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4篇
肿瘤学   2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的预后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定量间的关系。方法 :对81例行手术治疗的 NSCL C患者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 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定量 ,检测 VEGF使用抗 VEGF单克隆抗体 ;检测微血管定量用抗 CD34 单克隆抗体。结果 :在术后半年出现转移的 32例 NSCL C中微血管定量为 (32± 15 .4)根/ mm3比术后未出现转移的 49例患者 (12± 8.6 )根 / mm3明显增高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0 1)。在术后半年出现转移的 32例中有 2 4例 VEGF表达阳性 (75 % ) ,在术后未出现转移的 49例中有 2 5例 VEGF表达阳性 (5 1% )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31)。结论 :NSCL C的转移形式为血管形成依赖性 ,VEGF是 NSCL C的血管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VEGF的表达是检测NSCL C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谢彤  祝家兴 《广西医学》2001,23(3):511-514
Bcl- 2 ( B- cell lymphoma/leukemia- 2 gene)和Bax ( Bcl- 2 associated x protein)基因是近年来发现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它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肿瘤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就 Bcl- 2、Bax基因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1 Bcl- 2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Bcl- 2基因是 Tsujimoto等 (1) 于 1 984年在人类滤泡性淋巴细胞瘤 1 4号和 1 8号染色体易位断裂点t ( 1 4∶ 1 8) ( q32 ;q2 1 )上发现的。其正常定位点为1 8q2 1。Bcl- 2基因有 3个外显子 ,全长 2 30 kb,c 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肺癌细胞体外对10种抗癌药的敏感性及方法的可靠性。方法收集人肺癌手术切除的标本20例,用一简单、快速,有一定特异性优点的MTT(3-(4,5)-双甲基-2-唑噻-(2,5)-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法作威猛、足叶乙甙、阿霉素、长春新碱、长春地辛、卡铂、平阳霉素、氟脲嘧啶、环磷酰胺和异环磷酰胺抗癌敏感药物试验。结果患者不同个体之间药物敏感性不同(P<0.01):10种药物平均抑制率以威猛类药物最高(P<0.01),依次为阿霉素、卡铂、足叶乙甙、长春地辛等。敏感药物顺序与临床治疗结果大致相符。结论用MTT法可作肿瘤治疗个案化较为可靠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 5 6例全肺切除治疗肺癌临床经验 ,探讨手术指征的掌握和围手术期及术中处理要点。方法 对 5 6例接受全肺切除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0 .71% (6 /5 6 )。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0 .36 % (4 5 /5 6 )、39.0 2 % (16 /41)和 2 3.33% (7/30 ) ,其中已生存 9年和 13年者各 2例。结论 全肺切除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但如果围手术期及术中处理得当 ,术后酌情辅以放 /化疗 ,仍可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不切肋胸后外侧切口入胸方法的探讨(附12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经肋上缘切开与肋间切开在胸后外侧切口中的运用,寻求不须切除肋骨进行胸后外侧切口的理想方法。方法将经胸后外侧切口进行手术的128例患者分为肋上缘组(n=64)和肋间组(n=64),对比两组开、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等指标。结果肋上缘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肋间组(P<0.01),开胸时间亦短于肋间组(P<0.01),术后VAS评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采用不切肋的胸后外侧切口并紧贴肋上缘入胸,具有进胸快、出血少、手术视野充分、切口缝合简便、肋骨断端无需特殊处理、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广西肿瘤研究所胸外科1985年3月~1988年3月共收治支气管肺癌116例,误诊或延诊占56%,其中医源性占56.1%。位于左上叶38例,占32.8%;左下叶14例,占12.1%;右上叶29例,占25%;右中叶15例,占12.9%;右下叶20例,占17.2%;中央型者42例,占36.2%;周围型者74例,占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术中气管损伤的防治体会(附二例报告)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祝家兴1985年3月至1995年9月,我们做了344例食管癌切除及根治术,其中2例在术中损伤气管膜部,及时修复治愈。结合防治体会介绍如下。例1女性,56岁。胸中段低位食管癌,术后...  相似文献   
8.
从1966年制成软性光导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后,它以独特的功能为广大医生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肿瘤胸外科,纤支镜检查几乎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查诊断及治疗手段。本科自1982年12月至1991年11月施行纤支镜检查1200例,现就其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食管的巨大神经纤维瘤甚为少见,今将我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30岁,教师,已婚,因吞咽困难2年余、加重7个月,而于1986年2月27日入院。患者从1983年冬开始感觉进食吞咽困难,但仍能缓慢进食干饭,至1985年6月后需用水冲下,始能进食干饭。在某县医院服药无效转来本院。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好,肺无哕音、心脏各瓣膜区无杂音,偶有期外收缩。腹软,肝、脾未触及,X线钡餐造影摄片见心右缘旁有弧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