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篇
  1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的致病血清群是A、B、C、Y和W135群。近几年发生了由A群向B群及W135群变迁的趋势,我们分析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脑膜炎奈瑟氏球菌菌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4年4月至2007年4月在北京地坛医院肝移植术后出现HBV再感染的25例患者及10例肝移植术后未出现HBV再感染者肝组织中HBV cccDNA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前-S1的表达。结果在35例标本中检测到cccDNA阳性的有22例(62.9%),阳性信号为紫蓝色呈块状或颗粒状,定位于细胞核。25例术后出现HBV再感染的患者其HBV cccDNA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出现HBV再感染者(84%对10%,P<0.01)。HBV cccDNA和HBcAg均为阳性的有20例,有2例患者肝组织中HBcAg阴性,但HBV cccDNA检测为阳性。肝组织中HBV cccDNA的表达阳性率与HBcAg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755,P<0.01)。结论肝移植患者肝组织中HBV cccDNA阳性表达可能与乙型肝炎再感染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前,临床上对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的孕妇以及对于年龄>35岁孕妇建议常规行羊水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以明确诊断.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发的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一种传染病,母婴传播是HBV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约50%的慢性HBV感染来自母婴传播[1,3].胎婴儿感染HBV后更容易转变为慢性感染状态,继而发展为肝硬变或原发性肝癌[4-7].羊水穿刺是一种侵入性操作,HBV感染孕妇行羊水检查在理论上可能会增加HBV的母婴垂直传播,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巨大矛盾.本研究旨在探讨羊水穿刺检查是否会增加HBV DNA检测阴性的慢性HBV感染孕妇的母婴垂直传播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HCV基因型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目的 探讨HCV基因型对慢性丙型肝炎的干扰素(IFN)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208例受试者按1:1随机分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组和IFN-α-2a组。在治疗之前,用Simmonds基因分型法酶切分型,在治疗24周结束和完成24周的随访后检测患者的ALT和HCV RNA,以HCV RNA的阴转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经ITT人群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202例患者确定了HCV基因型,基因1型158例(78.2%),非基因1型44例(21.8%),治疗结束病毒应答率(ETVR)和持续病毒应答率(SVR)基因1型患者分别为53.8%和25.3%,非基因1型患者分别为61.4%和43.2%,SVR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x^2=5.313,P=0.021。Peg IFN组基因1型和非1型患者的ETVR分别为76.8%和81.0%,SVR分别为35.4%和66.7%,SVR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x^2=6.735,P=0.01。病毒复发率基因1型和非基因1型患者分别为55.6%和23.5%,差异有显著性,x^2=5.496,P=0.02.IFN-α-2a组,ETVR和SVR基因1型患者分别为29.0%和14.5%,非基因1型患者分别43.5%和21.7%,差异无显著性。病毒复发率基因1型患者为72.7%,非基因1型患者为50.0%,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FN对基因1型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低于非基因1型,HCV基因型主要影响IFN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持续应答,也与药物和IFN的疗程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9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并发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96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腹水和腹腔感染等主要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96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4.91±13.30)岁。存活60例,平均年龄(43.60±11.14)岁,病死36例,平均年龄(47.18±16.3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0,P=0.268)。(2)根据发病速度、严重程度和基础肝病情况,96例患者中亚急性肝功能衰竭17例(17.71%),慢性肝炎基础上的慢加急/亚急性肝功能衰竭17例(17.71%),肝硬化基础上的慢性肝功能衰竭62例(64.58%)。有肝性脑病表现者60例(62.50%)。(3)所有患者中病死36例,总体病死率为37.50%。单因素分析表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与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死显著相关(χ~2=10.41,P=0.001;χ~2=13.70,P0.001;χ~2=42.84,P0.001)。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未并发者(51.67%vs 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0,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Ⅲ、Ⅳ期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是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OR=30.509,95%CI:6.212~149.845;OR=69.161,95%CI:12.216~391.571)。结论Ⅲ、Ⅳ期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是肝功能衰竭病死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究lncRNA Linc01296 对卵巢癌细胞顺铂(cisplatin,DDP)抵抗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7 年10月至2018 年10 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妇科卵巢癌组织样本53 例、交界性卵巢肿瘤样本22 例及良性卵巢肿块组织样本17 例,qPCR检测3 种样本Linc01296 mRNA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人卵巢癌细胞系OVCAR-3(OVCAR-3 Control)及其DDP耐药细胞系(OVCAR-3 DR),慢病毒转染表达靶向Linc01296 siRNA 的载体及对照随机靶向序列载体于OVCAR-3 DR细胞中,作为siLinc01296 和siControl 组,CCK-8 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系DDP半抑制浓度(IC50)及耐药指数,qPCR 检测OVCAR-3 Control、DR、DR siControl 及siLinc01296 组细胞系中Linc01296 及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Oct-4 及Sox-2 的mRNA表达水平,WB检测各组细胞系Oct-4 及Sox-2 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VCAR-3 DR组细胞DDP IC50及耐药指数显著高于OVCAR-3 Control 组(均P<0.01),siLinc01296 组细胞DDP IC50及耐药指数显著低于DR siControl 组(P<0.01),且显著高于OVCAR-3 Control组(P<0.01);DR 组细胞Linc01296、Oct-4 及Sox-2 mRNA 及蛋白表达均高于OVCAR-3 Control 组(均P<0.01),siLinc01296 组Linc01296、Oct-4 及Sox-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低于DR siControl 组(均P<0.01),而Oct-4 及Sox-2 mRNA及蛋白均高于OVCAR-3 Control 组(均P<0.01);Linc01296 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交界性卵巢肿瘤及良性卵巢组织(均P<0.01),且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Linc01296 可通过提高卵巢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促进细胞DDP抵抗的发生,且高表达于卵巢癌组织中,与患者病情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替比夫定相关性肌病乳酸中毒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乳酸性酸中毒和严重的肝脏脂肪变性是核苷(酸)类似物(NRTIs)等抗逆转录病毒类药物罕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国内外文献报道[2]多见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用于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IFN)治疗结束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CV RNA检测对持续性应答的预测作用。方法 对因输血而感染的慢性HCV肝炎患者进行IFN治疗24周,在治疗12周即取得完全应答的患者,24周治疗结束时检测PBMC中HCV RNA,并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血清HCV RNA监测。结果 治疗结束时,有9例患者的PBMC HCV RNA为阳性,7例为阴性。在PBMC中HCV RNA阳性患者,停止治疗的6个月内9例中8例血清HCV RNA阳转,1年内所有患者的HCV RNA复发。而PBMC HCV RNA阴性者,随访至停药6月时,7例中仅1例HCV RNA阳转,1年内共2例HCV RNA复发,其余5例,随访至3.5年,血清中HCV RNA仍阴性。结论 IFN治疗结束时PBMC中HCV RNA检测能预测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大肠息肉与大肠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了解老年人大肠息肉和大肠癌的临床特点,更好地预防老年人大肠肿瘤的发生和早期诊断大肠癌,对248例老年人大肠息肉和大肠癌的临床及病理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大肠息肉和大肠癌的检出率分别为33.3%和23.3%,并有以下特点:(1)大肠息肉和大肠癌是老年人便血的主要原因,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及大肠癌三者的便血率依次增高;(2)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息肉检出率,且腺瘤性息肉占73.8%(3)多发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一类复杂病例,属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HBV相关肾炎主要表现为膜性肾病及膜增生性肾炎。一般认为膜性肾病是由于小分子的HBe Ag先种植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的上皮下,带阳性电荷的HBe Ab再与预先种植在上皮下的HBe Ag结合而引起的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所致;膜增生性肾炎则是因大分子的HBs Ag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