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R频谱检测乳酸的脉冲序列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改变一系列脉冲序列参数,以利于乳酸的最佳检测与定量分析。方法制作含乳酸玻璃模型。改变一系列的MR脉冲序列参数,应用点解析频谱序列(point resolved spectroscopy,PRESS)和激励回波序列(stimulated echo acquisition,STEAM)获得乳酸模型的相应频谱。另外,对12例脑病变患者和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磁共振频谱检查,测量出每个波峰的峰高,并绘出序列变化曲线图。结果STEAM各波峰的峰向与PRESS序列一致,但STEAM各峰高均低于同等条件的PRESS峰。随着TE时间的延长,用乳酸模型测出的乳酸峰的峰高一序列曲线图呈波浪状变化,正向双峰在TE=26、270ms时共振波幅达到最大绝对值,负向双峰在TE=135~160ms之间达到最大绝对值。脑病变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扫描结果表明,乳酸峰在优化的序列高于非优化的序列。结论优化的脉冲序列更有利于乳酸的检测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痴呆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痴呆是一种由大脑病变引起的获得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包括不同程度的记忆、语言、定向、视空间和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的损害,可伴有行为和情感的障碍,这些功能的损害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明显减退。以下对痴呆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还没有开始接受血液透析之前所产生的中枢神经病变叫做“尿毒性脑病变”,在透析后可能会发生两种不同的中枢神经并发症:“失衡综合症”及透析性脑病变;另外,尿毒症病人也常并发脑血管疾病,这些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相似文献   
4.
脑病变典型体征是眼震、共济失调、同侧肢体无力,如果仅以眩晕起病,则易漏诊。现将我科收治单纯眩晕表现的小脑病变18例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36~76)岁,平均6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药者3例。均排除有糖尿病、颈椎病及美尼尔氏综合征。本组患者3例发病时间为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定位在颅脑深部病变显微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行外科手术的颅内病变患者,术中开颅后应用超声显示病变的位置、深度、范围、性质以及与毗邻血管的关系,对病灶进行定位;瘤体切除后再次探测有无残留。结果38例病变均在术中超声图像上清晰显示并准确定位,其中12例患者病灶较小或相对较深,超声引导下先行穿刺置入人工标志物后得以清除。结论术中超声检测可清晰显示颅内深部病变并进行准确定位,并可监控病变切除情况,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书讯     
《颅脑病变CT与MR对比临床应用》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龚洪翰教授和肖香佐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采用CT与MR对比的方式进行撰写,对同一疾病,在同一时间、同一层面进行扫描的CT与MR所见进行对比,让读者更好地理解CT与MR两种成像技术在颅脑病变应用的优势与限度。全书包括126个病种,图像5000余幅,约120万字。  相似文献   
7.
1,病历介绍 例1:男,64岁,活动时突感头晕、恶心、站立不稳2 h,于2005年2月16日入院.查体:BP 200/95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言语正常,双眼向左侧视时可见水平震颤,口角、伸舌不偏,颈软,心、肺(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无偏身感觉障碍,左手指鼻实验( ),左跟膝胫实验( ),Romberg征( ).脑CT示:左小脑半球出血,量约8mL.  相似文献   
8.
重症颅脑病变患者的机体处于一种严重的代谢紊乱状态,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能自主进食,需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笔者分别采用本院营养室配制的匀浆膳和荷兰产“能全力”,对39例重症颅脑病变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作了比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治疗组(匀浆膳组)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为(47.1±15.7)岁;脑溢血2例,重度颅脑损伤18例(其中行剖颅血肿消除术12例,脑室引流术2例)。对照组(能全力组)19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42.7±13…  相似文献   
9.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1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眩晕是机体多个系统病变引起的主观感觉障碍。临床分为前庭系和非前庭系眩晕两类。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或其它全身性疾患所引起。患者发作时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不能活动,部分患者有心慌、出汗、耳鸣,甚至听力减退等,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常用654—2、西比灵等治疗或预防眩晕发作。我院内科自1996~2000年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综合征1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大脑病变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颅高压导致脑疝。因此,寻求有效的降低颅内压力的药物是所有神经科医师关心的问题,也是难题。在目前所用的药物中,公认降低颅内压力最好的脱水药物就是浓度为20%的甘露醇;针对脑出血急性期的脱水降颅压治疗,首选药物也是甘露醇。但在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力的机制、应用时机、治疗疗程以及用量用法方面还存在较多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