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喉鳞癌(LSCC)癌变过程中P53和Bcl-2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20例喉正常粘膜(LNM)、38例喉粘膜不典型增生(LAH)和50例LSCC中P5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P53蛋白阳性染色局限于细胞核,Bcl-2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浆。在LNM、LAH和LSCC中,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20)、52.6%(20/38)和62.0%(31/5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2.722 =0.001);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20)、76.3%(29/38)和50.0%(25/50),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X^2=26.698 P=0.001)。Bcl-2在Ⅰ、Ⅱ有LSC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1/9)、44.0%(11/25)和81.3%(13/16),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2.054 P=0.002),在有淋巴结转移且和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分别为66.7%(18/27)和30.4%(7/23),且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X^2=6.522 P=0.011),而P53与LSCC病理分级和淋结转移无关(P>0.05)。在LAH和LSCC两组中,P53和Bcl-2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P53和Bcl-2异常表达是LSCC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Bcl-2基因过表达与LSCC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P53和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状况将有助于LSC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HBsAg携带者血清丁肝病毒标志物和肝功能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BsAg携带者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状况和HDV重叠感染对机体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16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中HDV免疫标志物(HDVM:HDAg和HDAb),并同时测量肝功能指标。结果 216例HBsAg阳性患者血清中HDVM检出率为10.6%(23/216)。其中男性感染率为11.3%(15/133),女性感染率为9.6%(8/83),男女比无显著性差异(X^2=0.14,P〉0.05);成人感染率为9.1%(11/121),儿童感染率为12.6%(12/95),成人与儿童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X^2=0.70,P〉0.05)。HBV复制活跃组(HBsAg和HBeAg均阳性)HDVM检出率为4.0%(5/124),较HBV复制缓慢组(单纯HBsAg阳性或HBsAg和HBeAb阳性)HDVM检出率19.6%(18/92)明显低(X^2=13.39,P〈0.005)。HBsAg阳性重叠感染HDV患者,肝功能指标异常率达56.5%(13/23),明显比未重叠感染HDV患者肝功能指标异常率4.1%(8/193)高(X^2=64.23,P〈0.0001)。结论 乙肝患者重叠感染HDV后,HDV复制会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促使HBeAg阴转,使肝脏功能明显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HBV携带产妇血清、乳汁中HBVDNA含量以及与血清HBV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探讨HBV携带产妇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携带产妇血清、乳汁中HBVDNA含量。结果32例HBeAg阳性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100%和78%(X^2=7.86,P〈0.05),其中HBVDNA〉10^7拷贝/mL各占75%和6%(X^2=31.35,P〈0.05);38例HBeAg阴性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阳性分别为63%和26%(X^2=10.43,P〈0.05)。结论HBV携带产妇乳汁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乳汁的传染性低于血液;HBeAg阳性产妇经母乳传播HBV的机率高于HBeAg阴性产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拉米呋啶联合α-干扰素(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的协同作用。方法:68例HBVDNA及HBeAg阳性的CHB患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采用拉米呋啶和IFN-α联合治疗,乙组单用拉米呋啶。治疗24w和48w时观察两组肝功能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HBVM及HBVDN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4w时、甲、乙两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5%和83%,HBVDNA转阴率分别为90%和89%,抗-HBe阳性率分别为15%和6.2%,以上指标两组相比无显性差异(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50%和20%,两组相比差异显(P<0.05)。治疗48w时甲乙两组相比ALT复常率分别为95%和94%,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5%和93%,两组无显性差异(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60%和25%,两组相比差异非常显(P<0.01),抗-HBe阳转率分别为35%及8.3%,两组差异显(P<0.05)。结论:拉米呋啶联合IFN-α治疗CHB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对于HBeAg阴转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呋啶组。  相似文献   

5.
小儿危重症与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当  周毅虹 《广东医学》2002,23(11):1161-1162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症与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方法;对80例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儿中有35例出现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为44%(35/80)。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在危重病例评分的不同组别依次为:极危重组(<70分)76%(26/34),危重组(70-90分)20%(9/46),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25.72,P<0.001),具有1,2,3,4个或以上器官功能衰竭的患儿,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0,25%,61%,80%,(X^2=24.82,P<0.001),胃肠功能衰竭组病死率57%(20/35),非胃肠功能衰竭组病死率27%(12/45)(X^2=7.62,P<0.01)。结论:危重病例评分值越低,受累脏器越多,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越高,MSOF患儿出现胃肠功能衰竭病死率明显增加,应重视对危重儿胃肠功能衰竭的早期干预,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血清标志 (HBVM)阳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所致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 HBVM阳性淋巴瘤患者 336例 ,化疗 2周后测肝功能 ,包括ALT、AST、ALP、GGT及TBIL ,对照组为 119例HBVM阴性淋巴瘤患者。结果 HBVM阳性组肝功能异常占 38.39% ,显著高于对照组 19.33 % ,(P <0 .0 1)。结论 HBVM阳性淋巴瘤患者化疗时较易出现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 Her2和 Topo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方法:以数字法抽选本院乳腺癌组织标本68例,新辅助化疗前后均具有组织 Her-2、TopoⅡ等检测实验报告资料,并与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新辅助化疗后,Her-2阳性表达率由85.29%(58/68)下降到60.29%(41/68),TopoⅡ阳性表达率由92.65%(63/68)下降到80.88%(55/68)(P<0.05);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Her-2阳性组表达率26.83%(11/36)明显低于阴性组92.59%(25/36),TopoⅡ阳性组表达率45.45%(25/55)明显低于阴性组84.62%(11/13)(P<0.05),同组间 Her2、TopoⅡ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和 TopoⅡ在1、2、4年生存率阳性组均低于阴性组(P <0.05)。结论:Her2和TopoⅡ对乳腺癌化疗效果有一定指导作用,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血清前S1抗原感染状态与胎儿官内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137例HBsAg阳性孕妇的血清与脐血,HBeAg是否阳性分为HBeAg阳性孕妇血清组和HBeAg阴性孕妇血清组,采用ELISA和PCR方法对两组标本进行preS1与HBVDNA检测。结果HBeAg阳性孕妇血清组preS1检出率为88.5%,明显高于HBeAg阴性孕妇血清组34.1%(P〈0.01);HBeAg阳性孕妇血清组HBVDNA检出率为96.1%,明显高于HBeAg阴性孕妇血清组25.9%(P〈0.01);HBeAg阳性孕妇脐血HBVDNA检出率为46.2%,明显高于HBeAg阴性孕妇组11.8%(P〈0.01);preS1在HBVDNA阳性组中的检出率为88.8%,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23.1%(P〈0.01)。结论育龄妇女血清乙肝病毒preSl的常规检测,有利于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可作为母婴垂直传播的一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c-myc基因蛋白在外阴白斑和外阴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樊昕  余春艳  赵一岭 《医学争鸣》2001,22(24):2262-2265
目的:研究c-myc基因蛋白在外阴白斑和外阴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对71例外阴白斑和21例外阴鳞癌标本进行c-myc基因蛋白检测。结果:c-myc基因蛋白在正常组织中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外阴白斑各型和鳞癌组织中主要分布在细胞浆。外阴白斑各型与鳞癌组相比较,经X^2检验,正常组(X^2=11.072,P<0.05),增生组(X^2=5.692,P<0.05)、硬化萎缩组(X^2=16.488,P<0.05)、混合组(X^2=6.497,P<0.05)和不典型增生组(X^2=1.072,P>0.05)。21例鳞癌标本,I级,Ⅱ级,Ⅲ级中c-myc蛋白的阳性率 分别为100.0%(9/9),85.7%(6/7),60.0%(3/5)。结论:c-myc基因蛋白 表达和分布与外阴白斑分型有关,外阴鳞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外阴白斑各型,c-myc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外阴鳞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耐药基因P-GP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肺癌经免疫组化染色,分成P-GP阴性组(N组=30例)与阳性组(P组=30例);P组中20例(P1组)化疗合用氯丙嗪,其余10例(P2组)及N组单纯化疗。于化疗前后检测尿肿瘤代谢产物观察疗效,并随访各组远期效果。结果 (1)化疗前后尿肿瘤代谢产物差值阳性率,N组与P组及P1组与P2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有效率N组为83.3%(25/30),P组为56.7%(17/30),二者相比P<0.05。P1组为70%(14/20)。P2组为30%(3/10),二者相比P<0.05,随访结果表明,P1组与P2组1年SR差异显著(P<0.05)。2年及3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GP阳性肺癌化疗疗效差,生存率低,但合用氯丙嗪者会增加化疗疗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与e抗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轻度及中度肝损伤的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和e抗原阴性CHB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方法:对44例HBeAg阳性CHB和36例HBeAg阴性CHB进行病史询问,检测肝功能、血常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免疫学标志和HBVDNA,并进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HBeAg阳性CHB组和HBeAg阴性CHB组在性别构成比例、HBV感染阳性家族史和肝脾肿大方而差异尤显著意义(P〉0.05)。HBeAg阳性CHB组和HBeAg阴性CHB组平均年龄分别为(29.23±8.246)岁和(41.53±13.146)岁(P〈0.001);HBV感染年限≥5年者分别占36.36%和63.89%(P〈0.05):HBVDNA滴度对数值平均为8.27±1.328和6.02±1.536(P〈0.01)。结论:在2组患者肝功能、血常规等临床特征一致的情况下,HBeAg阴性CHB患者有年龄偏大、感染年限较长和HBVDNA滴度较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定量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HBeAg的关系,了解14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350例不同类型慢性HBV感染者的肝功异常情况、HBeAg标记物以及HBV—DNA定量,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BeAg阳性病例HBV—DNA阳性率89.9%,阴性病例阳性率40.7%。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组(P=0.000);HBeAg阳性组中,肝功正常组与肝功异常组HBV—DNA含量没有差异(P=0.110);HBeAg阴性组中,肝功异常组HBV—DNA含量显著高于肝功正常组(P=0.000)。结论:HBeAg和HBV—DNA只要有1项阳性就应考虑其具有传染性;HBeAg阴性且HBV—DNA含量高者易出现肝功异常,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妇不同传染性与分娩方式对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将409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同时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新生儿出生1小时内检测股静脉血,HBsAg阳性和(或)HBVDNA阳性为宫内感染。结果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两组感染率分别为17.5%和7.2%,两组比较有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其中HBeAg阴性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分娩的感染率分别为14.7%和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HBV感染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母亲,HBeAg阴性组剖宫产分娩新生儿感染率低于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B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与埃兹蛋白(Ezrin)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及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IB期NSCLC手术切除石蜡标本40例,根据术后3年内有无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石蜡组织中Runx2与Ezrin的表达,并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其表达与IB期NSCLC患者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复发/转移组Runx2、Ezr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4,P=0.011)。Runx2、Ezrin的阳性表达在低分化的IB 期NSCLC组织中较中、高分化组织中高(P=0.016,P=0.009);Runx2与Ezri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46,P=0.001)。Runx2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0.4%、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Ezrin阳性和阴性表达患者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1.8%、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 Runx2及Ezrin表达与IB期NSCLC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 IB期NSCLC 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27^KIP1和CyclinE基因蛋白与喉鳞状细胞癌(LS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LSCC、40例喉不典型增生病变和20例喉正常粘膜中p27^KIP1和CyclinE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27^KIP1和CyclinE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在LSCC、喉不典型增生病变和喉正常粘膜中p27^K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5/60)、67.5%(27/40)和90.0%(18/20)(P<0.05);Cyclin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27/60),20.0%(8/40),5.0%(1/20)(P<0.001)。LSCC中颈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组p27^KIP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淋马结转移组CyclinE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P<0.01)。p27^KIP1和CyclinE表达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p27^KIP1和CyclinE异常表达可能是喉癌发生中早期分子事件,对喉癌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被动免疫对HBV携带孕妇母婴传播及乳汁中HBVM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被动免疫对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及HBV携带孕妇初乳中HBV感染性标志物(HBVM)的影响。方法将326例HBV携带而肝功能正常的孕妇按知情自愿原则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210例,于孕晚期注射HBIG共3次;对照组116例,孕妇不接受HBIG注射。前瞻性追踪所有孕妇的新生儿外周血HBVM情况及产妇初乳中HBVM及HBV-DNA情况。结果试验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为10.48%(22/210),对照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为27.59%(32/11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HBsAg单阳性的220例孕妇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7.64%和26.3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HBsAg和HBeAg均阳性的106例孕妇中,试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2.73%和32.5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妇初乳中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和HBV.DNA滴度比对照组均低,但二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HBIG被动免疫仅可降低HBsAg单阳孕妇HBV宫内传播率,而对HBsAg和HBeAg阳性孕妇并无明显阻断作用;HBIG被动免疫对HBV携带产妇初乳中HBVM及HBV-DNA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病窦综合征(SSS)患者的动态心电图(AECG)与脑电图(EEG)的关系。方法:100例SSS患者分别记录EEG和AECG,其中46例接受起搏治疗的患者在安装起搏器后复查EEG。30例正常人在同期做EEG检查作比较。结果:100例SSS患者EEG异常率为37.2%,显著高于正常人(X^2=12.8144,P〈0.001)。晕厥组EEG异常率为44.4%,显著高于非晕厥组(X^2=5.8778,P〈0.05)。46例授受起搏治疗的患者在起搏治疗后,EEG异常率显著下降(X^2=18.00,P〈0.001)。EEG异常程度与AECG最低心率呈明显的负相关(r=-0.7099,P〈0.001),与长间歇时间呈正相关(r=0.5401,P〈0.001)。结论:SSS患者EEG异常程度与AECG最低心率及长间歇时间存在密切相关性。EEG检查对SSS患者病情及脑功能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凯西莱(硫普罗宁)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包括恢复肝脏功能,抗病毒等作用。方法:将94例ALT异常、HBsAg、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口服凯西莱每次0.2g,每天3次,连用3个月。对照组46例,口服五灵丸,每次9.0g,每天3次,连用3个月。两组均未用其他保肝药物及抗病毒药物。全部病例服药前、服药后1个月、3个月查肝功能、HBVM的变化。结果:降低ALT方面,短期 用药(1个月),五灵丸优于凯西莱,较长时间用药(3个月),则二无显差异(P>0.05);抗病毒方面,短期(1个月),HBVM变化虽有不同,但统计学处理,无显差异(P>0.05),用药3个月以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HBsAg、HBeAg滴度达100%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凯西莱是保肝降酶比较有效药物,亦是乙肝病毒性肝炎较好的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金菌灵胶囊对HBVDNA低水平复制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92例患者中有43例HBeAg阳性和49例HBeAg阴性,均给予金菌灵胶囊治疗。对照组110例,其中49例HBeAg阳性和61例HBeAg阴性,给予口服水飞蓟素等基础护肝药,疗程两组均为12周。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时均进行HBVM、HBVDNA定量和肝功能检测。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更显著(P〈0.01),治疗组12周时有44例HBVDNA转阴,其中HBeAg阳性患者中有18例出现HBeAg阴转或转换,16例HBVDNA转阴;对照组中只有16例HBVDNA转阴,其中HBeAg阳性患者中只有6例出现HBeAg阴转或转换,7例HBVDNA转阴(P〈0.01);治疗组中HBeAg阴性患者HBVDNA转阴率显著多于HBeAg阳性者(P〈0.01)。结论金菌灵胶囊对HBVDNA低水平复制的CHB有显著的抗病毒和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20.
骨桥蛋白及其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ui SY  Li HH  Zuo L  Zhou Q  Wu Q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5):3219-3223
目的分析骨桥蛋白(OPN)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骨桥蛋白和骨桥蛋白mRNA在57例肺癌组织、30例肺部炎性假瘤和20例肺大疱组织(作为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骨桥蛋白在肺癌组织、肺部炎性假瘤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7.9%(33/57)和16.7%(5/30)(X^2=13.581,P=0.000)。骨桥蛋白mRNA在肺癌组织、肺部炎性假瘤中表达分别为71.9%(41/57)和30,0%(9/30)(X^2=14.138,P=0.000)。肺大疱组织中骨桥蛋白及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均为阴性。骨桥蛋白和骨桥蛋白mRNA在38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分别为71.1%(27/38)和86.8%(33/38),在19例无淋巴结转移的肺癌组织中分别为31.6%(6/19)和42.1%(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58,P=0.010及X^2=10.438,P=0.001)。骨桥蛋白和骨桥蛋白mRNA在10例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10%(1/10)和25%(4/10),在4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68.1%(32/47)和78.72%(37/4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12,P=0.001及x。=6.124,P=0.013)。在肺癌组织中骨桥蛋白与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623,P=0.001)。57例肺癌患者术后随访24-40个月,中位随访28个月。骨桥蛋白及其骨桥蛋白mRNA均表达阳性组32例中8例复发,13例出现远处转移;均表达阴性组15例中仅复发1例(X^2=14.258,P=0.000);骨桥蛋白和骨桥蛋白mRNA均表达阳性组中死亡12例,均表达阴性组无一例死亡(X^2=7.554,P=0.006)。结论骨桥蛋白及骨桥蛋白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增高,这与肿瘤转移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