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团体沙盘游戏治疗对考试焦虑的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应付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广西某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120人,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总分均>15分,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实验组进行共8次的团体沙盘游戏治疗干预,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一周采用TAS、应付方式问卷及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GSES)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后对照组各个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TAS得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实验组应付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合理化因子得分均升高(P<0.05),自责、退避因子得分均降低(P<0.05);实验组的解决问题、合理化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GSES各量表得分均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团体沙盘游戏治疗对改善考试焦虑的高等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应付方式及自我效能感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季淑 《黑龙江医学》2021,45(6):602-604
目的:探究基于目标管理法的健康宣教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以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取以目标管理法为基础的健康宣教,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使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与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两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以及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测评;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使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量表对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76.34±4.76)分,对照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67.28±4.08)分,且观察组患者伙伴关系、执行自我管理、问题解决以及情绪处理四个分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10.23±4.48)分,对照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19.87±6.61)分,且观察组患者经济负担、情感负担以及身体负担三个分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AS与SD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得分(32.54±7.81)分、SDS得分(37.20±6.89)分,对照组患者SAS得分(41.12±6.34)分、SDS得分(43.57±8.29)分(P<0.05).结论:以目标管理法为基础的健康宣教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降低自我感受负担以及焦虑抑郁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团体游戏联合放松训练在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29例青少年唇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心理疏导及认知行为疗法、团体游戏联合放松训练的心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自我接纳水平和应对方式。  结果  实施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为(192.88±24.03)分,明显低于干预前[(233.29±43.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观察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214.00±30.88)分,t=-2.072,P=0.048];在接纳自我方面,观察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总分为(47.18±4.64)分,对照组为(36.08±3.1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4,P < 0.001);在应对方式方面,观察组积极因子分[(13.52±1.19)分]高于对照组[(10.86±1.19)分, t=5.901,P < 0.001],消极因子分[(3.36±0.84)分]低于对照组[(5.62±0.96)分,t=-6.702,P < 0.001]。  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团体游戏联合放松训练可以改善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心理状态;可以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困难,促进自我接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体艺术行为训练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方法将80名青少年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参加团体艺术行为训练(共12次,每次120 min),对照组仅接受自然观察。两组在行为训练前后分别采用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SS)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SASC)进行评估,验证行为训练的效果。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内或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在行为训练前后的SES总分[研究组7.00(5.00,9.75)分、对照组1.00(0,2.00)分]、SS总分[研究组7.00(6.00,12.75)分、对照组2.00(1.00,3.00)分]、SASC总分[研究组5.00(2.00,8.75)分、对照组0(0,1.00)分]及害怕否定评价因子分[研究组3.00(0.25,5.00)分、对照组1.00(0,1.00)分]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因子分[研究组2.00(1,4.00)分、对照组0(0,1.00)分]的减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7.347,-7.338,-5.841,-4.122,-5.393,均P<0.05)。研究组女生在行为训练前后的SASC总分[女生(7.19±3.82)分、男生(3.21±3.04)分]及害怕否定评价因子分[女生(4.00±2.23)分、男生(1.68±2.05)分]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因子分[女生3.00(1.00,5.00)分、男生2.00(0,2.00)分]的减分值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男生(t=-3.611,-3.398,Z=-2.111,P=0.001,0.002,0.035)。结论团体艺术行为训练可显著提升青少年的自尊、缓解其羞怯和社交焦虑水平,促进青少年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受虐儿童情绪问题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受虐筛查量表(SQCA),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心理弹性量表和一般信息问卷对44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1)受虐儿童SCARED和DSRSC总分[分别为(20.39 ± 12.79)分,(11.65±5.44)分],高于非受虐对照组[分别为(14.74±10.91)分,(10.18 ±4.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ARED和DSRSC筛查出受虐儿童焦虑组、抑郁组、焦虑抑郁共存组发生率(40.26%,27.27%,19.48%),均高于非受虐儿童组(22.43%,12.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8,10.66,11.80,P<0.05);(2)受虐儿童焦虑组、抑郁组、焦虑抑郁共存组心理弹性总分[分别为(80.13 ±12.82)分,(74.67 ±10.71)分,(72.20 ±9.84)分],低于非焦虑组、非抑郁组、非焦虑抑郁共存组心理弹性总分[分别为(93.91 ±16.08)分,(93.50±15.00)分,(93.43 ±13.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情绪控制对受虐儿童的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对受虐儿童的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受虐儿童存在更多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弹性各维度可以有效预测受虐儿童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焦虑障碍症状与家庭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调查435名三所附属小学的小学生(男生228名,女生207名),测试问卷包括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父母教养方式评价表(EMBU)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结果:SCARED筛查阳性(SCARED总分≥23分)的有62人,作为焦虑组,其余为对照组。焦虑组家庭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家庭矛盾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在父母教育方式方面,焦虑组双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儿童中焦虑情绪存在较普遍,儿童焦虑障碍症状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精神分裂症青少年子女复原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9月在桂林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青少年子女100例,选取60例为被试,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干预组进行每周1次,共计12次的结构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采用非结构化的普通座谈会形式,之后进行复原力和心理健康各因子结果的对比。结果治疗后干预组复原力在自我接纳、稳定性、朋友支持、家人支持因子和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2. 77±1. 34)分比(11. 43±1. 21)分,(24. 77±1. 45)分比(22. 73±1. 35)分,(30. 47±1. 62)分比(27. 70±1. 52)分,(18. 47±0. 98)分比(17. 72±1. 32)分,(115. 50±3. 70)分比(107. 82±2. 48)分,P <0. 05)],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总分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 50±0. 21)分比(1. 63±0. 20)分,(1. 80±0. 32)分比(1. 96±0. 30)分,(1. 67±0. 41)分比(1. 91±0. 44)分,(1. 47±0. 27)分比(1. 78±0. 23)分,(1. 61±0. 37)分比(1. 81±0. 33)分,(1. 68±0. 18)分比(1. 90±0. 23)分,(1. 67±0. 35)分比(1. 90±0. 30)分,(1. 52±0. 24)分比(1. 72±0. 20)分,(1. 61±0. 10)分比(1. 80±0. 08)分,P <0. 05)];干预组治疗后,复原力所有因子和总分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 <0. 05),心理健康所有因子和总均分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1);对照组的复原力各因子及总分、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接受团体心理辅导可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家庭青少年子女的复原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背景近年来,青少年抑郁障碍患病率持续上升,偏远县城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家庭对疾病认知度普遍较低,常难以完成全病程治疗。目的探讨基于知识转化模式(KTA)的健康管理模式在偏远县城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6—12月收治的90例偏远县城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5)和KTA组(n=45)。常规组患者入组后接受常规健康管理模式干预,KTA组患者入组后接受基于KTA的健康管理模式干预,所有患者入组后持续观察12周。于干预前及入组后12周,以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评估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以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SQAPMPU)评估患者手机依赖情况;以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评估患者焦虑情绪;以儿童抑郁障碍自评(DSRS)评估患者抑郁情绪。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得分、SQAPMPU各维度得分及总分、SCARED得分、DSR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组后12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得分、SQAPMPU各维度得分及总分、SCARED得分、DSR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KTA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得分、SQAPMPU各维度得分及总分、SCARED得分、DSRS得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KTA的健康管理模式有效减少了偏远县城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和手机依赖情况,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能较好地应用于偏远县城青少年抑郁障碍的门诊管理中。  相似文献   

9.
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人格特征和心身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女性神经性厌食症发病相关的个体人格特征以及心身状态因素.方法 分析23例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卡特尔16项人格问卷(16-PF)、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接纳问卷(SAQ)的分值结果 .结果 病例组在16-PF的忧虑性[(6.17±1.40)分]、紧张性[(5.70±1.26)分],SCL-90的强迫症状[(1.56±0.48)分]、人际关系敏感[(1.46±0.40)分]及偏执[(1.32±0.13)分]方面的分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2组在SAS、SDS分值上差异无显著性;病例组在SAQ总分[(39.87±4.92)分]和自我评价因子分[(20.00±2.61)分]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个性缺陷,加强认知治疗可能会对提高治疗效果及预防复发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静  严芳 《河南医学研究》2023,(7):1314-1318
目的 探究团队生活技能训练(SST)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院外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及对生活质量、自我接纳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12例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家庭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接受团队SST模式干预。比较干预2个月后两组患者心理弹性、负性情绪及认知功能、自我接纳度、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干预2个月后,两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中自信、坚韧、乐观及总分均提高(P<0.05),杨氏躁狂量表(YMRS)、抑郁自评量表(SDS)、认知融合问卷(CFQ)评分均降低(P<0.05),自我接纳问卷(SAQ)评分中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及SAQ总分均升高(P<0.05),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74(GQOL-74)各指标评分均下降(P<0.05),且干预后各量表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团队SST模式护理可有效提高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的心理弹性,改善不良情绪及认知融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震后1年汶川地震灾区移居日照安康家园儿童的行为与情绪状况,并和当地儿童的行为与情绪比较.方法 对汶川地震后移居日照安康家园1年的513名儿童进行调查,得有效问卷487份,以在同校就读的日照本地儿童475名作为对照,采用儿童行为评定量表(CBCL)、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定儿童行为和焦虑抑郁情绪.结果 安康家园组和对照组在CBCL量表的行为总分[(26.73±6.28)分,(20.26±5.76)分,t=16.64,P<0.01]及退缩[(3.23±1.68)分,(2.02±1.43)分,t=12.91,P<0.01]、躯体主诉[(2.79±1.34)分,(1.67±1.22)分,t=13.55,P<0.01]、焦虑抑郁[(3.38±1.79)分,(1.95±1.21)分,t=14.48,P<0.01]、社交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内向性行为、社交分、学校分等因子方而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在SCARED和DSRSC量表中的焦虑、抑郁总分及躯体化、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和社交恐怖等因子方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与非灾区儿童比较,移居外地1年后地震灾区儿童仍有较多的行为问题和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验少儿气质性格量表中文自评版(JTCI-S)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选取沈阳市中小学生1947人为学校样本;同期选取就诊于盛京医院心理门诊的儿童青少年76人为门诊样本.所有被试均完成JTCI-S中文版、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量表(CDI).间隔4.5个月,选取学校样本的99人进行重测.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内部一致性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检验JTCI-S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JT-CI-S中文版共108个条目,包括探求新奇性、躲避伤害性、奖赏依赖性、坚持有恒性4个气质维度和自我定向性、合作性、自我超越性3个性格维度.各题项的CR值为5.33~ 59.26,各维度的Cronbach oα系数为0.52~0.79.气质性格两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拟合指数GFI、AGFI、NFI、CFI和IFI在0.92 ~0.98之间,RMSEA均为0.05;7个维度之间相关系数在-0.44 ~0.49之间;JTCI-S的探求新奇性、躲避伤害性、自我超越性得分与YSR各因子得分及SCARED、CDI得分均呈正相关(r=0.15~0.64,P<0.01),而奖赏依赖性、坚持有恒性、自我定向性、合作性得分与YSR各因子得分及SCARED、CDI得分均呈负相关(r=-0.56~0.15,P<0.01);门诊样本在探求新奇性、躲避伤害性上的得分高于学校样本[(8.7±3.3)分vs.(7.3±3.0)分,(12.0±4.8)分vs.(9.0±4.1)分;均P<0.01],而在奖赏依赖性、坚持有恒性、自我定向性、合作性上的得分低于学校样本[如,奖赏依赖性(4.3±2.4)分vs.(5.1±2.0)分,均P<0.01].重测信度为0.51~0.68(P<0.01).结论 少儿气质性格量表中文自评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来儿童青少年气质性格的测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积极情绪体验对临床医师心理健康的促进效果。方法: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招募78名临床医师,随机分为干预组39人和对照组39人。干预组接受6周心理行为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牛津幸福感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SCQ)和自我接纳问卷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两组成员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6周末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及TSCQ的消极应对因子分降低(均P<0.05或0.01),幸福感、积极应对、自我接纳得分升高(均P<0.05),其余各因子分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均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量表得分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可以改善临床医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焦虑抑郁状况与家庭功能缺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建平  舒明跃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3):1397-1399
目的:初步了解初中青少年焦虑抑郁的患病现况,探讨青少年焦虑抑郁的家庭功能特征。方法:采用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调查深圳市某中学初二年级的150名初中生。结果: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筛查阳性的36名,占总人数的24.00%;儿童抑郁自评量表(DSRSC)总分大于和等于划界分的有40名,占总人数的33.33%;焦虑和抑郁组均显示在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娱乐性因子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初中青少年中存在焦虑抑郁和家庭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长期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的情绪、自我意识及个性特征.方法 选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儿童版艾森克个性问卷分别对19例长期无病生存白血病、20例初发白血病和40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长期无病生存组患儿在焦虑总分以及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和社交恐怖分量表评分[分别为(25.72±14.72)分,(6.11±4.36)分,(5.72±4.56)分和(7.67±4.19)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11±11.81)分,(3.82±1.69)分,(2.84±1.92)分和(3.95±2.85)分],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或P<0.05).2组白血病患儿自我意识总分[分别为(60.06±8.07)分和(58.25±6.54)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或P<0.05),其中长期无病生存组在焦虑和合群分量表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或P<0.05),而初发白血病组患儿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或P<0.05).长期无病生存组与初发白血病组患儿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性格普遍偏于内向.结论 长期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较正常儿童有更多的焦虑情绪、较低的自我意识和内向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团体箱庭疗法对农村留守初中生适应不良的干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582名农村初中生,采用社会适应不良量表(SOC),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PAS)进行测试.根据自愿原则选取SOC得分≥20分、APAS得分≤59分的留守初中生40名,随机分为2组开展心理干预:箱庭组20名,使用团体箱庭疗法进行干预,每周干预1次,共8次;对照组20名,实验过程中不予干预.干预结束后,对两组被试进行SOC和APAS测试.比较两组被试前后测的干预效果.结果前测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箱庭组、对照组SOC得分、APA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后测结果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箱庭组SOC干预后得分低于干预前,APAS总分及各因子分干预后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除APAS考试焦虑因子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外,SOC、APAS总分及各因子分前后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箱庭疗法对留守初中生的适应不良问题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社交恐惧症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状况,探讨其与社交恐惧相关性,并评估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疗效。 方法 选取了46名于2016年7-8月因"社交恐惧"就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门诊和心理咨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使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在治疗前、治疗12周后分别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 结果 社交恐惧症青少年在表达积极自我效能感为(13.91±3.2)分,在管理沮丧自我效能感为(9.80±3.25)分,在管理生气自我效能感为(9.77±3.96)分。表达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社交回避呈显著负相关(P<0.05)。管理沮丧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管理生气的自我效能感与社交回避及苦恼总分、社交回避、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治疗组经干预后,表达积极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表达积极情绪调节效能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交恐惧症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偏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社交恐惧症有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后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临床路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团体接纳承诺疗法。观察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ES和GSE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DS评分低于干预前,SES、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DS评分及SES、GSE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接纳承诺疗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有明显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我决定理论在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健康促进行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行PCI治疗的78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同期对照,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的38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的4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健康促进行为干预护理方案,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简版冠心病教育问卷(CADE-Q SV)、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干预4周及12周后,观察组HPLP-Ⅱ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和CADE-Q SV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4周后,观察组SAQ总分、心绞痛发作和疾病认知度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12周后,观察组SAQ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我决定理论对冠心病病人PCI术后健康促进行为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可以提升病人术后健康促进行为水平、疾病知识水平,改善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绩效考核公务员的行为模式、自我接纳及幸福感的特征及相关关系. 方法 采用C型行为量表、自我接纳问卷以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问卷对杭州市级单位部分年度考核优秀与不合格的2组公务员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考核不合格公务员在C型行为量表的焦虑、抑郁分量表得分分别为(42.77±9.55)分和(42.68±8.59)分,明显高于考核优秀公务员(P <0.05);乐观得分为(21.79±3.74)分,明显低于考核优秀的公务员[(23.89±3.76)分].(2)考核不合格组自我接纳问卷得分明显低于考核优秀组(P <0.05);(3)考核不合格组主观幸福度明显低于考核优秀组(P <0.05);(4) C型行为模式与自我接纳、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明显相关(r =-0.688~0.669,P <0.05或P <0.01)结论 考核不合格公务员具有焦虑、抑郁、低乐观等C型行为特征,与低自我接纳和低幸福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