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康复治疗学本科教育历经了2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随着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以及人民群众对康复服务需求的与日俱增,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符合现阶段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需求。临床胜任能力的优劣是衡量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联合针康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方法:76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8例,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康法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康法联合芒针透刺治疗,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上肢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与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及GA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MA评分、MBI评分、SS-QOL评分及GAB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对各项评分及血清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愈显率为75.68%(28/37)、总有效率为97.30%(36/37),明显优于对照组愈显率45.95%(17/37)及总有效率86.49%(3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透刺联合针康法能有效降低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效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临床设计切取母趾腓侧趾背动脉蒂甲床瓣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选用15只(左侧6例,右侧9例,男性11例,女性4例)新鲜足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测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的起始、走行及分布规律和特点。 结果 母趾腓侧趾背动脉均存在,根据其起源分为:Ⅰ型,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由第1跖背动脉内侧发出9例,占60.00%,起始处直径(1.21±0.34)mm;Ⅱ型,母趾腓侧趾背动脉在近节趾骨由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内侧发出3例,占20.00%,起始处直径(1.13±0.26)mm;母趾腓侧趾背动脉由第1跖背动脉与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在近节趾骨共干发出3例,占20.00%;根据分支优势可分3种亚型:Ⅲa型:第1跖背动脉分支粗大型1例,占6.67%,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直径0.82 mm,母趾腓侧趾底动起始处直径0.53 mm;Ⅲb型: 母趾腓侧趾底分支动脉粗大型1例,占6.67%,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直径0.51 mm,母趾腓侧趾底动脉起始处直径0.71 mm;Ⅲc型: 第1跖背动脉分支与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分支等大型(均细型)1例,占6.67%,分支在第1跖背动脉起始处直径0.41mm,分支在母趾腓侧趾底动起始处直径0.43 mm。所有类型母趾腓侧趾背动脉均延伸入甲床,并有皮支滋养上甲皮及腓侧甲廓。 结论 以母趾腓侧趾背动脉蒂甲床瓣可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该术式具有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切取安全,并有营养神经伴行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指尖离断再植术中断端无直接吻合条件血管的指尖动、静脉的吻合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指动脉分支移位法,指静脉动脉化法,对指尖离断进行再植54例,共61指.结果 61指中成活59指,术后成活率96.7%.经6~18个月随访.术后手指外形和长度与健指相似,两点辨别觉3~6 mm,指甲生长良好.结论 指动脉分支移位及指静脉动脉化的方法,用于指尖断端无直接吻合血管条件的离断再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陈飞  李保龙  高峰  黄刚 《海南医学》2013,24(14):2036-2039
目的 研究神经束植入治疗失神经支配骨骼肌,探讨神经营养药物应用的最佳给药方法.方法 选用雄性大鼠制作左侧胫神经切断动物模型.A组:神经束植入组;B组:神经束植入+左侧腓肠肌注射甲钴胺;C组:神经束植入+腹腔注射甲钴胺;D组:胫神经切断;E组:胫神经切断+左侧腓肠肌注射生理盐水.术后当日开始,B组隔日左侧腓肠肌注射甲钴胺300 μg/kg,C组隔日腹腔注射甲钴胺300 μg/kg,E组隔日左侧腓肠肌注射等渗盐水0.02 ml.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测量小腿三头肌肌肉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和Bcl-2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术后4周及8周,A、B、C三组间小腿三头肌肌肉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和Bcl-2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与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 神经束植入术能有效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靶肌肉给药效果优于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联合常规针刺治疗疼痛期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疼痛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问卷(SF-MPQ)量表、Constant-Murley量表以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Constant-Murley量表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对SF-MPQ量表、Constant-Murley量表、SF-36量表评分及TNF-α、IL-6水平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 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治疗疼痛期肩周炎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炎性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游离髂腹股皮瓣移植修复足趾侧方皮瓣供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首先确定足趾侧方皮瓣切取后供区的面积,于髂腹股设计略大于供区面积的皮瓣,切取皮瓣血管蒂时至少保留1动2静3条血管,皮瓣移植修复后,按移植术后常规处理。结果本组临床应用11例,皮瓣均全部成活,有1例皮瓣术后第2天出现动脉危象,及时处理后恢复血运,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为6~17个月,2例皮瓣臃肿,行皮瓣整形术。所有患者术后行动无影响,外观满意。结论游离髂腹股皮瓣修复足趾侧方皮瓣供区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成活率高,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八段锦锻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两组均给予头穴丛刺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八段锦锻练,每周治疗5 d,2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简式下肢Fugl-Meyer评价量表(FMA-L)、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头穴丛刺联合八段锦锻练可促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运动能力和平衡功能的改善,进一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大鼠模型,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探讨米面干预后大鼠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 30只4周龄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米食组和面食组,对照组饲喂AIN-93饲料,米食组和面食组在AIN-93饲料基础上分别用米粉和小麦粉替换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干预时间4周,试验结束时测定体重及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取大鼠结肠末端粪便进行shotgun宏基因测序。结果 试验结束后各组大鼠体重增长和血糖无明显的组间差异。3组间肠道微生物在物种水平上的α多样性无统计学差异,但是面食组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基因丰度低于米食组;差异分析表明,相较于其他两组,门水平上,面食组疣微菌门相对丰度更高,而拟杆菌更低;在种水平上,面食组富集了噬粘蛋白-阿克曼菌、动物双歧杆菌等有益菌,以及Faecalibaculum rodentium,Intestinimonas butyriciproducens等多种产丁酸菌,而米食组富集了Prevotella copri等;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组间比较显示,米面两组之间主要的差异酶集中在糖苷水解酶家族8,糖苷水解酶家族16,糖苷水解酶家族99和糖基转移酶家族56。结论 以米面作为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焦虑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穴丛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HAMA、SAS、PSQ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MBI评分、SS-QOL评分及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对各项量表评分及BDNF水平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23/29)(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