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2年肝纤维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类损伤因子累及肝脏后的一种病理修复状态,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能否改善乃至逆转是目前肝纤维化研究领域的关键.以往的动物模型已证实肝纤维化的逆转,但临床领域缺乏详尽充分的数据为此提供依据.令人鼓舞的是,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人体中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转归.2012年12月份Lancet发表的一篇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能够实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逆转[1].该研究旨在评估对于CHB患者采用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在5年内对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疗效,在完成为期48周的随机双盲比较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和阿德福韦酯后,研究者将符合条件的受试者(HBeAg阳性或阴性)纳入了为期7年的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开放研究,在第240周时再次进行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评估肝脏组织学改善程度(Knodell坏死炎症评分≥2且纤维化程度未加重)以及肝纤维化的逆转情况(Ishak评分降低≥1单位).治疗基线时28%的患者存在肝硬化(Ishak评分5分或6分),而74%肝硬化患者治疗后评分降低≥1单位,肝硬化消失;入组时未患肝硬化的252名患者中仅有3名在5年内进展为肝硬化;87%随机治疗的患者组织学改善,且51%的患者在第240周时肝纤维化出现逆转.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是各种损伤因子累及肝脏后的一种病理状态。几乎任何能造成肝脏损害的因素均可致肝脏发生纤维化,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脂肪性肝炎(包括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自身免疫性肝病、血吸虫肝病、药物性肝病和一些先天代谢性疾病等都可以引起肝纤维化。在此病理进程中,正常功能的肝细胞数量减少,肝脏小叶结构改变,血液循环紊乱,致肝脏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发展为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观察霉茶蛋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脏的保护作用,并借助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4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复方罗布麻片组(阳性药物,50 mg·kg-1)、霉茶蛋白低、高(70,140 mg·kg-1)剂量组,每组10只。复方罗布麻片组和霉茶蛋白组早晚各灌胃给药1次,容量为10 ml·kg-1,连续给药7周,模型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末次给药后1 h处死动物,迅速剥离肾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结构形态变化;测定肾脏组织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表达;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NRK-52E后,经霉茶蛋白各剂量(0.05,0.1,0.2,0.4μg·ml-1)干预24 h,收集细胞,测定各组TLR4、IL-6、TNF-αmRNA表达。结果:霉茶蛋白可改善SHR肾脏组织的炎性病变,降低SHR肾脏组织和NRK-52E细胞中TLR4、IL-6、TNF-α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霉茶蛋白对SHR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因子TLR4、IL-6、TNF-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贞冰口溃宁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处方中黄连、赤芍、栀子、冰片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黄连等药材的特征斑点;测得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9.2%(n=6).结论:所采用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能用于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肝毛细线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其它哺乳动物肝脏的人兽共患寄生线虫。该虫在野生啮齿类动物群中普遍流行,偶尔感染人体,导致宿主肝脏损伤、肝功能紊乱、肝脏纤维化甚至死亡。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对其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病理学、免疫学、诊断及防治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引起对该寄生虫及其所致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大多数患者未能及时就诊,导致重度肾积水,危害患者身体健康。随着输尿管镜技术,钬激光碎石术已成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一个重要手段[1,2]。尤其是对输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板党多糖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板党多糖低、中、高(0.25,0.50,1.00 g·kg~(-1))剂量组,固肠止泻丸组(1.08 g·kg~(-1))。各组按各剂量ig给药5 d后,以TNBS 60 mg·kg~(-1)灌肠造模,再继续ig给药3周,每天1次。造模后第1,2,3及21天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价,末次给药30 min后乙醚麻醉,断头处死大鼠。取大鼠的结肠组织先进行黏膜损伤指数评价(CMDI),然后一半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评分,另一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充血水肿,溃疡症状明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炎性细胞浸润较严重,CMDI评价及病理学组织评分明显升高,TLR4,IL-6,NF-κB,TNF-αmRNA表达明显升高,IL~(-1)0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板党多糖组大鼠结肠充血水肿,溃疡症状得到改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明显改善,CMDI评价及病理学组织评分明显降低,对TLR4,IL-6,NF-κB,TNF-αmRNA表达具有下调作用,对IL~(-1)0 mRNA表达具有上调作用(P0.05,P0.01)。结论:板党多糖对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呈现出良好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LR4,IL-6,NF-κB,TNF-α及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霉茶蛋白连续给药后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和血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等容量蒸馏水),复方罗布麻片阳性药组(50 mg·kg~(-1)),霉茶蛋白低、高剂量(70,140 mg·kg~(-1))组。ig容量均为10 m L·kg~(-1)体重,各组每天上午和下午各ig给药1次,连续给药7周。测定给药前大鼠尾动脉血压,并在给药后每周测1次大鼠尾动脉血压。末次给药后取血并取其胸主动脉,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含量,实时荧光聚合酸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测定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原癌基因(c-Myc),p2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霉茶蛋白低、高剂量组从第2周开始可显著降低SHR的血压值,能够升高血清中NO的含量,降低ET~(-1)的含量,抑制基因c-Myc,Bcl-2,ACE mRNA的表达,促进e NOS mRNA的表达(P0.05,P0.01),但对p27 mRNA无影响。结论:霉茶蛋白对SHR有显著降压作用,对血管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变其血清中NO和ET~(-1)水平,以及与血管基因c-Myc,Bcl-2,ACE,AngⅡ和e N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伏立康唑在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早期应用伏立康唑,同时辅以相关支持治疗.结果 3例确诊患者中,2例治愈;11例临床诊断患者9例治愈;3例拟诊患者2例治愈,平均治愈率为76.5%.结论 无论确诊、临床诊断或拟诊的肾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尽早应用广谱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均能改善症状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肾功能延迟恢复是肾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形式,大多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排斥反应等原因所致,血液净化作为治疗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基本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目的:比较不同透析方法对肾移植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影响,以期选择合适的透析方法,提高移植效果。方法:56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分别应用血液透析(n=25),血液透析滤过(n=21)和腹膜透析(n=10)治疗,观察应用不同透析方法治疗前后血压、细胞因子水平和疗效。结果与结论:56例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均带肾存活。血液透析滤过组和腹膜透析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血液透析组(P<0.01),血液透析滤过组肾功能恢复时间短于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P<0.01);术后感染发生率:血液透析滤过组<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P均<0.01)。血液透析滤过组透析后4h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透析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血液透析组透析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经血液透析滤过后血液动力学稳定,能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移植肾功能恢复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