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行等速躯干屈伸训练的最佳角速度.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CNLB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A、B、C三组,分别采用30°/s、60°/s以及90°/s的不同角速度行等速躯干屈伸训练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VAS评分;采用躯干等速肌力测试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背肌群伸肌、屈肌峰力矩(peak torque,PT)以及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结果 三组治疗后ODI指数、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A组显著低于B、C组(P<0.05),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腰背肌群伸肌、屈肌PT、AP均显著升高,且治疗后A组伸肌、屈肌PT显著高于B组、C组(P<0.05),三组伸肌、屈肌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速度(30°/s角速度)的等速躯干屈伸训练治疗CNLBP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且角速度越低则腰背肌群肌力提升效果越好,但做功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手法刺激躯干肌对患者平衡恢复的影响。方法:研究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入院后药物治疗相同,对照组卧床期间良肢位摆放,被动活动,定时翻身,恢复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按摩手法中的按法,刺激脊柱两旁夹脊穴,摩法、擦法刺激斜方肌及背阔肌,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6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经 t 检查,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按摩手法刺激可以增强患者早期本体感觉的输入,按法、摩法、擦法可以有效的增加躯干肌肌肉张力。早期躯干肌手法刺激有利于提高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全身性无汗症属于少见病,国内外报告数量较少,现报告1例如下。1病例患者,男性,20岁。因“四肢无汗20年”于2017年9月10日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家属发现患者自小四肢及躯干皮肤干燥,运动后出现热不耐受、乏力,面部、颈部、前胸出汗,后背、腹部、四肢无汗,无汗区皮温高,一直未予诊治。入院4个月前患者5000米跑后突发恶心、呕吐,体温高达40℃,并伴有意识障碍、四肢抽搐,就诊于我院,诊断为“热射病”。经降温、补液等治疗后,症状改善。此次为进一步明确无汗原因入住我科。患者从小无口干,无四肢及躯干感觉异常,否认全身性疾病、其他先天性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史。家中父母及姐姐无类似病史,否认其他皮肤及家族遗传疾病病史。  相似文献   
4.
通过15例躯干骨的脊椎及骨盆的良恶性肿瘤、炎性病变结核及嗜酸性肉芽肿的CT扫描表现的分析.特别是在显示病变区的软组织.骨边缘及关节情况对病变的定性有极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躯干等速肌力训练与腰腹肌功能锻炼对非特异性腰痛(NLBP)的治疗作用,以寻求NLBP防治的最佳力量训练方法,为NLBP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40例确诊的NLBP患者随机分为躯干等速肌力训练组(实验组)和腰腹肌功能锻炼组(对照组),分别采用躯干等速肌力训练法和腰腹肌功能锻炼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对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指地距离(FFD)、Oswestry腰痛功能障碍量表(OSW)以及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PT)及相对峰力矩(PT/BW)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SW积分指数及FFD指标均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在60°/s和90°/s角速度下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PT)及相对峰力矩(PT/BW)显著升高(P0.05);但两组在VAS、OSW积分指数、FFD及PT、PT/BW指标上比较不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躯干等速肌力训练与腰腹肌功能锻炼对治疗NLBP均具有显著疗效,等速肌力训练与腰腹肌功能锻炼在疗效上比较不具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痉挛型脑瘫儿童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电针康复治疗组、康复对照组进行治疗,3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两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中坐位及立位功能、膝过伸功能障碍程度、肌力。结果: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B、D区得分高于对照组,膝过伸角度减小、肌力明显提高。结论:电针治疗可以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躯干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笔者参加2010年"创新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医药卫生类专业教学说课比赛的现场说课材料为例,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课后反思5方面阐述躯干骨这一教学内容的说课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成人体部的线性特征,丰富我国少数民族体质数据.方法:按照人体测量方法,测量134名20~75岁的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成人躯干、四肢部的23项线形指标,并计算5项体部指数分型值.结果:黑龙江省三家子村满族成人体部线性测量指标中,除了内踝下高外,其他指标男女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以宽肩型、长躯干型、中骨盆型为主,女性以宽肩型、长躯干型、窄骨盆型为主,男性身高以中等型和高型为主,女性身高以矮型为主.黑龙江省满族成人与吉林省满族成人相比,黑龙江省满族成人较高;与辽宁汉族成人相比,两者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黑龙江省满族成人体质具有肩宽、躯干长、骨盆偏窄的特点,身高与辽宁省汉族成人相近.  相似文献   
9.
茆阿文  李佩芳 《河南中医》2013,33(4):487-489
中医认为卒中后平衡障碍多因年老体弱、气虚运血无力、血瘀脉中所致,也可由于气虚化源不足、阴液亏损或情志失调、肾精亏耗、肝肾阴虚、阳亢风动、气血逆乱、血溢脉外引起应用躯干肌训练法治疗卒中后平衡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躯干核心肌群训练的强度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组,每组各30例,3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不同强度的躯干核心肌群训练,其中A组每天训练1次,B组每天训练2次,C组每天训练3次,每次训练30 min,每周5天,共训练3个月。3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躯干控制能力测试(TCT)、Berg平衡量表(BBS)评价躯干控制能力,采用步行功能评级(FAC)评定平衡步行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比较3组患者上述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平衡步行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逐渐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在1~3个月期间躯干控制和平衡能力评分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在1个月期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1个月后C组较B组,B组较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强化躯干核心肌力量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躯干控制、平衡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