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痰瘀互结证与胰岛素、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等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探讨痰瘀互结证在代谢综合征辨证施治中的重要性,为中医辨证代谢综合征寻找客观依据。方法:共收集代谢综合征患者54例,根据辨证分为痰瘀互结型(25例)和非痰瘀互结型(29例)两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胰岛素、CRP、TNF-α、血脂等,分析上述指标与MS痰瘀互结辨证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血清胰岛素、CRP、TNF-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代谢综合征患者两组比较,痰瘀互结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CRP、HOMA-IR均高于非痰瘀互结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代谢综合征痰瘀互结证与FIns、HOMA-IR、CRP、TNF-α、TG之间有直接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痛风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总结痛风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收集痛风患者年龄、病程、BMI指数、证型、合并症等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要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痛风中医证型分5型,其中湿热蕴结证比例最高(41.9%)。年龄在不同证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BMI指数在不同证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嘌呤饮食嗜好者(63.9%)、家族史(24.4%)、饮酒史(18.6%)三者在不同证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合并高脂血症50例(29.1%),合并高血压24例,高血糖9例。三高在不同证型的分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湿热蕴结证是岭南地区痛风常见证型:5种证型均离不开湿、热、瘀、虚的病机特点。同一患者随着病程增加,BMI指数改变,均可引起病机的变化,证型随之变化。临床重视痛风合并症有助于判断病机发展及证型规律,在治疗原发病同时也能对其合并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对其用药时间进行分析,了解目前此药治疗AS的现状,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2009年3月至2014年4月期间应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45例AS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纳入研究的AS患者共45例,其中男42例,女3例。对所有患者用药疗程进行分析,36例已停药,半年停药患者数为22例,占停药组总患者数的61.11%;1年内停药患者11例,占停药组总患者数的30.56%,2年内停药患者2例,占停药组总患者数的5.56%;2年后停药的患者1例,占停药组总患者数的2.78%。未停药组9例中最少使用次数为3次,最长使用次数为25次。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患者在经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后BASDAI评分明显下降(P<0.01),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廓活动度在治疗6周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的36例患者中,具体停药原因如患者经济条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其他因素中,以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结论英夫利昔单抗治疗AS起效快、疗效好,维持治疗可获得长期缓解,半数患者在治疗半年后选择停药,阻碍其使用的是其高昂的价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7月来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46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英夫利昔单抗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采集相关数据,根据所采集的数据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采用英夫利昔单抗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共41例患者在2~4周内临床症状有了明显好转,5例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控制。反映AS患者生存质量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健康自我认识4个方面在注射英夫利昔单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发现,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而且药物见效较快,药效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较少。说明生物制剂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剑勇  谢静静  张薇  肖语雅 《中医学报》2016,(10):1556-1558
目的:分析痛风泰颗粒剂对Toll样受体基因TLR2、TLR3的调控作用,进而为解释该药物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痛风大鼠造模,获得原代炎性关节滑膜细胞。其次,将15只正常的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戴芬溶液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痛风泰颗粒组,制备5种含药血清。最后,分别用上述5种血清刺激培养的炎性关节滑膜细胞,8 h后检测5组细胞TLR2和TLR3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经过不同条件的刺激后,TLR2基因只有中剂量痛风泰颗粒组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总体趋势不明显;TLR3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任何趋势及表达差异(P0.05)。结论:Toll样受体基因TLR2和TLR3可能并不是痛风泰颗粒剂治疗痛风的关键基因,更有价值的靶基因或调控因子有待于被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祛斑养阴颗粒剂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将80例SLE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药组40例予祛斑养阴颗粒剂和西药常规方案治疗,西药组40例予西药常规方案治疗,在入组时即对患者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调查,治疗后观察病情改善状况、SF-36 QOL问卷调查和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