结果 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8.3%,糖尿病为15.6%,糖耐量受损率为16.7%,血脂异常为39.7%,超重为31.1%,肥胖为28.7%,慢性病患病率高于全国和北京市,在肥胖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3种危险因素的比例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8倍。结论北京市顺义区成人居民慢性病流行广泛,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河南省某城乡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河南省某城市和农村常住成年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2型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城市居民2型糖尿病粗患病率为11.83%,标化患病率为9.69%。农村居民2型糖尿病粗患病率为8.71%,标化患病率为7.22%,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9,P0.01)。城市居民中,高血压(OR1.575 0)、血脂异常(OR2.149 2)、全身性肥胖(OR1.887 4)、中心性肥胖(OR1.514 9)、糖尿病家族史(OR2.987 9)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农村居民中,高血压(OR1.382 8)、血脂异常(OR2.073 2)、全身性肥胖(OR2.177 1)、中心性肥胖(OR2.563 3)、糖尿病家族史(OR2.435 8)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河南省城市居民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但城乡居民患病率差异在逐渐缩小;应控制全身性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从而防治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1997-2009年深圳市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时间变化趋势,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深圳市1997年和2009年两次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为基础,分析危险因素改变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并对危险因素归因危险度的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9年,深圳市成年居民高血压标化患病率由13.23%上升至1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P<0.01),相对于1997年,人群45~50岁、60~70岁年龄段患病明显升高。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饮酒和吸烟的暴露率分别由30.66%、21.64%、16.84%、4.20%、7.72%和15.42%上升到38.05%、41.12%、36.30%、5.20%、21.40%和16.47%。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饮酒和吸烟为深圳市居民高血压患病增高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病率升高归因于行为危险因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高血压危险因素效应随时间的变化有升高趋势,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糖尿病、饮酒和吸烟为高血压升高持续稳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合肥市包河区成人慢性病流行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 135名包河区成年人群,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了解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合肥市包河区成人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39.5%,高血压患病率为32.1%,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7.2%,糖尿病患病率为12.7%,其他慢性病患病率低于2.0%;患病率前4位的慢性病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中心性肥胖的危险因素有女性、年龄、奶制品摄入不足、家族慢病史以及超重或肥胖;成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男性、年龄、奶制品摄入不足、家族慢病史、超重或肥胖以及饮酒;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以及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饮酒以及超重或肥胖。结论合肥市包河区成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年龄、饮酒和肥胖是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海珠区居民肥胖现状、危险因素及与相关慢性病的关系,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系统抽样法对海珠区40~88岁居民4 474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3.06%和9.37%。男女间超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饮酒、文化水平、吸烟暴露是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BMI)与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有关,BMI越高,患病率越高。结论超重和肥胖率在海珠区中老年人居民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今后应针对性地加强肥胖和慢性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调查南京市部分社区居民,分析居民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某区18周岁以上居民812名进行体格和实验室检查,根据体质指数及腰围身高比,计算超重及肥胖率与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共调查居民812名,超重率为39.4%,肥胖率为17.6%,中心肥胖率为62.9%,高血压患病率为36.8%,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8.3%,糖尿病患病率为13.6%。高年龄组超重肥胖率、中心肥胖率、血脂异常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低年龄组。超重肥胖组(或中心肥胖组)高血压、糖尿病、甘油三酯异常及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患病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显示南京市某区超重肥胖率和糖尿病患病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赣州市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及调查分析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抽样共约3000名赣州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空腹血糖、糖耐量试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结果]糖尿病总患病率为4.75%,男女分别为5.09%和4.31%,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结论]研究表明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家族史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对糖尿病的预防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淮安市老年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糖尿病")人群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糖尿病人群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纳入5 914名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询问其基本情况、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史等,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并检测其血糖和血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糖尿病人群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淮安市老年糖尿病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2.18%。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城市居住、血脂异常家族史、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血糖未控制是患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而大专及以上是患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结论淮安市老年糖尿病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偏高,避免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均有助于降低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进而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重庆市永川区萱花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探讨相关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以社区内家庭为基本单位,以询问及体检的方式调查萱花社区常住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探讨相关干预措施.结果 共调查老年人732例,有效调查692例,有效率为94.54%.692名老年人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76.1±1.5)岁;其中男性占48.27%,女性占51.73%;教育程度以高中最多,约占35.26%;婚姻状况以已婚且配偶健在为主,约占53.03%.高血压病患病率为26.30%;糖尿病患病率为10.12%;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3.15%;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为1.73%;冠心病患病率为9.68%;脑卒中患病率为4.77%.对相关因素进行二分类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老年人慢性病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食盐摄入过量、锻炼较少、超重或肥胖以及既往家族史,其中锻炼情况与慢性病患病呈负相关.结论 该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病患病率较高,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食盐摄入过量、锻炼较少、超重或肥胖以及既往家族史等.  相似文献   

17.
扬州市农村社区人群肥胖超重现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 了解扬州市农村社区人群肥胖超重的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 ,对扬州市 3县 (市 ) 7个农村社区 30 0 78名对象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 ]  1 5~ 74岁居民体重指数 (BMI)均值为 2 2 .89;肥胖超重患病率为 2 9.95% ,标化率为 2 4.6 0 % ;肥胖超重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患病率最高峰值在 45~ 54年龄段 ;不同职业中干部患病率最高 ,为 44.35% ;肥胖超重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肥胖家族史、生活满意度、年龄、高血压家族史、家庭收入等 1 4个因素为危险因素 ,体育锻炼是保护因子。 [结论 ] 肥胖超重由多因素引起 ,应当采取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控制肥胖超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 了解叙永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性,为慢病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四川省基层卫生医疗信息系统和叙永县全民预防保健项目提供的数据库,提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叙永县≥65岁老年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和体检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叙永县≥65岁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46.4%、7.7%、2.8%、1.4%和30.2%,慢性病共病占21.2%;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4.6%、7.2%和17.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中心性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叙永县≥65岁老年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超重和肥胖是其常见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干预策略,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泸州地区冠心病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冠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地区30-70岁的研究对象1106例,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等方法收集资料,以医院诊断病历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冠心病的患病率为6.15%(男6.94%,女4.7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冠心病家族史、血脂异常、糖尿病史、肥胖、高血压、饮酒史、缺乏运动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泸州地区冠心病患病率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冠心病家族史、血脂异常、糖尿病史、高血压、饮酒是泸州地区居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维生素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老年居民糖尿病(DM)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昆明市老年居民糖尿病综合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5 195人,其中60岁以上常住居民1 379人,进行糖尿病(DM)流行病学调查,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临床检验,调查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情况. 结果昆明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9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9.09%,女性患病率为10.53%,男女性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超重肥胖、喜食甜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合理早餐、奶类的摄人、适当劳动是预防糖尿病发生的保护因素. 结论糖尿病发病由多因素引起,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多接触保护因素,以减少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