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逆其证而治的特点决定了治法往往是相反成对的,基于治法而言的药性也可以相反而分的。现将相反药性配伍由"相反相成法"更名为"相反药性并用法",论述了此法的内涵及6种代表形式:补泻并用、寒热并用、升降并用、散收并用、动静并用、燥润并用。分析经方、时方及古今医案发现,除药味数极少的方剂外,"相反药性并用法"是普遍存在的,相反药性药物的药效并不互相抵消,而是互相制约,并行不悖,各奏其效,方剂中体现此法的形式越多,临证中运用的范围越广,且此法涵盖12种基本治法而尤显重要。因此,临证中应当主动运用此规律审查处方配伍,一般而言,至少需要兼顾6种形式之一而避免单一药性组方,且需根据病证协调相反药性在处方中的整体用药比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介绍吻合血管的骨间背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方法和经验.方法 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对29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行术前彩色B超定位,术中采用不携带深筋膜的骨间背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吻合骨间背动脉与指固有动脉、皮下浅静脉与指背静脉,并可吻合骨间背静脉及手指掌侧静脉.结果 术后27例皮瓣存活,随访6~ 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比较满意;2例皮瓣出现静脉危象,1例完全坏死,1例部分表皮坏死.结论 吻合血管的骨间背穿支皮瓣是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游离母趾甲皮瓣嵌合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10只新鲜成人尸体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后进行解剖。系统观测母趾和第2趾动、静脉分布规律,测量血管长度及直径;模拟游离踇趾甲皮瓣嵌合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的术式设计。 结果 第1跖背动脉在第1趾蹼深层发出2分支:踇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和第2趾胫侧趾底固有动脉。踇趾腓侧趾底动脉血管(分叉至进入皮瓣)长度(1.82±0.12)cm,直径(1.08±0.06)mm;第2趾胫侧趾底动脉血管(分叉至近侧趾间关节)长度(0.90±0.16)cm,直径(0.82±0.13)mm。静脉分深浅两层,第1、2趾背侧浅静脉汇流入足踝内侧的大隐静脉。模拟再造拇指相互环绕的血管蒂无卡压。 结论 母趾、第2趾动、静脉血管可保障母趾甲皮瓣、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血供,模拟再造拇指相互环绕的血管蒂无卡压;适合设计游离母趾甲皮瓣嵌合第2趾骨复合组织瓣再造拇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在不同时间断蒂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创面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6~30个月,按皮瓣断蒂时间分为四组。其中A组断蒂时间14~21d共33例,B组断蒂时间22~28d共27例,C组断蒂时间29—35d共22例,D组断蒂时间〉35d共23例。术后对皮瓣成活率、伤口感染率、肩关节功能恢复、手功能恢复、皮瓣质地、恢复伤前活动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四组皮瓣全部存活,皮瓣质地与手功能恢复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肩关节功能1周恢复率(97.0%,32/33)高、伤口感染率(39.4%,13/33)低、恢复伤前活动时间[(6.2±0.8)周]短,与B、C、D组的74.1%(20/27)、59.1%(13/22)、17.4%(4/23),63.0%(17/27)、81.8%(18/22)、100.0%(23/23),(8.1±1.6)、(9.7±2.2)、(10.5±1.6)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腹股沟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在术后14-21d断蒂存活良好,合并症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手部中小面积皮肤缺损临床上较多见,多伴有骨及肌腱等重要组织的外露,修复创面有很多方法[1].1983年,国内李吉等通过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提出上臂外侧皮瓣可供游离移植.由于该皮瓣不牺牲前臂主要血管,因此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6].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们应用上臂外侧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23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胶体金法(GIC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梅毒抗体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对8977例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受检者血清标本,分别同时用GICA、ELISA、TPPA法进行平行检测。以确证试验TPPA法为参照,分别比较两种方法对梅毒检测的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发现,GICA法检测阳性率0.47%,敏感性97.67%,特异性100%;ELISA法检测阳性率0.48%,敏感性100%,特异性1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CA法和ELISA法均可以作为大批量体检梅毒筛查的可靠方法,GICA法比较适合于基层实验室使用。ELISA法适合于仪器设备比较完备的实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8.
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提供系统翔实的解剖学依据。方法14只新鲜成人尸体手标本,灌注红色乳胶,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手背和2~5指指背血管的走行、分布、吻合情况及外径。结果手指近、中节每侧各有1~7支间接背侧皮支,2~8支背侧皮支。手指近节中段、近节远段、中节近段或中段每侧较为恒定的存在一支较粗大的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皮支平均外径通常≥0.30mm。掌背动脉终末段和远端掌深弓穿支的指背分支在近节指背与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交通。不同节段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在指背外侧缘交互吻合,在指背外侧缘形成一条营养血管链。结论以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的逆行掌指背筋膜皮瓣解剖简单、快捷,旋转弧长,利于修复手指中远节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
10.
游离修薄穿支皮瓣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游离修溥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方法 临床应用8例游离腹壁下动脉修薄穿支皮瓣和11例游离股前外侧修溥穿支皮瓣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最大面积为16 cm×10 cm,最小为4 cm×3 cm.通过术前多普勒检查和术中皮瓣有限切开,尽量选取直接皮支型穿支设计皮瓣.皮瓣切取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保护穿支血管,将皮瓣均匀一致的充分修薄,仅保留真皮下2~3mm厚脂肪颗粒. 结果 有2例皮瓣术后早期呈暗红色,经活血、抗凝或高压氧治疗,最终皮瓣全部成活.19例皮瓣中有2例穿支是筋膜皮支型,皮瓣蒂部仍有局部臃肿.其余皮瓣随访4~16个月,皮瓣质地薄而柔软,外形满意,无需二次手术修薄皮瓣. 结论 修薄穿支皮瓣质地溥而柔软,外形美观,切取复杂费时,成活面积较小,适合于修复重要美观部位的中、小面积创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