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98篇
  免费   4477篇
  国内免费   4776篇
耳鼻咽喉   232篇
儿科学   591篇
妇产科学   386篇
基础医学   3518篇
口腔科学   533篇
临床医学   9212篇
内科学   10742篇
皮肤病学   408篇
神经病学   989篇
特种医学   21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4篇
外科学   4576篇
综合类   27629篇
预防医学   8998篇
眼科学   706篇
药学   16408篇
  70篇
中国医学   18598篇
肿瘤学   2318篇
  2024年   413篇
  2023年   1470篇
  2022年   1562篇
  2021年   1805篇
  2020年   1687篇
  2019年   1806篇
  2018年   953篇
  2017年   1576篇
  2016年   1744篇
  2015年   2003篇
  2014年   3477篇
  2013年   3422篇
  2012年   4858篇
  2011年   4969篇
  2010年   4588篇
  2009年   4886篇
  2008年   10439篇
  2007年   7782篇
  2006年   6017篇
  2005年   7978篇
  2004年   6537篇
  2003年   5690篇
  2002年   4739篇
  2001年   3237篇
  2000年   2648篇
  1999年   1913篇
  1998年   1745篇
  1997年   1388篇
  1996年   1328篇
  1995年   1191篇
  1994年   871篇
  1993年   555篇
  1992年   516篇
  1991年   524篇
  1990年   520篇
  1989年   517篇
  1988年   209篇
  1987年   166篇
  1986年   126篇
  1985年   91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4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ALA)对兔耳增生性瘢痕(HTS)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1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4%ALA组,用药28 d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瘢痕相关指标的变化;评估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氧化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4%ALA组较模型组瘢痕颜色变浅、质地变软、体积明显缩小。HE、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4%ALA组较模型组成纤维细胞数目减少,纤维化程度减轻。4%ALA组中,丙二醛(MDA)含量低于模型组(P<0.001),羟脯氨酸(Hyp)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谷胱甘肽(GSH)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1),T-SOD活力较模型组升高(P<0.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4%ALA组NRF2含量较模型组增加,其下游抗氧化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ALA上调NRF2信号通路以降低兔耳HTS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抑制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白鲜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白鲜皮治疗皮肤湿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对白鲜皮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质谱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对各主要成分进行快速识别;通过利用SwissADME数据库对白鲜皮潜在活性成分进行预测,筛选主要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得到白鲜皮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图。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主要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从白鲜皮中共分析鉴定了12种成分,进一步筛选得到4种潜在活性成分,可作用于48个关键靶点和14条主要通路。结论 采用LC-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可以快速分析白鲜皮的潜在活性成分,并初步揭示了成分-靶点-通路之间的关系。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可以做作用靶点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将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对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机制进行预测。方法 利用TCMSP、TCMID及BATMAN-TCM数据库,收集温经汤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标。通过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筛选原发性痛经的靶标,并运用R软件获取疾病交集靶标,绘制韦恩图。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分-靶标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靶标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核心靶标的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对药物活性成分与疾病核心靶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124个活性成分和31个药物-疾病共同靶标,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HIF-1、TNF、PI3K-Akt等105条信号通路相关。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活性成分与PTGS1、ESR1、PGR等核心靶标对接结果良好。结论 温经汤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发挥镇痛、抗炎、调节激素水平、缓解平滑肌痉挛和改善缺氧状态等药理作用来治疗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赤芍配伍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Pharmmaper数据库,筛选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数据库挖掘的COPD相关靶点,对黄芪-赤芍药对与COPD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交互处理得到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关键靶点,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主要活性成分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利用A549炎症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 黄芪-赤芍药对中4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COPD,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2R,3R)-4-methoxyl-distylin、二氢异黄酮;黄芪-赤芍药对通过IL6、PTGS2、TNF等113个靶蛋白,调控Ras、PI3KAkt、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COPD,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与IL-6、PTGS2、TNF大分子蛋白有良好的结合性,体外细胞试验证实,槲皮素与山奈酚均能减少IL-8,MMP-9炎症因子的分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效果;芍药苷有明显的扩血管、抗血栓之效。结论 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初步揭示了黄芪-赤芍药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上皮细胞生长增强保护屏障等预测出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研究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肝纤维化是一种由于反复肝损伤而导致肝组织细胞外基质过多沉积导致的疾病。缺氧损伤为肝损伤的一部分,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响应缺氧应激的关键转录因子,在肝纤维化组织和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表达显著增加。目前,通过对大量HIF-1α依赖性基因和信号通路的研究,确认这些基因及其通路的变化参与肝纤维化发展过程,并可能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HIF-1α相关的信号通路参与肝纤维化发展的相关机制,并对上游影响HIF-1α合成和降解的相关信号通路进行了阐述,为其作为新型治疗靶点的可能潜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3.0 T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钆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技术评估巴马小型猪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心肌纤维化,为评估COPD心肌组织学损伤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选用20头健康巴马小型猪,随机分成COPD模型组(16头,蛋白酶制备COPD模型)及正常对照组(4头).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不同阶段(4周、8周及20周)行多模态CMR扫描.对比各组小型猪之间常规心脏参数的差异;分析各组LV心肌LGE发生率、分布及类型.结果模型组共有14头小型猪COPD模型构建成功.造模早期及中期(4周、8周)模型组与对照组的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模后期(20周)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明显加快(P分别为0.003、0.002);体质量降低(P=0.007).造模早、中期各组小型猪心功能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前及对照组比较,造模后期右心室前壁(right ventricular anterior wall,RVAW)(P均<0.001)均有所增厚,右心室舒张末横径(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RVDd)(P<0.001)及左心室后壁(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LVPW)(P=0.018)较造模前有所增厚,左心室舒张末横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P=0.05)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P=0.005)较造模前有所减低.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较造模前及对照组均降低(P<0.001及为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模后模型组有5头小型猪共23个心肌节段(23/85)发生LGE,与对照组及造模前比较均出现显著差异(P均<0.01).LGE主要位于左室基底部及中间部,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GE以肌壁间型最为多见.结论COPD早期即可出现RVEF降低,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少部分LV心肌可出现心肌纤维化,但LVEF未见明确改变.基于CMR的LGE技术可为COPD患者早期干预、诊疗计划的制定以及预后的评估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结合生物信息学与分子生物学探讨白藜芦治疗肺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DrugBank获取白藜芦醇作用靶点信息,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靶标基因在肿瘤及正常组织中表达量,预示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影响。然后,运用随机森林和单因素COX回归的分析方法对靶标基因进行筛选。结合生物信息学结果,使用分子生物学探究白藜芦醇治疗肺腺癌的作用机制。结果 基于白藜芦醇作用靶点的PPI网络,筛选出10个Hub基因,其中溶质载体家族2成员1(SLC2A1),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LOX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和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ALOX15)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然后,随机森林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LC2A1对肺腺癌的生存和预后意义重大。KM-plott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LC2A1表达量与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初次进展(FP),进展后生存率(PPS)均紧密相关。分子生物学实验也进一步证明白藜芦醇能够通过降低SLC2A1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免疫组化评分显示SLC2A1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蛋白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白藜芦醇通过降低SLC2A1表达,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肺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7—10月本院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者4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的右心功能、Tei指数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RVESV(20.51±6.23)ml、RVEDV(75.63±15.55)ml、RVSV(35.76±4.92)ml、RVEF(60.73±7.85)%,与对照组的(40.69±9.77)ml、(51.12±10.39)ml、(22.58±2.16)ml、(47.25±5.03)%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ei指数为(0.89±0.40),与对照组的(0.27±0.13)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的方法,能够对患者右心功能做出明确的诊断,对患者疾病治疗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β-紫罗兰酮(β-Ionone,BI)是一类环化异戊二烯,广泛分布于水果和蔬菜中。BI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抗癌活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并可成为一种潜在的癌症化学预防剂。为更好地理解其抑制肿瘤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本文对BI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简要地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