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晶状体混浊可引起飞行员视疲劳感,出现核性近视,视物不清、视物变形,产生眩光现象和对比敏感度下降,影响其在飞行过程中的视物和阅读仪表资料,影响对地面障碍情况的判断和跑道信号的识别以及飞行操作.因此,在招飞体检中,对晶状体混浊人员的航空医学鉴定相对严格,不同于临床诊治标准,主要侧重于行业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海军飞行员眩光试验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考察眩光对海军飞行员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56名海航现役飞行员用多功能眩光视觉检测仪进行了眩光试验。检测了飞行员常规CSF以及在明视和暮视有眩不条件下的眩光失能值(GD值)。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常规CSF中频段最为敏感,低频次之,高频不敏感。明视GD值在约在7.9-16.2%之间,但个体差异较大;暮视时GD值远比明视时大,约为23.1-61.8%,且个体差异相对较小,结论暮视时眩光失能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军事飞行员对比敏感度(CS)检查的结果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美国Vector Vision公司生产的CSV-1000对比敏感度仪检查空军飞行员73例(146眼)明视、暗视和暗视眩光条件下不同空间频率(3、6、12、18cpd)的CS,分别对性别、眼别、机种不同空间频率的CS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飞行员CS在中频区(6cpd)最高.左右眼比较、歼击机与运输机飞行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视、暗视、暗视眩光CS依次呈下降趋势,除低频(3cpd)和高频(18cpd)暗视和暗视眩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情况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女飞行员CS在多个频段均好于男飞行员,仅明视12cpd和18c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调查客观反映了军事飞行员CS的分布特征,为临床航空医学研究提供了较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舰载机飞行员长航后眩光失能状况,笔者对10名参加长航任务的舰载机飞行员进行了明视和暮视环境中眩光失能状况的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既往未参加过长航任务的海军飞行员的情况进行了对照和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观察组为10名参加长航任务返航后的舰载机飞行员,均为男性,年龄34~45岁,平均41.1岁;总飞行时间1100~2600 h,平均2000 h;裸眼常规视力4.9~5.2,平均5.1.对照组为10名在疗养院疗养的海军飞行员,均为男性,年龄27~42岁,平均35.2岁;总飞行时间400~3800 h,平均2020 h;裸眼常规视力5.0~5.2,平均5.1.  相似文献   

5.
测量了50名健康飞行员和13名康复疗养飞行员,在模拟飞行条件下双重任务时的心理生理反应。结果发现,模拟飞行各阶段心率变化趋势与实际飞行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较低。双重任务时,反映情绪性变化的心率、呼吸率及肺通气量明显增加,与思维活动有关的眨眼率增加。心理运动反应速度与飞行操纵质量相互影响,其程度有个体差异。同时在该负荷环境下,发现5例心律失常的无症状飞行员。结果提示,模拟飞行双重任务条件可以造成飞行员心理生理负荷,并可能有助于发现一些潜在性病症。  相似文献   

6.
舰载机需要在甲板上进行起飞和降落,起飞方式为弹射或滑跃起飞,着舰采用加速降落;舰载机起降存在海面眩光、空间狭小、跑道相对较短等特点,对飞行员的情绪稳定性和作业效能及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飞行重力加速度、驾驶环境和工作姿势对飞行员肌肉和骨骼的作用,容易发生颈肩腰腿痛[1]。现对舰载机飞行员颈肩腰腿痛的引发原因及卫勤保障对策思考如下。1舰载机环境特点与颈肩腰腿痛的发病原因1.1舰载机环境特点舰船在海上是一个多自由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对飞行工作的影响,了解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结合1例曾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男性战斗机飞行员飞行14年情况及复习文献,就准分子激光手术后对飞行的影响,以及国外军事飞行人员行准分子激光手术后的医学鉴定进行总结交流。结果该飞行员飞行14年未出现眼红、视力下降、眩光等视觉问题。2006年改新机种体检飞行合格,2011年度体检飞行合格。结论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安全性逐步提高,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参加招飞体检和军事飞行人员准分子激光手术后无后遗症评定合格。  相似文献   

8.
目的记录中国空军战斗机飞行员前庭诱发肌性电位(VEMP)参数,以便建立战斗机飞行员的正常值数据。方法 40名现役健康战斗机飞行员作为受试者,采用短纯音双侧给声双侧进行了记录。记录40名健康飞行员VEMP的p13和n23波潜伏期、p13/n23波间幅度以及双侧幅度不对称比,以获得正常值数据。结果 40名健康飞行员均记录到VEMP。p13波的潜伏期为(13.50±1.20)ms;n23波的潜伏期为(21.35±1.60)ms;p13/n23波间幅度为(169.70±38.50)μV;双侧幅度的不对称比(AR)为0.12±0.1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军事飞行员VEMP参数标准的常模,为促进VEMP在军事飞行员医学选拔鉴定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垂直运动方向不同振动频率下歼击机飞行员视力变化情况,为建立该条件下歼击机飞行员运动状态视力的测试方法 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测试48名歼击机飞行员和46名健康地面受试者,在0、4、4.5、5、5.5、6、6.5、7 Hz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10 cm条件下做持续垂直运动的视力,并进行F检验和t检验分析. 结果 在振动幅度恒定的前提下,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地面受试者和飞行员运动状态下视力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在4、4.5、5、5.5、6、6.5和7 Hz频率,地面人群动态视力明显低于飞行员(f=10.20~14.90,P<0.01). 结论 飞行员的动态视力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群的特点,静态视力检查时不能发现这种差别,提示在飞行医学员鉴定时进行运动状态视力检查很有必要,可以作为一种评价前庭眼动反射和特殊职业人员鉴定的测试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眩光试验及其在航空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眩光研究的意义、眩光现象的产生、不适眩光、失能眩光、眩光失能值的表达、眩光试验等概念。对眩光试验在某些眼科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和实用价值以及其在航空医学中的应用前景作了探讨,提出眩光试验作为机功能的一种检查方法,其重要临床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船员中经常饮酒者较多,我们在临床上常遇有船员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为了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兹将1989~1995年间收治的ZI例船员(其中16例为渔民)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的情况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关于慢性酒中毒的以下标准「’]:()有长期饮酒史;(2)出现心理和/或生理症状、行为改变,其症状可推断由于饮酒或其戒断所致;()社会功能下降(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和效果不如病前)。ZI例船员均为男性,年龄29~63岁,平均43.85土8.86岁;其中渔民16人,已婚19人,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飞行员的体育外伤情况,为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00名飞行员近3年间体育外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飞行员近3年间63例在近期或曾发生体育外伤,占63%。结论体育外伤仍是飞行员的常见病,外伤发生可能与篮球强对抗性运动、未按规定热身活动、体重超标、年龄大或体力消耗过大等有关,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测量了50名健康飞行员和13名康复疗养飞行员,在模拟飞行条件下双重任务时的心理生理反应。结果发现,模拟飞行各阶段心率变化趋势与实际飞行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较低。双重任务时,反映情绪性变化的心率、呼吸率及肺通气量明显增加,与思维活动有关的泛眼率增加。心理运动反应速度与飞行操纵质量相互影响,其程度有个体差异。同时在该负荷环境下,发现5例心律失常的无症状飞行员。结果提示:模拟飞行双重任务条件可以造成飞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船员眼外伤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47例船员眼外伤发生及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船员眼外伤占同期眼外伤患者22.9%,占同期船员眼病住院患者79.5%。主要致伤原因有碰撞伤、打架斗殴、钓鱼杆挑击伤、铅丝鱼钩刺伤、热烧伤等。致伤性质为穿孔伤35例(23.8%),钝挫伤89例(60.5%)。致伤物常见有船体凸起部分、头部、木竹杆、锐利金属等。结论船员眼外伤的治疗重在预防,分析眼外伤并发症和眼外伤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飞行员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飞行员的睡眠状况并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394名飞行员进行测量。并对测验条目进行逐项分析。结果飞行员自我评价睡眠质量较差和差的12.7%。失眠症患病率为13.5%。飞行员每夜实际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平均为(7.3±1.0)h、(24.2±18.6)min和(88.5±9.5)%。飞行员睡眠障碍主要体现在夜间易醒或早醒、夜间去厕所、入睡困难和咳嗽或鼾声高等。结论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成分、总分和各条目的综合分析,可获得飞行员睡眠质量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30岁民航飞行员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特征,探讨DPOAE对于早期发现民航飞行员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价值.方法 以39例20~30岁民航飞行员为飞行员组,31例耳科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和DPOAE测试.依据纯音测听结果,飞行员组分为飞行员A组(各频率纯音听阈均≤20 dB HL),飞行员B组(任何单一频率纯音听阈>20 dB HL).分析比较飞行员各组与对照组纯音听阈、DPOAE结果.结果 ①飞行员组和飞行员B组纯音听阈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飞行员A组纯音听阈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②飞行员各组DPOAE幅值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③DPOAE与纯音测听在0.5、6、8 kHz有显著的负相关,其他频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DPOAE有助于民航飞行员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早期发现,可以作为纯音测听的补充,但不能完全替代纯音测听.  相似文献   

17.
王鲁 《民航医学》2006,16(4):9-11
机型改装是飞行员飞行生涯中都会面临的一种专业训练,航空公司投入成本较大,飞行员也需进行身心调整以适应新机型工作特点,刚改装的飞行员因身体原因停飞或暂时停飞是航空公司的巨大损失。某公司2002年5月成立波音747机队,并为此改装培训了一批飞行员,在当年度体检鉴定中有3名飞行员体检不合格停飞地面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飞行员高血压病发生率军事飞行员约为5.7%,民航约为6.8%,普通人群发病率约为11.3%。我们在飞行员健康疗养临床中发现,飞行员入院体检时一部分没有高血压病史的飞行员出现血压偏高,但经过短期疗养或对症处理后,大部分血压偏高者又恢复正常。血压偏高:是指血压升高超过了标准界值(收缩压≥140mHg和(或)舒张压≥90mHg),而无临床症状,无需处理并在短期内恢复正常。血压升高多为功能性的。为进一步了懈这一病症的原因和规律,我们对2003年入院健康疗养的男性飞行员940例中血压偏高者进行了调查和临床分析,以便为这一类飞行员疗养及飞行健康鉴定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邓略 《民航医学》1997,7(1):34-34
飞行员使用的抗疟疾药物中,最好的具有代表性的化学预防药物效果仍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飞行员睡眠质量的调查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调查和了解飞行员的睡眠质量状况 ,为他们的心理、生理保健和飞行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科学有效的依据。 方法 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量表对来院疗养的 35 6名飞行员的睡眠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测评。 结果 飞行员PSQI均分为 5 .17± 3.17,18.10 %的飞行员有睡眠质量问题。不同年龄组的飞行员在PSQI均分、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 3个方面存在差异 (P <0 .0 5 )。睡眠质量随着年龄的增大呈下降趋势 ,并且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水平显著 (χ2 =2 0 .14 ,P <0 .0 1)。未发现机种对飞行员睡眠质量有影响 (P >0 .0 5 )。 结论 飞行员的睡眠质量问题比较严重 ,应予以重视 ,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