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时术中超声定位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实时超声定位病灶的1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7例病人全部定位准确,脑膜瘤达到Simpson一类全切,脑内血肿彻底清除 结论术中实时超声具有操作简便,实时性好,定位准确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颅脑占位病变手术中重要的一环是定位 ,CT及MRI是颅脑占位病变定位的重要方法 [1] ,但对于皮层下病灶且表面无病变时 ,需要术中超声再定位 ,当病灶位于重要的大脑皮质功能区时 ,术中超声定位尤为重要 ,现将我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 ,8例 9次术中超声定位报告如下。1 仪器与方法采用麦迪逊 SA- 60 0型便携式超声诊断仪 ,配棒状术中探头 ,频率 6.5MHz。扫描角度 86°,配图像记录仪。探头用甲醛 高锰酸钾熏蒸 2小时 ,超声医师戴消毒手套将探头置于骨窗处硬脑膜或软脑膜上行术中第二次定位 ,探查占位病灶的大小、边界 ,与脑实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辅助切除颅内占位性病变31例,开颅时实时定位,手术中示踪,关颅前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本组术中超声定位检查31例,超声显示病变的大小、部位与术前CT、MRI 相吻合,根据超声提示能精确探查病变部位。结论 术中超声定位检查简单、有效、安全,有助于提高颅脑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减少了探查的盲目性,缩短了手术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能减小不必要的正常脑组织损伤,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定位在神经外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31例脑肿瘤患者的肿瘤切除术中应用实时超声对病灶进行定位,确定肿瘤边界,选择合适的手术路径,判定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31例病人肿瘤定位准确,肿瘤完全切除,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术中超声能准确地对肿瘤进行精确定位,减少盲目性操作带来的脑损伤,能够观察肿瘤的切除程度。  相似文献   

5.
李斌  谭卫  冯屹  黄斌  刘开生  汪洋 《医学综述》2014,(11):2062-2063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桂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行颅内占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术中超声检查在病灶的定位,肿瘤边界的确定,监测术后有无肿瘤残余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结果术中超声对颅内病灶的准确率达到了100%。术中超声能准确地判断病灶的边缘。36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予以切除。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也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术中超声定位检查简单、有效、安全,有助于提高颅脑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可减少不必要的正常脑组织损伤,在神经外科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对于颅内病变术中定位与实时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并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30例颅内病变患者的术前影像学、术中超声、术后病理、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评价术中实时超声对颅内病变切除的应用价值。结果 30例患者颅内病变在术中实时超声定位下给予全切除,术后未见出血、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术中实时超声能精准定位病变,准确率达100%。结论 术中实时超声简便安全有效,对颅内病变切除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唐仕军  叶楠  杨林 《四川医学》2012,33(3):539-541
目的探讨实时术中超声显像对脑胶质瘤术中定位、实时监测及引导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CT或MRI疑为脑胶质瘤且均被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22例患者,在术中用超声对肿瘤进行定位,了解病灶的大小、病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引导手术路径,监测病灶切除范围和程度。结果实时术中超声对脑胶质瘤定位准确率达100%,超声图像显示病灶为不同于正常脑组织的异常回声区,形态多不规则,无明确包膜;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对22例脑胶质瘤患者中行全切除14例(64%),次全切除8例(36%),出院时患者症状明显改善18例(82%),无明显变化4例(18%)。结论实时术中超声对脑胶质瘤定位准确、可靠,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肿瘤病灶尽可能全地切除,并保护神经功能,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中实时超声检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69例神经外科手术术中超声检测影像资料,与术前CT、MRI所见结合,观察正常脑组织、脑室和中线结构等的超声图像;记录颅内病变的大小、形态、深度和内部回声;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利用多普勒技术探测病变周围大血管分布情况.并将术后CT或MRI所见与术中超声图像对比,了解病变切除程度.结果 术中69例病变均在超声图像上清晰显示,其中36例位于脑内深部的病灶准确定位,33例脑内肿瘤边界较清晰,6例发现病灶残留而得以进一步切除,8例结合彩色多普勒技术探测病灶与周围脑血管的毗邻关系及局部血流速度,区分动、静脉.结论 术中实时超声检测可清晰显示颅脑正常结构和颅内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可对深部小病灶进行准确定位,实时指导手术入路和手术进展,判断病变有无残留;能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手术,并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可以评价病变周围大血管的分布状况,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电磁导航与术中实时超声辅助下显微神经外科微侵袭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开展神经影像导航辅助下对颅脑不同部位及不同性质病变进行手术切除,其中应用电磁导航辅助下完成显微手术69例,开展术中实时超声辅助下显微手术46例,另外14例手术在电磁导航的基础上综合术中实时超声影像进行位置及切除程度的验证。结果129例病变,116例达到全切除(89.9%),13例为次全切除(10.0%),8例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恶化(6.2%),术后新增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2%,术后由于并发症死亡3例(2.3%)。结论神经影像导航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可以精确定位,设计最佳手术入路,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和术后并发症。针对不同的病变和手术要求,灵活使用电磁导航或者术中实时超声能够经济有效的实现神经影像导航辅助下的显微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切除颅内微小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9例颅内微小病变的病人,术前根据CT及MRI确定手术入路方式,开颅后利用术中超声对微小病变进行定位,并引导手术对其完整切除.结果 所有病变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全切.结论 术中超声对颅内微小病变能实时术中精确定位,能够有效减少手术时间,避免增加医源性损伤,提高病变的全切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显微外科开放直视手术治疗颅内小病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或MRI引导的立体定向开放手术在脑内或重要功能区小型病灶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直径为0.5cm~3.0cm的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小型病灶患者采用Leibinger-Fischer的STP立体手术定位系统,通过CT或MRI图像资料的三维重建定位,借助显微外科技术小骨窗开颅切除病灶。结果:所有病灶均定位精确,并一次性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及死亡。8例术后出现偏瘫或偏瘫加重,其中6例经治疗在1周内恢复,3例遗留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其余的头痛、肢体麻木无力或轻偏瘫病例,均于术后1月~3月内恢复或明显好转。33例癫痫患者26例术后癫痫症状消失,随访4个月~18个月,28例癫痫症状完全消失,5例癫痫发作次数显著减少。结论:对于脑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小型病灶切除,立体定向开放显微手术是一种侵袭性小,定位精确,安全且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立平  杨斌 《安徽医学》2012,33(10):1353-135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肝脏超声造影,实时动态记录超声造影过程,观察病灶区造影剂的灌注过程及造影前后声像图特点。结果 57例肝占位患者中,多囊肝1例,肝血管瘤21例,肝癌20例,肝癌合并肝血管瘤2例,局灶性增生3例,肝血管瘤合并局灶性增生1例,不均匀性肝脂肪浸润8例,肝包虫病1例。其中多囊肝,肝包虫病未见造影剂充填,其余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过程。肝癌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血管瘤表现为向心性环状增强;局灶性增生呈离心性轮辐状增强;不均匀性肝脂肪浸润则未见造影剂聚集,与肝实质呈均匀强化。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提高肝内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CRW—FN脑立体定向仪或Vector Vision神经导航系统定位,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小病灶。结果:49例患者中,21例行有框架立体定向手术,28例行神经导航手术。全切病灶39例,次全切10例。仅4例患者出现暂时神经功能障碍,且均在术后3-6个月恢复,未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结论:立体定向显微手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术前及术中超声在小肝癌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Aloka-650与Aloka-500超声仪,腹部超声采用3.5 MHz探头,术中超声采用5 MHz或7.5 MHz探头,对术后病理证实的136例肝癌患者的术前CT、术前、术中超声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照组68例共切除肿块71个,术前超声发现70个病灶(70/71,98%),术后1年复发率为13.2%(9/68)。试验组68例共切除肿块81个,术前CT共发现发现69个病灶(69/81,85%),术前超声与术中超声分别发现71个病灶(71/81,88%)与79个病灶(79/81,97%)(P<0.05),术后1年复发率为4.4%(3/68)。结论:术中超声能提高对细小结构的显示率,实施精准肝切除,力争多保留正常肝组织,防止术后肝衰竭,最大限度切除肝内病灶,减少肝癌术中病灶遗漏,对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与术中肿块的定位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于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来说,最大程度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功能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术中皮层及皮层下电刺激技术可以在术中准确定位脑功能区及皮层下纤维束并提供实时反馈,为达到手术效果提供保障。本文就这一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在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的应用现状、安全性、可能引发的并发症、麻醉相关问题及局限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燕  陈亚青  李文英 《上海医学》2007,30(10):748-750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59个乳腺病灶进行实时超声造影,通过目测分析造影增强方式和借助软件分析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比较良、恶性乳腺病灶的增强特征。结果良、恶性病灶增强程度和均匀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4.026、9.032,P值均<0.05)。良、恶性病灶间高灌注部分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和曲线尖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曲线下面积、病灶整体的峰值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明显增强、不均匀增强、达峰时间<30s、高灌注部分的峰值强度(PI_高)>50作为恶性指标,满足其中满足2项或3项(当明显增强与PI_高>50同时出现时必须具备3项)及以上即诊断为恶性病灶,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1%、83.3%和88.1%。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有助于良、恶性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96例绝经后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参数。结果:在内膜厚度、血管密度及阻力指数方面,子宫内膜癌、良性病变(各种炎症、子宫内膜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及非器质性改变(增生期子宫内膜、分泌期子宫内膜、萎缩性子宫内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厚度与血管密度具有相关性(r=0.52,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患者的内膜厚度、回声情况,血管密度、阻力指数等可准确预测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102-10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人员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腕关节,观察并比较两组关节腔滑膜结构及滑膜内血流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滑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及骨质破坏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滑膜内血流信号丰富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腕关节滑膜动脉血流R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好地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情况,能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术中磁共振(iMRI)及神经导航辅助切除脑深部微小病变的效果.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从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应用(iMRI)及神经导航系统切除脑深部微小病变(病灶与皮层距离≥2 cm,病灶最大直径≤30 mm)切除术42例,当术中难以找到病变时中止手术,放置骨蜡进行参照,进行(iMRI),采用更新的术中影像进行导航,指导手术进一步切除病变.结果 42例病变均成功找到病灶,40例进行影像学意义上的全切,2例因病变过于靠近重要功能区行次全切,无死亡病例,术后早期3例患者出现低于术前的功能障碍,随访3个月,2例恢复至等于或高于术前水平.结论 ( iMRl)能及时采用最新的影像发现残余病灶和纠正脑移位,神经导航定位精确度高,二者结合切除颅内深部微小病变效果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