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儿童颅咽管瘤手术病例56例。分别采用经翼点入路28例(50%)、经额下入路14例(25%)、经前额纵裂入路6例(10.7%),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5例(8.9%),皮层造瘘入路3例(5.3%)。结果:全切除+次全切除38例(67.9%)、大部切除17例(30.4%),围手术期死亡1例(1.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血电解质紊乱及癫痫。结论:恰当地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是影响颅咽管瘤复发及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显微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及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儿童颅咽管瘤手术病例56例。分别采用经翼点入路28例(50%)、经额下入路14例(25%)、经前额纵裂入路6例(10.7%),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5例(8.9%),皮层造瘘入路3例(5.3%)。结果:全切除+次全切除38例(67.9%)、大部切除17例(30.4%),围手术期死亡1例(1.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血电解质紊乱及癫痫。结论:恰当地选择手术入路、术中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是影响颅咽管瘤复发及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动脉瘤性SAH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发现的动脉瘤性SAH相比较。方法:对同期发现的非动脉瘤性SAH44例与动脉瘤性SAH14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入院时的意识状况、Hunt and Hess分级、CT表现、3D-CTA或DSA检查、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情况进行比较,总结非动脉瘤性SAH的临床特点。结果:非动脉瘤性SAH与动脉瘤性SAH相比临床过程、影像学表现、并发症发生几率及预后等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非动脉瘤性SAH尤其是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SAH是SAH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过程轻微,并发症少且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邵星博  关俊宏  曲圣涛 《西部医学》2022,34(8):1204-1208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疗效,为临床实际工作中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提供手术策略方面的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20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三个神经外科病房收治的70例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部病例根据开颅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术、单侧或双侧手术、一期或分期手术、处理责任动脉瘤或处理全部动脉瘤进行分组。通过对术后GOS评分、术后再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等预后指标对比分析不同手术策略下的治疗效果。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介入栓塞术的临床疗效好于开颅夹闭术,处理全部动脉瘤临床疗效好于只处理责任动脉瘤;手术侧别、手术分期对预后的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unt Hess评分及术式的选择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多发动脉瘤的治疗,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处理明确诊断的多发动脉瘤时应尽可能处理全部动脉瘤,对于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应遵循一定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微小RNA-134(miRNA-134)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在侵袭、迁移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人工合成miR-134 mimic瞬时转染脑胶质瘤细胞系U87,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细胞miR-134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U87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U87细胞株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定量荧光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水平。统计学数据处理釆用SPSS 19.0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思。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90%以上,实时定量荧光PCR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的空白对照组(control)及空白转染组(Mock)比较,miR-134转染组的miR-134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可达到对照组的5~6倍(P0.05);MTT实验结果表明miR-134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同时Transwell实验也显示miR-134转染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实时定量荧光PCR及Western blot分析MMP-3表达情况发现,过表达miR-134可以明显减少MMP-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miR-134能够抑制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3的表达有关,提示miR-134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髓母细胞瘤的CT 及MRI表现分析,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并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方法:对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母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 CT 和/或 MRI检查.结果: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常见于小脑蚓部;成人髓母细胞瘤少见,多见于小脑半球.CT 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多强化明显.MRI扫描 T1 加权像呈低或等信号,T2 加权像呈略高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明显.结论:髓母细胞瘤有特定的发生部位、年龄及影像学特征性;仔细分析CT和 MRI表现,可做出准确的术前诊断并指导制定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3D-CTA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的3D-CTA诊断价值和开颅动脉瘤颈夹闭和(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3D-CTA确诊的颅内多发动脉瘤临床资料,36例采用开颅动脉瘤颈夹闭和/或血管内栓塞治疗,一期单侧翼点入路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18例,双侧翼点或翼点+前纵裂入路动脉瘤颈夹闭术6例;二期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3例;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4例;单纯血管内栓塞术5例。手术夹闭动脉瘤颈64个,血管内栓塞14个,11个动脉瘤未予处理。结果39例共发现动脉瘤89个,其中2个动脉瘤30例,3个动脉瘤7例,4个动脉瘤2例;31例术后复查3D-CTA,其中30例显示动脉瘤夹闭良好或完全栓塞,1例动脉瘤颈夹闭不全术后一个月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再次开颅手术夹闭,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至7年,按GOS预后分级,良好29例,轻残5例,重残2例,死亡3例均因动脉瘤再次破裂未处理。结论3D-CTA可靠、快捷、安全,可作为颅内多发动脉瘤的首选诊断方法,开颅动脉瘤颈夹闭和/或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垂体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内分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结果。结果头部MRI检查显示14患者垂体均存在不同程度增大,信号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14例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均正常,14例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升高,9例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14例患者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随访12个月,头部MRI显示增大的垂体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内分泌学检查均恢复正常。结论MRI检查可有效诊断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垂体增生,确诊应结合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以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结果,正确诊断可避免不必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鞍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6例鞍区脑膜瘤患者,就其临床资料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Simpson Ⅰ、Ⅱ级肿瘤全切除,7例SimpsonⅢ级肿瘤次全切除.术后颅内高压症状均得到缓解.26例有视力、视野障碍者,改善22例,无变化4例;8例有垂体内分泌功能障碍者,改善6例,无变化2例.术后早期出现尿崩症和电解质代谢紊乱20例,同侧动眼神经功能障碍5例,对侧肢体瘫痪3例.肿瘤次全切除的7例患者中有5例术后行伽玛刀放射治疗.术后随访(26.32±3.71)个月,尿崩症痊愈17例,动眼神经功能障碍恢复4例,肢体活动障碍恢复2例.有6例肿瘤复发,其中4例再次手术治疗,另外2例行伽玛刀放射治疗,效果均良好.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鞍区脑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及产褥期出血性脑卒中(hemorrhagic stroke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puerperium,HSPP)的头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3D-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4年6月至2007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7例HSPP,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7例患者发病后均行CT检查,行MRI检查1例,3D-CTA检查2例,DSA检查4例。结果 CT表现基底节或脑叶局部高密度影6例,双侧外侧裂少量高密度充填影1例。1例MRI表现T1WI等高混杂信号、T2WI低混杂信号;1例3D-CTA呈现左顶高密度不规则血管团,另1例3D-CTA正常。4例DSA证实3例脑血管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1例正常。3D-CTA检查结果与DSA相符。头部影像学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1例,基底节区脑出血2例,脑叶出血4例;病因为AVM破裂出血4例,依据DSA诊断3例,依据CT表现及既往病史诊断1例。结论头部CT及MRI是诊断HSPP的首选手段,3D-CTA及DSA有助于病因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