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5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Fa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缺血再灌注脑神经组织的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和显微图象分析方法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Fas mRNA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海马未见Fas mRNA阳性表达;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6 h,12 h,24 h,48h,72 h)海马Fas mRNA明显过表达;注射CGRP后海马区Fas mRNA阳性表达细胞平均光密度值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经颈动脉注入外源性CGRP下调缺血神经元Fas mRNA的表达,可能是外源性CGRP对缺血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P53蛋白表达的影 响,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 脉阻塞(MCAO)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显微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P53蛋白的表达。 结果 假手术组海马和顶叶内未见P53阳性细胞,脑缺血再灌注组阳性细胞明显增多,注射CGRP后P53阳 性细胞平均灰度值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结论 CGRP下调缺血神经元P53蛋白的表达,可能 对缺血神经元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生长因子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2/07在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实验室进行,取清洁级8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抽签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每组10只。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2h后再次麻醉大鼠,直视下轻轻拔出栓线约10mm以实现再灌注。缺血再灌注组缺血2h后经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mL;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缺血2h后经腹腔注入2mg/L降钙素基因相关肽0.5mL和1000U/mL神经生长因子0.5mL,1次/d,连续10d,第一次给药均在缺血再灌注后15min内完成。假手术组分离血管,不插栓线、不注射药物外,其余皆同于两组动物。按照ZeaLonga5级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选取评分为1,2和3分的动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变化,比较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间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结果:实验过程中缺血再灌注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分别有3只和2只大鼠缺血再灌注后不符合模型判断标准,其余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10d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Morris水迷宫的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比假手术组大鼠长(P<0.0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大鼠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明显比缺血再灌注组缩短(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穿越原平台位置水域的次数明显比假手术组大鼠少[(1.79±0.39),(4.30±0.73)次/min,P<0.0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大鼠穿越原平台位置水域的次数明显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多[(3.16±1.03),(1.79±0.39)次/min,P<0.01]。结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生长因子能显著改善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后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说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生长因子对缺血神经元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反转录病毒介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对C6胶质瘤的抗瘤效应,从而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方法将重组TNF-α反转录病毒载体PLJ+TNF转染大鼠C6胶质瘤细胞,ELISA法检测该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MTT法检测体外增殖能力;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大鼠右股内侧接种转基因2×106 C6细胞,对照组同法同部位接种未转基因C6细胞,常规饲养5周,每周测量肿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比较两组皮下肿瘤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6胶质瘤细胞与C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转基因前后TNF-α分泌情况1×106个C6细胞体外培养24 h每毫升上清液分泌TNF-α(2.42±0.76)u;1 ×106个C6胶质瘤细胞体外培养24 h每毫升上清液分泌TNF-α(17.53±2.31)u,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动态TNF-α检测显示转基因C6细胞能稳定地表达高水平的TNF-α;大鼠皮下接种肿瘤细胞5周后,实验组3只未见肿瘤生长,其余肿瘤直径为(1.5±0.3)cm,对照组肿瘤直径为(2.4±0.2)cm,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TNF-α基因转染大鼠C6胶质瘤细胞后能持续分泌高水平的TNF-α,对大鼠C6胶质瘤皮下肿瘤具有明显的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动脉瘤性SAH的临床特点并与同期发现的动脉瘤性SAH相比较。方法:对同期发现的非动脉瘤性SAH44例与动脉瘤性SAH147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入院时的意识状况、Hunt and Hess分级、CT表现、3D-CTA或DSA检查、并发症以及预后等情况进行比较,总结非动脉瘤性SAH的临床特点。结果:非动脉瘤性SAH与动脉瘤性SAH相比临床过程、影像学表现、并发症发生几率及预后等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非动脉瘤性SAH尤其是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SAH是SAH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过程轻微,并发症少且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小RNA-134(miRNA-134)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在侵袭、迁移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人工合成miR-134 mimic瞬时转染脑胶质瘤细胞系U87,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细胞miR-134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U87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U87细胞株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定量荧光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水平。统计学数据处理釆用SPSS 19.0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思。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90%以上,实时定量荧光PCR结果显示与未处理的空白对照组(control)及空白转染组(Mock)比较,miR-134转染组的miR-134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可达到对照组的5~6倍(P0.05);MTT实验结果表明miR-134转染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同时Transwell实验也显示miR-134转染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5);实时定量荧光PCR及Western blot分析MMP-3表达情况发现,过表达miR-134可以明显减少MMP-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miR-134能够抑制胶质瘤U87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3的表达有关,提示miR-134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三维CT血管造影术(3D-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9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全部行3D-CTA检查,其中阴性病例再行DSA检查,对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病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345例经3D-CTA检查阳性中检出动脉瘤365个,75例阴性病例中DSA证实仅有3例漏诊。348例动脉瘤患者共检测出动脉瘤368个,术中见动脉瘤位置及瘤体、瘤颈和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与术前3D-CTA显示一致。术后病人3D-CTA随访,与术前比较,动脉瘤均夹闭完全、确实。结论3D-CTA是一种方便、可靠、快捷的诊断方法,可以作为颅内动脉瘤破裂诊治的首选影像检查。并且在术中及术后复查随访研究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男,45岁,以心前区憋闷2小时,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加高铡壁心肌梗塞并发双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加左前分支),频发室性早搏,于1990年元月19日入院。当时BP12/9.4KPa(9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律整齐,早搏5一8次/分,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及病理性杂音,颈静脉无怒张,肝脾未触及,双下肢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伽玛刀单一靶点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安全性,以期为改善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提供干预方向。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07/2003-06本院接受伽玛刀治疗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3例,其中男31例,女42例,年龄35~79岁,平均61岁。病程1.5~29年,平均4.5年。所有的病例均设置单一靶点治疗,靶点部位选择在三叉神经入桥脑处,中心剂量70~90Gy,准直器为4mm。结果:伽玛刀治疗后全部患者在24h出院,出院后随访时间6~68个月不等,平均随访时间36.7个月。术后18例显效(24.7%),46例有效(63%),9例无效(12.3%)。症状缓解时间为2周~6个月,平均为3.5个月。治疗后症状复发6例,给予二次治疗,3例症状缓解,3例症状无变化。治疗后出现头痛呕吐反应3例,全部于1周后消失;面部麻木7例,无咀嚼肌运动障碍及角膜发干或溃疡发生。结论:伽吗刀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能显著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快速消退的临床特点及可能机制。方法对1996年9月~2006年9月收治的19例快速自行消退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11例。女8例;年龄4个月~14岁,平均6.5岁。入院时GCS评分9~15分,均于伤后3h内CT证实为急性硬膜下血肿,血肿量约10~30ml。经保守治疗。头颅CT动态观察。血肿于伤后12h内消退者9例,~24h者6例,~72h者4例。结论脑脊液经撕裂的蛛网膜冲洗血肿.使之得以稀释扩散及重新分布,导致急性硬膜下血肿快速消退。脑血管搏动的去纤维化作用、颅骨骨折伴硬脑膜撕裂、颅缝与囟门未完全闭合、适当增高的颅内压等也有助于血肿快速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