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鸦胆子油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方法:采用静态法测定了鸦胆子油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建立了BP神经网络对鸦胆子油溶解度进行模拟. 结果:该网络能较好地模拟预测鸦胆子油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及揭示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数患者若及时治疗,临床康复效果较好,但亦有部分患者因错失最佳治疗时间,或由于治疗措施不当,或患病部位较深,虽经积极治疗,但仍留有较严重的面神经损伤症状,常被称之为顽固性面瘫,或为"难治性面瘫"、"重症面瘫"等。  相似文献   
3.
注射用鸦胆子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与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发欢  雷华平 《中药材》2006,29(4):383-387
研究注射用鸦胆子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考察了萃取和分离条件对鸦胆子油收率和品质的影响,探讨了萃取和分离压力等对鸦胆子油酸值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鸦胆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质量评价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工艺萃取的鸦胆子油各项指标均符合注射用精制鸦胆子油质量标准。该研究充分显示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用于中药提取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微乳体系及其萃取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华平  葛发欢 《中药材》2004,27(4):294-296
本文介绍超临界CO2体系微乳的研究进展情况,对微乳形成原理、表现活性剂的选择、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于天然产物萃取分离等作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非手术治疗目前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文献,表明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牵引、针灸、推拿、运动疗法及综合疗法,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种保守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是治疗方法选择的发展趋势。同时发现基础研究和机制研究较少,且评定标准也不尽一致,难以全面客观的评价各种疗法的优劣,故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失眠、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进而引起疲劳感、全身不适、反应迟缓、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1]。针灸治疗失眠安全有效,传统针法多循正经取穴,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临床报道显示,非正经穴位在失眠治疗中的运用也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7.
药剂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着眼于以理论知识为载体、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主导,进行实践性教学,方能取得良好效果。在药剂学的实验教学中,针对本院现实条件,本院药学教研室进行了实验改革,对实验的时间安排和方案设计进行了改进,建立了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射频温度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80例,在C型臂X线机定位下行射频温控热凝术,两组分别逐渐升温至75℃(38例,Ⅰ组)和85℃(42例,Ⅱ组)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P〈0.05);1年后I组和Ⅱ组优良率分别为89.5%(34/38例)和97.6%(41/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有3例复发,Ⅱ组未见复发。结论85℃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效果较75℃佳,且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不同穴位组合针刺对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女性更年期失眠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3组,交通心肾组(32例)取穴心俞、肾俞、四神聪、神门、三阴交;针刺跷脉组(32例)取穴照海、交信、申脉、仆参;耳穴刺激组(32例)取穴耳神门及耳迷走神经分布区敏感点,6天为一疗程,各组针刺4个疗程结束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法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法对失眠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睡眠潜伏期(SL)、快波睡眠潜伏期(RL)以及睡眠效率(SE)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耳穴刺激组SL[(40.08±16.54)min]和觉醒次数AT[(4.87±2.64)次]较其他两组[SL(50.36±18.47)min、(54.87±20.92)min,AT(5.98±2.11)次、(6.13±3.04)次]显著改善(均P0.05),慢波睡眠的S3+4比例也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显示,耳穴刺激组睡眠质量(0.78±0.12)显著优于针刺跷脉组(1.32±0.29),而总积分(4.34±1.43)则显著优于交通心肾组(7.48±3.09);耳穴刺激组愈显率[68.8%(22/32)]显著高于交通心肾组[53.1%(17/32)](均P0.05)。结论:耳穴刺激比交通心肾针法和针刺跷脉法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萃取白芷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祖金  雷华平  葛发欢 《中药材》2005,28(8):661-66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分离白芷挥发油.利用气相-质谱联机技术分析超临界CO2萃取的白芷挥发油,共分离出73个组分,对其中的41个进行了鉴定.超临界CO2萃取白芷挥发油,操作温度低,可大量保存对热不稳定及易氧化的挥发性成分,产品外观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