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溶液介导的减压旋转蒸发法(旋蒸法)、熔融液体介导的熔融冷却法(熔融法)及冷冻干燥法(冻干法)制备了无定形态的盐酸西那卡塞,并考察了制备方法对所制得的无定形物的理化性质(热行为、溶出度、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制备的盐酸西那卡塞无定形物在溶出度和化学稳定性方面无差异,但在热力学行为和物理稳定性上表现出差异:虽玻璃化转变温度(Tg)相似,但转晶温度(Tc)有显著差异(旋蒸法、冻干法和熔融法制备的无定形盐酸西那卡塞的转晶温度分别为135.2、129.6和153.9 ℃);旋蒸法和冻干法所得无定形物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显著优于熔融法制备的无定形物。本研究为筛选无定形物的制备方法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制备空白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粒,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空白白蛋白纳米粒吸附灯盏花素的制备参数。以灯盏花素浓度、空白白蛋白纳米粒浓度、灯盏花素加入量为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载药后粒径的增大量为指标,分别用不同数学模型描述指标与因素间的关系。根据模型绘制效应面,预测最优处方并进行验证。对制得产物的粒径、多分散系数、Zeta电位及体外释药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考察因素与考察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优化处方的预测值和测定值非常接近。最佳制备参数:灯盏花素溶液浓度1.45 mg/mL,空白白蛋白纳米粒混悬液浓度30 mg/mL,前者为后者的2.4倍体积;产物的载药量为6.73%,包封率为80.08%,粒径增加22.7 nm。载药后的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83.4 nm,多分散系数为0.117,Zeta电位为17.95 mV,24 h累积释放率79.19%。本实验成功地将灯盏花素吸附于空白白蛋白纳米粒,并优化了该载药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共晶技术提高黄芩素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混悬液结晶法制备1∶1物质的量比的黄芩素-咖啡因(BE-CA)共晶,以提高BE的溶出度及口服生物利用度。差示扫描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等分析表明所制备的共晶为区别于BE及CA的一种长针状晶体新物质。溶出试验表明BE-CA共晶的溶出度均显著高于BE晶体及其与CA的晶体混合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与BE相比,BE-CA共晶缩短BE及其活性代谢物黄芩苷(BI)的达峰时间(tmax),并显著提高了BE及BI的峰浓度(cmax)及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极大地提高了黄芩素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
与药物晶态相比,无定形态呈长程无序的分子排列,常表现出较高的表观溶解度和溶出度。然而,一些小分子无定形药物在溶出期间会出现聚集成团的凝胶化现象,并表现出显著低于晶体药物的异常溶出行为。本研究旨在考察无定形药物凝胶化与其异常溶出之间的联系,探索凝胶形成的内在机制。通过熔融冷却法制备了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卡维地洛(carvedilol,CAR)和厄贝沙坦(irbesartan,IRB)的无定形态,凝胶形成导致这3种无定形药物的溶出显著低于其晶态,经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表征,所形成的凝胶为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无定形SIM、CAR与IRB的临界凝胶温度分别为8~15℃、25~30℃和45~50℃,无定形CAR与IRB的临界凝胶pH值分别为1和0.25。凝胶形成的机制与无定形药物向过冷液态(作为重要的驱动力)的转变及在酸性条件下质子化引起的自组装密切相关。此外,水对无定形药物的润湿性及药物自身特性的差异也会影响凝胶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定量测定氯诺昔康薄膜衣片的溶出曲线.方法:HPLC法采用Shimadzu VP-ODS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ol·L-1醋酸钠(pH 5.8)-甲醇(52:48),检测波长为379 nm.溶出度测定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法第三法装置.结果:在浓度9.72~22.68 mg·L-1范围内,线性方程为:C=9.562 8×10-5 A 0.100 5,r=0.999 9,3种剂量组的回收率分别为99.68%(RSD 0.48%),100.5%(RSD 0.39%)和100.3%(RSD 0.69%),重复性好,精密度高.3批样品溶出迅速,批间差异小.结论:本法简单,专属性强,可准确用于氯诺昔康薄膜衣片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头孢泊肟酯喷雾干燥纳米混悬剂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对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头孢泊肟酯喷雾干燥纳米混悬剂和市售干混悬剂,以头孢克洛为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其活性代谢产物头孢泊肟的血药浓度;用Kinetica 4.4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头孢泊肟酯喷雾干燥纳米混悬剂与市售制剂的体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一室模型,与市售干混悬剂相比,头孢泊肟酯喷雾干燥纳米混悬剂Cmax、AUC0→8 h和AUC0→∞显著增大,tmax显著减小,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00.6%。结论:将头孢泊肟酯制成喷雾干燥纳米混悬剂显著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水极难溶性的一氧化氮供体药物ZLR-8喷雾干燥乳剂并测定干乳剂中ZLR-8含量。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ZLR-8喷雾干燥乳剂,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ZLR-8在喷雾干燥乳剂中的含量。结果:ZLR-8在10.2~35.8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8;低、中、高3种剂量的回收率分别为100.4%,99.75%,100.7%;RSD分别为0.21%,0.01%,0.66%。3批样品中ZLR-8的平均含量为100.2%,RSD为0.46%。结论:ZLR-8喷雾干燥乳剂的制备方法可行,HPLC法专属性好,能快速、准确测定喷雾干燥乳剂中ZLR-8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复方维生素C银翘双层片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利于维生素C稳定的辅料,采用双层压片工艺制备了复方维生素C银翘片,并对其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稳定性加速试验研究表明,双层片稳定性比市售片有极显著提高(P<0.01),可达到两年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难溶性一氧化氮供体药物ZLR-8大鼠在体肠吸收特征及喷雾干燥乳剂对ZLR-8肠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小肠回流装置,以UV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ZLR-8的含量,计算ZLR-8在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考察ZLR-8浓度、肠循环液pH对肠吸收的影响,并对ZLR-8混悬液与ZLR-8喷雾干燥乳剂的肠吸收进行比较。结果: 以喷雾干燥乳剂给药,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1 h后对ZLR-8的吸收百分率分别为(23.54±1.40)%,(15.95±0.09)%,(12.30±0.74)%,(3.98±0.12)%,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48 6±0.046 0),(0.143 7±0.036 0),(0.069 2±0.001 3),(0.020 8±0.000 4) h-1,各肠段吸收特性有极显著性差异。ZLR-8浓度对吸收速率常数无显著影响,但吸收量与浓度线性相关;肠循环液pH显著影响肠吸收,ZLR-8在pH 5.4~7.4时有较好吸收;与混悬液相比,喷雾干燥乳剂极显著性增加大鼠肠吸收。结论: ZLR-8混悬液仅在小肠有微弱吸收,在其他肠段无明显吸收;喷雾干燥乳剂在各肠段均有明显吸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极显著性地提高了ZLR-8的肠吸收。  相似文献   
10.
立方相液晶与六角相液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立方相液晶与六角相液晶结构特征、相转变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及该类液晶体系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近况。立方相液晶与六角相液晶属于溶致液晶,其作为药物载体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提高药物稳定性及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优点,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