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文献查阅、同源比对及进化树分析,推测绛红色小单孢菌中gntI和伊纽小单孢菌sisI为3',4'-双脱羟基酶基因。通过克隆得到gntI和sisI,随后将其构建到pET30a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实现异源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该蛋白亲水性图谱、空间结构及活性域进行分析、预测。基于同源建模得到三级结构,推测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肽段40~60,100~120处可能为该酶活性中心。此研究为该酶进一步功能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以致肝细胞癌。近年来, NAFL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还缺乏明确的药物治疗方法。中药在NAFLD防治中具有很大潜力但相关机制研究较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NAFL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研究为阐明中药的作用机制开辟了新的视野。本文旨在介绍肠道菌群与NAFLD发生、发展的关系,解析肠道菌群调节在以中药为基础的NAFLD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液介导的减压旋转蒸发法(旋蒸法)、熔融液体介导的熔融冷却法(熔融法)及冷冻干燥法(冻干法)制备了无定形态的盐酸西那卡塞,并考察了制备方法对所制得的无定形物的理化性质(热行为、溶出度、稳定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方法制备的盐酸西那卡塞无定形物在溶出度和化学稳定性方面无差异,但在热力学行为和物理稳定性上表现出差异:虽玻璃化转变温度(Tg)相似,但转晶温度(Tc)有显著差异(旋蒸法、冻干法和熔融法制备的无定形盐酸西那卡塞的转晶温度分别为135.2、129.6和153.9 ℃);旋蒸法和冻干法所得无定形物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显著优于熔融法制备的无定形物。本研究为筛选无定形物的制备方法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氯诺昔康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5-二氯噻吩为原料,经氯磺化、甲胺化、N-烷基化、环合、氨基取代等反应合成氯诺昔康。甲胺化时,以30%甲胺水溶液代替气体甲胺,简化了操作;N-烷基化时以相转移催化剂/氯乙酸甲酯代替钠氢/碘乙酸甲酯,提高了收率;环合反应更换溶剂系统使收率可达77%。工艺操作简便、安全,条件温和,成本低,总收率可由0.45%提高至12.3%。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法定量测定氯诺昔康薄膜衣片的溶出曲线.方法:HPLC法采用Shimadzu VP-ODS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ol·L-1醋酸钠(pH 5.8)-甲醇(52:48),检测波长为379 nm.溶出度测定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溶出度测定法第三法装置.结果:在浓度9.72~22.68 mg·L-1范围内,线性方程为:C=9.562 8×10-5 A 0.100 5,r=0.999 9,3种剂量组的回收率分别为99.68%(RSD 0.48%),100.5%(RSD 0.39%)和100.3%(RSD 0.69%),重复性好,精密度高.3批样品溶出迅速,批间差异小.结论:本法简单,专属性强,可准确用于氯诺昔康薄膜衣片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卡那霉素(kanamycin,1)是临床上使用的重要抗生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克雷白杆菌(Klebsiella)、肠杆菌属(Cedecea)、变形杆菌(Bacillus termo)、结核杆菌(Bacillus tuberculos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等均有良好活性.1也是半合成抗生素丁胺卡那霉素的主要原料[1].  相似文献   
7.
根据文献查阅、同源比对及进化树分析,推测绛红色小单孢菌中gntI和伊纽小单孢菌sisI为3′,4′-双脱羟基酶基因。通过克隆得到gntIsisI,随后将其构建到pET30a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实现异源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该蛋白亲水性图谱、空间结构及活性域进行分析、预测。基于同源建模得到三级结构,推测其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肽段40~60,100~120处可能为该酶活性中心。此研究为该酶进一步功能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pIJ790,pIJ773和pUC19等基本质粒,构建金色链霉菌基因打靶筛选体系所需质粒pIJ792。方法以质粒pIJ790为摸板。将PCR扩增的cat基因片段插入到pMD19.T的多克隆位点,得重组质粒pFD31。EcoRⅠ和HindⅢ双酶切pIJ773.其小片段与pUC19烃同样双酶切后的片段酶连克隆,得新质粒pFD32。pFD31和pFD32再分别经SacⅠ酶切,将pFD31含cat的小片段和pFD32的大片段酶连克隆,筛选得重组质粒pFD33,EcoRⅠ与HindⅢ酶切,将切下的两个小片段与pIJ773经同样双酶切后的大片段进行酶连克隆,最终得筛选质粒pIJ792。结果新质粒pIJ792的抗氯霉素能力超过150μg·mL^-1。结论pIJ792可满足金色链霉菌基因打靶的筛选需要,实现了用于金色链霉菌PCR基因打靶所需筛选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猝灭法研究了叶酸(FA)和去氧胆酸(D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共存紫杉醇(PA)对FA和DH与BSA结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FA和DH与BSA形成复合物而猝灭BSA的内源荧光,荧光猝灭机制符合静态机制;FA和DH与BSA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且结合位点都在site Ⅱ;PA对FA和DH的BSA结合位点无竞争,且共存的PA使得FA与BSA结合能力加强,DH与BSA结合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0.
氯诺昔康注射剂的研制——处方前溶解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难溶性非甾体抗炎药氯诺昔康注射剂的制备进行处方前溶解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诺昔康在溶液中的溶解度。研究了pH值、潜溶剂、胶束形成及环糊精包合作用对氯诺昔康溶解度的作用。结果氯诺昔康的溶解度ST随着pH值的升高而呈指数规律增加,与表面活性剂浓度Csurf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浓度呈线性关系;logST与三种潜溶剂分数fc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8)。结论常用可注射表面活性剂和潜溶剂对氯诺昔康的溶解度提高作用不显著,通过控制pH值和使用HPβCD包合,可使氯诺昔康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达到注射液的浓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