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4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夜间血压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他危险因素对阵发性房颤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11例,其中阵发性房颤组159例,窦性心律组252例,所有患者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行动态血压、常规生化等检查。结果阵发性房颤组非杓型血压比例(96.2%vs83.7%)、夜间收缩压[(132.23±16.50)mm Hg vs(122.38±17.70)mm Hg,1 mm Hg=0.133kPa]、夜间脉压[(62.74±16.67)mm Hg vs(50.83±14.52)mm Hg]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非杓型血压(r=0.191,P<0.01)、夜间收缩压(r=0.254,P<0.01)、夜间脉压(r=0.353,P<0.01)与阵发性房颤呈正相关;调整年龄、血脂、餐后2h血糖、24h血压、昼间血压等危险因素后,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杓型血压、夜间收缩压升高、年龄是阵发性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杓型血压、夜间收缩压升高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阵发性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阵发性房颤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将79例慢性心衰(心衰组)患者随机再分为2组:小剂量组39例,大剂量组40例,疗程6个月。另选择40例仅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GDF-15、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析GDF-15与NT-proBNP、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GDF-15、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YHAⅠ~Ⅳ级患者GDF-15、NT-proBNP水平随NYHA逐级递增(P<0.01)。GDF-15分别与NT-proBNP(r=0.903,P=0.000)、NYHA(r=0.636,P=0.000)、左心室舒张末内经(r=0.806,P=0.000)呈正相关,与LVEF(r=-0.704,P=0.000)呈负相关。治疗6个月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GDF-15、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GDF-15可作为新的心衰标记物,有助于评估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缝隙连接是存在于相邻组织细胞间特殊的膜通道结构,为相邻细胞间电和代谢信号的直接通路,在人体绝大部分组织中表达。缝隙连接对于心脏的冲动传导极为重要,研究发现其表达、分布重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与诸多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及心律失常等具有相关性。心肌细胞再生能力有限,因此,通过有效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改善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异常和心肌重构,将为临床上治疗心脏疾病提供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1〕。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因此AMI后可并发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目前B型利钠肽(BNP)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及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日益得到重视,当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及心室压力负荷的增加,引起血清BNP水平升高。本文旨在探讨BNP水平对AMI心力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移植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否具有改善家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缩小梗死面积的作用以及两者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MSCs组,每组12只。采用局部注射法,将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的MSCs移植到兔梗死心肌边缘带和中心区。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手术前和术后6周心功能指标。取心脏标本用免疫组化法鉴定植入细胞,病理组织学测定梗死面积。分析心功能与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 MSCs组梗死心肌边缘带和中心区可见BrdU阳性细胞,AMI组未见BrdU阳性细胞。与AMI组比较,MSCs组术后6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明显缩小(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ΔFS%)明显增大(P均〈0.05),组织学测量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两组LVEF与梗死面积均成显著负相关(P均〈0.01)。结论 MSCs移植可能通过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可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亚临床心房颤动是一种通常无典型症状但可通过心内植入装置检测出的心房颤动.该病发病率较高,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点.本文就老年亚临床心房颤动的定义及患病率、卒中风险、心力衰竭风险、筛查及抗凝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行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方法、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4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速并同意行RFCA治疗患者,常规电生理检查分别在高位右房(HRA)、右室心尖部(RVA)2个部位行S1S1刺激和程控期前收缩刺激,记录房速的诱发和终止方式。靶点标测采用激动标测法,单根消融导管于右房或左房(经房间隔穿刺)内标测寻找最早心房激动或用多极导管作为参考电极,再用大头导管寻找消融靶点。根据消融结果,分析房速的起源部位、消融即时成功率、并发症、复发原因以及X线曝光时间等。结果:24例房速患者中,22例(88%)右房房速,3例(12%)左房房速(1例患者同时存在左、右房2个部位房速)。4例与其他心律失常合并存在,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合并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合并心房颤动,1例同时合并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24例患者均完成射频消融治疗(实际消融25例次),均采用温控消融,按预定消融终点,23例次即时消融成功,即时成功率92%(23/25),平均X线曝光时间(32±6.4)min,消融失败2个病例中,右房房速和左房房速各1例,再次消融成功。未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心包填塞等严重并发...  相似文献   
8.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与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正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和心血管研究中,近年的研究显示心房颤动与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水平升高有关。现主要就近年来关于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作为危险因子和预测因素在心房颤动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国产温控射频消融导管和进口温控射频消融导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化软件将40例患者随机分入国产射频消融导管组与进口射频消融导管组,每组20例。对两种射频消融导管的推拉阻力、推拉稳定性、柔顺性、可塑性、推拉杆推拉时远段弯曲的可控性、导管推送性能、导管扭转性能7个方面分别进行评分,按满意度5分为最佳,1分为最差,同时记录每一位患者有无并发症。结果:国产温控射频消融导管组和进口温控射频消融导管组成功率相同,各有I例胸痛或迷走反射发生(P〉0.05),国产温控射频消融导管与进口导管在性能方面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国产温控射频消融导管在疗效、安全性及性能方面基本达到同类进口导管的水平,适宜在全国各家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慢性心衰(CHF)大鼠模型检测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探讨黄连素在慢性心衰炎性反应干预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每周腹腔注射阿霉素2.8mg/kg共10周建立慢性心衰模型,将其随机分为黄连素组、安慰剂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黄连素组给予黄连素每天21mg/kg灌胃4周,另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酶联吸附免疫反应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BNP、TNFα、IL-1及IL-6的含量;qRT-PCR法检测大鼠血清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大鼠心肌TLR4蛋白表达和分布。结果 黄连素组大鼠血清TNFα、IL-1、IL-6及iNOS mRNA水平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黄连素组及安慰剂组TLR4吸光度值均高于对照组,而黄连素组显著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 黄连素可能通过抑制TLR4 信号传导抑制慢性心衰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