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接受首次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药物难治性阵发性房颤患者85例,按年龄大小分为老年人房颤组(≥60岁,45例)和非老年人房颤组(〈60岁,40例),所有患者接受环肺静脉隔离术治疗。观察患者房颤的复发情况。结果通过(37.2±3.2)月的随访,85例患者中,共23例(27.1%)出现房颤复发,其中≥60岁与〈60岁年龄组在复发率上无显著性差异(12/45 vs 11/40,P=0.931)。85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消融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手段,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与非老年人群并无临床差异。  相似文献   

2.
导管消融可治愈心房颤动(房颤)、改善患者的症状,而消融的有效性和消融导管与心房组织接触程度密切相关,所有房颤消融点的永久性透壁损伤是保证手术高成功率、减少复发的关键,也是消融的难点。新型压力接触监测导管的研发就是改善与组织贴靠,明显提高导管操作的安全性,并且能更好控制消融点损伤的大小,从而增加消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单消融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与单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2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单消融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组和单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房颤发作时间、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及左心房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CT所测双侧肺静脉血管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阵发性房颤86例,持续性房颤36例.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总的消融时间为(158.0±29.5)min对(158.0±28.4)min(P=0.95),平均透视时间为(41.4±9.9)min对(37.7±9.5)min(P=0.23).所有患者随访9个月,房颤事件的复发率为32.5%对31%.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无死亡事件发生,两种消融策略均未出现心脏压塞和肺静脉狭窄,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3对2例.结论 单消融导管与单环状标测电极导管指导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房颤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有效性,探索房颤射频消融复发的危险因素和独立预测因子。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首次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老年患者91例,收集临床、电生理及随访资料,分析其长期有效性、复发心律失常类型,探索复发相关指标。结果 91例房颤患者中,单次消融后有效率为58.2%,部分复发患者进行再次射频消融后总体有效率上升为71.4%,左心房容量>40ml为房颤患者单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69,95%CI:1.072~6.154,P=0.034)。无影响预后的严重围术期并发症。结论对于老年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明确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应注意心房扩大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后存在更高的房颤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老年人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307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比较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老年组的房颤病史长于中青年组,分别为(8.0±7.5)年和(6.1±5.7)年(P<0.05);并存器质性心脏病的比例高,分别为37.2%和23.9%(P<0.05).术后随访(13.5±6.3)个月,79例(25.7%)患者复发房性心律失常,两组复发率(30.9%和2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9.1%)患者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分别为14.9%和6.6%(P<0.05),两组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3.2%和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管消融治疗是老年房颤患者一项可供选择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导管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有效手段,肺静脉隔离是基石。目前用于进行肺静脉隔离的经典消融技术,如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脉冲电场消融(简称脉冲消融)是一种新兴的消融能量源,它具有组织特异性,应用心肌组织特异性的能量输出被证实有较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认为是未来房颤消融的潜在替代方案。文章概述了脉冲消融治疗房颤的原理、有效性和安全性、面临的挑战,进一步讨论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和8mm消融导管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Coe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4年3月,纳入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和8mm消融导管治疗房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6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比较,房颤消融术中采用8mm消融导管的心包填塞发生率无显著差异(OR=0.31,95%CI0.09~1.11,P=0.07),脑血管栓塞发生率二者无显著统计学意义(OR=0.66,95%CI:0.18~2.41,P=0.53),术后肺静脉狭窄发生率二者无显著统计学意义(OR=1.42,95%CI:0.17~12.20,P=0.75)。术后随访发现使用8mm消融导管的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盐水灌注消融导管(OR=0.63,95%CI:0.42~0.94,P=0.02)。结论: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和8mm消融导管在房颤消融的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8mm消融导管的房颤复发率显著低于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  相似文献   

8.
我国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日新月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积淀和发展,导管消融已经从一种探索性的操作发展成为今天根治心房颤动(房颤)的一种相对成熟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房颤的导管消融已经成为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日常工作之一。目前已有多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房颤导管消融的有效性。Pappone报道的阵发性房颤消融试验将198名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导管消融组和药物治疗组,结果显示两组成功率分别为86%和22%,导管消融组发生1例短暂性脑缺血和1例心包渗出,药物治疗组有23例出现副作用。Oral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随机对照研究中,146名慢性房颤患者被随机分为导管消融…  相似文献   

9.
经导管射频消融已成为心房颤动(房颤)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房颤导管消融手术操作较为复杂,手术时间较长。降低围手术期血栓栓塞风险,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对于保证手术安全性、提高房颤导管消融疗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国内外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的进展以及本中心的临床实践经验,旨在探讨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围手术期抗凝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老年心房颤动不同方式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对老年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53例房颤患者,男性38例,女性15例,年龄60-83岁。按接受不同的经导管消融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3组: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阵发性房颤组20例、消融典型房扑治疗房颤合并房扑组26例、消融房室传导加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持续性房颤伴药物难以控制的快速心室率和(或)心力衰竭组7例。结果消融隔离肺静脉组中15例采用环状标测电极导管引导电隔离3~4根肺静脉成功,术后无房颤发作8例(53%),房颤发作明显减少4例(27%);采用电解剖系统引导下环双侧肺静脉线性消融隔离肺静脉5例,无房颤发作4例(80%)。消融房扑组26例典型房扑均消融成功,随访中15例(58%)无房颤发作,8例(31%)房颤发作较前减少。经导管消融房室传导组7例全部成功,4例行右心室、3例行双心室VVI模式起搏,随访中生活质量和(或)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房颤患者采用不同的经导管消融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artomerge技术联用单根Lasso导管指导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导管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8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房颤患者用Cartomerge技术指导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术中用Carto导管标测和构建左心房和肺静脉的电解剖图,然后与术前心脏CT造影的三维图像进行数据整合形成二者的复合图形(Cartomerge)。在Cartomerge的指导下对房颤患者行环绕同侧肺静脉的线性消融,射频消融终点为Lasso导管标测证实所有肺静脉均达到电隔离效果。如房颤不终止,依次进一步消融左房顶部线、二尖瓣峡部线及三尖瓣峡部线,如上述部位消融后房颤仍未终止,予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mg,不能复律时,行同步直流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结果40例房颤均达到射频消融终点。手术时间是(255.0±79.45)min,曝光时间是(43.0±19.05)min。未发生心脏穿孔和肺静脉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其中28例患者经4~14个月随访均维持窦性心律,近期手术成功率为70%。结论联合应用Cartomerge技术和单根Lasso导管指导进行房颤射频导管消融安全有效,可简化操作,提高消融手术的成功率,并且减少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2.
肺静脉隔离是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的基石,冷冻球囊是专门为肺静脉解剖结构设计的工具,应用冷冻球囊 导管进行肺静脉隔离(PV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获得了临床研究证实,国内外指南都已将冷冻球囊消融作为房颤消融 PVI的标准疗法。冷冻球囊消融具有持久肺静脉隔离、安全性高、操作简便、患者感受好、学习曲线短等优势,因此, 近10年在临床得以迅速普及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冷冻球囊消融疗法也在不断拓展。文 章就房颤冷冻球囊消融方法及应用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7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5岁)和老年组(≥65岁).应用环肺静脉线性消融电隔离术根治房颤.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比较两组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老年组首次手术成功率为88.89%,中青年组为77.78%,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43).老年组与中青年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97.4±2.63) min及(200.3±2.65) min,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343).曝光时间老年组长于中青年组(P<0.01).两组各发生1例穿刺部位血肿并发症,均未出现心包填塞、肺静脉狭窄及左房食管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与中青年相比,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经导管环肺静脉线性消融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于我院住院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的老年患者30例(年龄≥60岁).所有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其中15例接受标准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23例(包括标准导管治疗失败的8例)行冷盐水灌注导管治疗.比较标准导管与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及消融参数的差异.结果 ①与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相比,常规导管射频消融温度高、阻抗高、功率低,但消融时间没有差异.②常规导管射频消融组中有2例脑卒中并发症,7例发生导管焦痂;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组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 冷盐水灌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尤其对位置较深的心律失常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消融指数指导下高功率消融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高功率(45 W)消融的老年房颤患者50例为高功率组,另选常规功率消融(35W)50例患者为常规功率组,2组相同消融指数指导消融.消融终点为双侧肺静脉隔离,比较2组手术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6.
综述  储慧民  审校 《心脏杂志》2017,29(1):12-015
房颤导管射频消融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不能替代抗凝治疗。而左心耳封堵术可替代抗凝治疗,成为房颤卒中预防的重要治疗手段,但不能改善房颤患者症状。因此左心耳封堵联合射频消融术是不适合口服抗凝药的症状性房颤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本文针对联合术式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相互间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消融术与7字线消融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科在EnSite三维指导下行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136例患者(阵发性房颤组93例,持续性房颤组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房颤类型和消融术式分为阵发性房颤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消融者(45例),阵发性房颤7字线消融者(48例),持续性房颤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消融者(18例),持续性房颤7字线消融者(25例),比较两术式对患者左心房直径、消融成功率、并发症情况、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通过12个月的随访,两术式在治疗阵发性房颤组和持续性房颤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对于阵发性房颤组,两术式均能有效减小左心房直径(P<0.01)。在手术时间上,7字线消融者明显短于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消融者时间(P<0.01),但两术式X线曝光时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在房颤治疗中,环肺静脉前庭隔离消融者与7字线消融者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较好的安全性,能有效逆转阵发性房颤中左心房重构。  相似文献   

18.
Haissaguerre等首次应用肺静脉消融的方法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以来,一些学者纷纷尝试新的方法以提高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本组旨在探讨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进行肺静脉隔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常规的4mm温控消融导管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由房性早搏 (房早 )诱发的局灶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并探讨有关射频消融治疗中一些方法学问题。 方法  1例 44岁女性患者 ,阵发房颤 4年余 ,心电图证实房颤由房早诱发 ,药物治疗无效 ,行射频消融治疗。放置常规电生理检查导管和 Halo导管 ,穿刺房间隔 ,大头导管经房间隔在左房内肺静脉进行标测 ,在左上肺静脉内标测到诱发房颤的房早时最早心房激动 ,放电消融 3次 ,房早、房颤消失。结果 随访两周后有房早和短阵房颤发生 3次 ,术后两周至 6个月未服用药物 ,无房颤发生。结论 射频消融可能成为治疗局灶性房颤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单中心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经验。方法入选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本中心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房颤患者122例,完善相关检查。术中针对不同心律失常采取对应消融策略。结果 122例患者合并疾病(2.4±1.1)种,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821±235)μg/L,左心房前后径(40.2±5.3)mm,左心耳血流速度(0.40±0.18)m/s。CHA_2DS_2-VASc评分(2.1±1.2)分,HAS-BLED评分(1.1±0.8)分。86例需抗凝治疗患者中34.9%正确使用抗凝药物。16.4%患者存在左心房纤维化。术中房颤外心律失常发生率19.7%,均采取对应的消融策略取得成功。采用导管射频消融联合经皮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11例(9.0%)。术后1年随访单次导管射频消融术成功率为83.6%,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房颤患者合并疾病多,左心房纤维化比例高,导管消融治疗需要个体化策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