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多瘤抑制基因P^16和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在正常胃、慢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以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m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P^16CyclinD1在不同胃粘膜病变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正常胃粘膜P^16阳性率为90.9%,CyclinD1为阴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的P^16阳性率分别为87.1%、78.6%、37.5%、26.25%,CyclinD1的阳性率依次为16%、21%、56%、73.75%,癌组织与正常胃粘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16的阳性率与肿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CyclinD1与癌分化无明显相关性。胃癌有淋巴结转移者的P^16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CyclinD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随访2年,80例胃癌患者中13例死亡,均为P^16阴性、CyclinD1阳性者。胃癌中P^16与CyclinD1两种基因变化与胃癌的形成关系密切;随病变加重,P^16缺失率增加,CyclinD1阳性率增加,两者可单独或协同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其反向表达趋势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互抑制机制。多基因异常病例易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合并结核菌感染时的肝功能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每年全世界约有 1千万结核 (TB)新发病例 ,约有 3百万人死于结核病 ,是单因素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病毒感染之一 ,全世界约有 3亿 ,我国HBV感染率为 10 %~15 % ,因此相当一部分人有HBV、TB菌混合感染。在长达6~ 8个月抗TB治疗过程中 ,其主要副作用为肝损害。为此 ,我们对混合感染时抗TB治疗肝组织损害发生率、肝组织病理情况和HBV标记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80例近 3年TB菌感染病例 ,其中肺结核 5 0例 ,肠结核 12例 ,结核性腹膜炎 8例 ,…  相似文献   
3.
正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地贫)是一种遗传性恶性贫血疾病,目前临床实验室主要检测类型包括3种α缺失(--(SEA)/αα,-α~(3.7)/αα,-α~(4.2)/αα)、3种点突变(α~(CS)α/αα,α~(QS)α/αα,α~(WS)α/αα)和17种常见β地贫[-28、-29、-30、-32、CD14-15、CD17、CD26(βE)、CD27-28、CD31、CD41-42、CD43、CD71-72、IVS-Ⅰ-1、IVS-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氧环境下生长分化因子-5 (GDF-5)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自组装”形成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分离培养hBMSCs,流式细胞学方法鉴定。将hBMSCs用含100 ng/mL GDF-5软骨诱导液(CM)分别在低氧(A组)和正常氧(B组)环境下诱导培养3周,RT-PCR检测Ⅱ型胶原和Aggrecan表达情况。将A、B两组hBMSCs消化后,按一定密度接种于2%琼脂糖包被的24孔板,在不同氧浓度下CM继续诱导3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Ⅰ、Ⅱ型胶原表达,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葡萄糖胺聚糖(GAG)表达。结果 hBMSCs呈梭形漩涡状生长,高表达CD44、CD29,不表达CD45分子。诱导5d后A组细胞较B组明显增殖,诱导10dA组细胞体积较B组小。含GDF-5的CM诱导hBMSCs 3周后,Ⅱ型胶原和Aggrecan mRNA表达阳性,A组Ⅱ型胶原和Aggrecan表达量较B组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F-5诱导hBMSCs可“自组装”形成一定形状大小类软骨样组织,A组Ⅱ型胶原表达较B组增加,A组Ⅰ型胶原表达量下降,B组表达阳性;A组甲苯胺蓝染色异染加深。结论 低氧促进GDF-5诱导hBMSCs向软骨分化,低氧环境下GDF-5诱导软骨分化的hBMSCs“自组装”形成的工程化软骨更具有软骨表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计算机导航辅助下和传统方法进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膝关节下肢力线和假体位置. 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计算机导航组(导航组)和传统方法组(传统组),每组 30例.导航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9.2±8.3)岁,术前患者下肢力线平均偏差9.4°±5.3°;膝关节骨关节炎分级:Ⅲ级12例,Ⅳ级18例.传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71.9±8.1)岁;术前患者下肢力线平均偏差8.9°±4.8°.膝关节骨关节炎分级:Ⅲ级17例,Ⅳ级13例.均采用同种产品的TKA,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比较两组患者膝外翻角、冠面和矢状面的假体组件角度和手术时间. 结果 导航组髋-膝-踝角平均偏差角度(0.7°±0.2°)小于常规组(1.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2,P=0.000).导航组额面股骨部分角平均偏差角度(1.5°±0.4°)小于传统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3,P=0.017).导航组额而胫骨部分角(1.4°±0.5°)平均偏差角度小于传统组(1.5°±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6、P=0.116).导航组侧面股骨部分角(7.3°±0.4°)和侧面胫骨部分角(2.5°±0.2°)平均偏差角度均小于传统组(9.5°±0.4°、4.5°±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平均手术时间比传统组延长15~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3,P=0.008).结论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TKA与传统方法相比,下肢力线和假体组件的位置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激素联合脂多糖诱导早期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效果。方法键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5只)和对照组(5只)。实验组连续2d每日静脉注射脂多糖10μg/kg.再连续3d每日肌肉注射甲泼尼龙20mg/kg;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5周后行CT扫描所有兔髋关节.并随机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兔各4只.行显微CT扫描股骨近端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CT扫描显示实验组兔股骨头有不同程度的骨密度不均匀。显做CT显示骨质疏松和软骨下骨囊性化.周围可见硬化骨。组织学切片见骨细胞陷窝空疏、脂肪细胞增多及部分血管俭塞。结论激素联合脂多糖能安全便捷地诱导兔早期股骨头坏死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38例45髋,男18例22髋,女20例23髋;年龄24~74岁,平均42.5岁。股骨头坏死28例31髋(Ficat分期均为Ⅱ-Ⅲ期),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7例11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2例2髋,创伤性髋关节炎1例1髋。患者均为首次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均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术前均存在严重髋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且1年以上保守治疗无效。术前VAS评分6—10分,平均(8.21±1.25)分;术前Harris评分30~45分,平均(36±7.85)分。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髋假体(metal on metal suvface arthroplasty,MMSA)进行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VAS评分改善至0~4分,平均(1.52±1.16)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2,P〈0.01)。术后Harris评分增至84—98分,平均(93±5.25)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9,P〈0.01)。其中优39髋,良6髋,优良率100%。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年轻患者和对运动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的近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大鼠股骨近端组织学、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及其受体表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96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地塞米松剂量5 mg/kg组(L组)、10 ms/ks组(M组)、15 ms/kg组(H组).各组分别于用药后2、4、6、8周对股骨近端1/3骨质进行组织学、BMP-2及其受体表达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实验组骨小梁/髓腔面积比、皮质/髓腔面积比、骨形态发生蛋白Ⅰ型受体(BMP-R T)的含量均随用药时间的增加以及剂量的增加而降低,均低于C组.空骨陷窝计数和凋亡细胞计数则有随用药剂量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L组的BMP-2平均染色面积百分比和BMP-2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在2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后降低,至8周时已明显低于对照组;M组和H组2周时接近正常水平,4、6、8周逐渐降低至较低水平.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可以显著降低股骨近端的骨质质量;激素对股骨近端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并分析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在软骨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规律;通过细胞培养观察FGF基因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生长特性的影响. 方法用基因芯片技术建立妊娠胎鼠肢芽软骨发育过程的基因表达谱,分析MAPK信号通路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rGF)在软骨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规律.构建bFGF质粒并转染至培养的BMSCs中,用MTT法、免疫组织化学、HE染色、RT-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FGF基因转染BMSCs的效果及产物表达. 结果 MAPK信号通路中的FGF在软骨发育过程中的软骨形成关键期表达显著上调,并启动MAPK信号通路,促进软骨形成.bFGF基因转染的BMSCs生长活力较强,可以保持2周以上;HE染色显示细胞增殖旺盛,胞核深染;RT-PCR表明有bFGF的基因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FGF表达量高. 结论 FGF能够启动MAP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软骨彤成.bFGF质粒转染BMSCs后可促进BMSCs的增殖,细胞有向软骨细胞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叶树楠  杨述华  许伟华  杨操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221-7223,i006
目的:研究以转铁蛋白一多聚乙烯亚胺(transferririn-polyethylenimine.Tf-PEI)为靶向性载体,体内转染小鼠白细胞介素12(murine interleukin-12,mIL-12)基因治疗小鼠骨肉瘤模型的疗效。方法:分别以PEI和Tf-PEI为载体,将mIL-12基因导人体外培养的小鼠骨肉瘤细胞,并观察游离转铁蛋白对Tf-PEI转染效率的影响。建立小鼠骨肉瘤动物模型,在荷瘤部位将Tf-PEI包裹mIL-12基因直接注入肿瘤中,检测此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和小鼠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活性。结果:Tf-PEI组mIL-12蛋白表达效率显著高于PEI组(f=38.15,P&;lt;0.001)。游离转铁蛋白可显著抑制Tf-PEI组的转染效率(1=44.36,P&;lt;0.001)。在注射有mIL-12基因的肿瘤组织中,小鼠IL-1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为(72&;#177;5)ng/L(F=3.449,P&;lt;0.001),小鼠脾细胞:NK,CTL活性增强(t=5.04,t=6.13,P&;lt;0.001)。结论:Tf-PEI是一种高效率的肿瘤靶向性基因转染载体,它可以成功的将mIL-12基因导入小鼠骨肉瘤模型,mIL-12基因治疗可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