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脑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既往结构影像学研究表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不仅可见大脑灰质的明显萎缩,而且还伴有白质异常,集中体现为白质的萎缩和白质神经纤维通路完整性被破坏。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可以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大脑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能延缓或逆转大脑灰质以及白质的萎缩,从而维持认知功能的稳定性。现有的结构影像学研究主要基于结构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或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分别从大脑形态学及大脑白质结构等方面,致力于有氧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结构重塑的影响及其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综述现有的有氧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脑结构重塑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步行能力是日常生活活动的基础,脑卒中患者由于肌张力异常、本体感觉障碍、姿势控制异常等原因,遗留步行功能障碍,导致行走不稳、跌倒风险增加。对偏瘫患者进行步行能力康复训练,是提高其自理能力及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本文就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康复的影响因素及康复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直立不耐受(OI)患儿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后观察其疗效,以探讨系统心理护理对OI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120例OI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儿均遵医嘱给予非药物治疗,如提倡增加水、盐的摄入,以增加血容量,直立训练,物理疗法等,必要时给予β受体阻滞剂、米多君等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儿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儿有效率85.5%高于对照组70.7%。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 P<0.05)。结论系统心理护理可以帮助OI患儿缓解心理健康问题,排除不良刺激因素,增加患儿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可有效改善OI患儿的临床症状,对OI患儿的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心梗后心力衰竭的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缬沙坦组(对照组,n = 71)和沙库巴曲缬沙坦组(试药组,n = 75),随访1年检测患者心脏彩超,血肌酐,血尿素氮,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 结果 ①治疗1个月,试药组患者较对照组NT-proBNP显著下降(P < 0.05),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 < 0.05),纽约心功能分级分布显著改善(P < 0.05);②治疗1年后,试药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 0.01),NT-proBNP及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进一步改善(P < 0.05) 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较缬沙坦对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韩紫岩  熊振宇 《山东医药》2008,48(23):46-46
文献报道,未经治疗的川崎病(KD)患者中20%~25%可并发冠状动脉瘤或扩张,严重者威胁患儿生命.研究证实,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可预防KD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但目前尚未统一剂量.2002年1月~2007年10月,我们观察了不同剂量IVIG预防KD并发CAL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98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病因、临床特征、心律失常类型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感染68例(36.7%)、窒息缺氧32例(32.7%)、先天心脏病10例(10.2%)、电解质紊乱8例(8.2%)、感染性心肌炎6例(6.1%)。期前收缩42例(42.9%);快速心律失常28例(28.6%):室上性心动过速21例,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8例、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MAT)4例;室性心动过速(VT)7例;房室传导阻滞16例(16.3%)。42例期前收缩中有38例经治疗原发病、营养心肌后消失;8例PSVT:1例经刺激迷走神经后复律,2例静推三磷酸腺苷(ATP)后复律,4例给普罗铂酮后复律,4例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3例经给洋地黄药物和美托洛尔后复律,1例死亡。7例VT:2例给利多卡因后复律,1例给普罗帕酮后复律,1例给胺碘酮后复律,1例口服维拉帕米后纠正,2例死亡。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病因以感染和缺血缺氧为主,临床上以期前收缩和快速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多见,无器质性病变的心律失常大多预后良好,有器质性病变的危重心律失常预后较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大蒜素对糖尿病大鼠血糖、C肽及胰岛素B细胞释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模型糖尿病大鼠,并以优降糖作阳性对照组。以大蒜素连续灌胃给药15d。结果 大蒜素对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有明显降低作用,同时能升高C肽含量。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大蒜素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与增加胰岛素分泌、改善受损的胰岛B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K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血管炎综合征,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1967年由日本的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之后引起各国医学界越来越多的的关注。近年来报道显示KD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由于KD病因至今不明,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不尽相同,存在明显的区域流行性和季节性,因此,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应受到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了解开封市及周边地区KD的患病率、分布及流行病学现状,为探索KD的病因及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我院所覆盖的10余个县市的住院KD病例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十几年来,国际上从研究高危儿低血糖对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进展到高危儿高血糖的危害,我院从1992年4月起对高危儿进行常规血糖监测,现将其部分(自1992年4月至1993年4月)测定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3例高危儿中男45例,其中血糖升高24例占53.3%,女48例中血糖升高24例占50%,可见男女高血糖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新生儿21例中血糖升高 15例占 71.4%,其中体重≤2000g 12例中血糖升高9例占75%,体重>2000g.9例中血糖升高6例占 66. 7%,婴幼儿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院后护理干预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A(干预组1)、B(干预组2)、C(对照组)三组患儿出院后建立门诊档案,并定期复查,各组患儿用药情况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A、B两组严格按照医生指导下控制液体摄入量:A组(60—80)mL/(kg·d)、B组(80—100)mL/(kg·d)、C组按自然摄人量(120~150)mL/(kg·d)。三组出院后均采用电话随访或患儿来院就诊的方式,由护士对患儿用药、喂养和护理等方面进行干预,持续半年后对A、B、C三组患儿的心功能情况、再住院率、死亡率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1(A组)半年后心功能≥Ⅱ级发生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组),差异有显著性(χ^2=10.09、P〈0.01,χ^26.65、P〈0.05,χ^2=4.35、P〈0.01);干预组2(S组)心功能≥Ⅱ级的发生率和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5,χ^2=4.37、P〈0.01),而两组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63、P〉0.05)。结论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院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其心功能、降低其住院率及死亡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