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78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247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71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路径肾盂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采用腹腔镜经腹路径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肾积水患儿50例,其中男44例,女6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5.73±0.84)岁。术后定期随访,分别于2周及1、3、6、12个月门诊复查临床疗效及B超检查,测量肾盂前后径扩张程度及肾实质厚度。结果:50例患儿UPJO诊断明确,均采用腹腔镜经腹路径肾盂成形术,手术均顺利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0~90min,平均(100.70±5.45)min;术中出血5~20ml,平均(10.00±3.32)ml。术后1周出院,患儿症状消失,体表无明显可见瘢痕。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B超提示术后2周患儿肾盂前后径扩张程度及肾实质厚度较术前出现好转,术后1个月均开始明显好转,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路径肾盂成形术治疗UPJO肾积水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手术效果显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尿道下裂是男性新生儿中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主要是由阴茎和尿道发育异常引起的,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个体差异明显。目前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均与尿道下裂有关,包括遗传因素、产前激素不足、母体胎盘因素及环境影响,因此,尿道下裂往往是多因素结合的产物。在过去的十年间,大量研究致力于揭示尿道下裂的遗传基因特点。这些研究包括骨形成蛋白(B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同源盒基因A(HOXA)等基因,涵盖了性别基因的转录、性激素的合成及相关基因的信号传导。尽管目前发现了大量尿道下裂相关基因,但仍需大样本病例临床对照研究明确这些基因的诊断效能及生物学意义。同时,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外显子和全基因组测序也将揭示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更好地探索尿道下裂的分子机制,从而探寻合适分子标记物及治疗干预的靶点。综述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一些与尿道下裂有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尿道下裂是男性新生儿中常见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主要是由阴茎和尿道发育异常引起的,是一种多因素疾病,个体差异明显。目前研究发现,多种因素均与尿道下裂有关,包括遗传因素、产前激素不足、母体胎盘因素及环境影响,因此,尿道下裂往往是多因素结合的产物。在过去的十年间,大量研究致力于揭示尿道下裂的遗传基因特点。这些研究包括骨形成蛋白(BM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同源盒基因A(HOXA)等基因,涵盖了性别基因的转录、性激素的合成及相关基因的信号传导。尽管目前发现了大量尿道下裂相关基因,但仍需大样本病例临床对照研究明确这些基因的诊断效能及生物学意义。同时,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外显子和全基因组测序也将揭示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更好地探索尿道下裂的分子机制,从而探寻合适分子标记物及治疗干预的靶点。综述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一些与尿道下裂有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吴勇  吴应林  李瑞麟 《安徽医药》2019,40(11):1212-1215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感染疾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合肥市滨湖医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21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褪黑素组(n=61)和对照组(n=60),研究周期收集有效资料,去除无效病例,褪黑色组纳入43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褪黑素组采用糖尿病常规治疗加用褪黑素胶囊,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炎性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感染疾病发病率。结果 褪黑素组患者治疗前后IL-1β、IL-6及TNF-a水平差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褪黑素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水平差值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褪黑素组CD3+CD8+水平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褪黑素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154+差值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褪黑素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褪黑素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颅咽管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与开颅术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颅咽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情况分为两组各38例。其中38例患者采用传统开颅切除术治疗作为开颅组,另38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治疗作为内镜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缓解率、肿瘤切除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无差异,P>0.05;内镜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肿瘤全切率、临床缓解率分别为65.79%、86.84%,均高于开颅组的47.37%、55.26%,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包括颅内感染、偏瘫、颅神经损伤、腺垂体功能减退以及癫痫。内镜组发生率仅为15.79%,明显低于开颅组的44.74%,P<0.05。结论: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治疗颅咽管瘤效果较好,患者预后较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肿瘤全切率及临床缓解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颌骨“棕色瘤”是由甲状旁腺素(PTH)分泌过多刺激破骨细胞生长,引起广泛性骨吸收、纤维化、出血、甚至囊性变而引起的假性肿瘤。因其组织中的多核巨细胞胞浆含有红细胞、含铁血黄素而呈棕褐色、棕色,故称“棕色瘤”。临床及病理上常易误诊。现就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并发颌骨多发性棕色瘤误诊24年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培养细胞机械牵拉加载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制一种能够对培养细胞进行机械牵拉加载的实验装置。方法 使用PC机,自行设计了一个ISA卡,开发了一套基于Windows平台的细胞加载系统软件。通过总线对与真空室相连的真空泵、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进行控制,从而控制真空室内的压力参数和拉伸、松弛时间。通过真空作用使培养板底壁的弹性膜发生变形,从而使培养在其上的细胞受到拉伸力作用。进一步通过将细胞接种于培养板上,对系统进行验证。结果 细胞在培养板上生长良好,通过真空泵产生的拉伸力能有效地使弹性膜发生形变,使细胞受到牵拉。通过PC机可以对牵拉频率、时间及力值大小进行有效控制。结论 培养细胞机械牵拉加载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可以用于对培养细胞进行有效的机械牵拉加载。  相似文献   
8.
胸锁乳突肌瓣整复术在腮腺术后畸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中,涎腺肿瘤为常见病,其中以腮腺肿瘤的发生率最高,约80%以上[1]。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方法常采用肿瘤切除加浅叶或腮腺全切。但术后往往有程度不等的术后凹陷畸形,尤其是在全叶切除术后更为明显,影响了患者的外貌。现对8例行腮腺全切术的患者同期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菌斑控制预防牙周疾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 4 0例牙周疾病患者 ,分为菌斑控制组 (2 3例 )及对照组 (17例 )。于全口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 (SRP)后 2周 (基线 )、基线后 12、2 4、4 8周检测菌斑指数 (PLI)、龈沟出血指数 (SBI)、探诊深度 (PD)及临床附着丧失 (CAL)。结果 菌斑控制组基线后 12、2 4、4 8周时PLI、SBI、PD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菌斑控制组基线后 4 8周时CAL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菌斑控制能够有效地预防牙周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FrnkelⅡ型矫治器对儿童上气道矢状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Fr¨ankelⅡ型功能矫治器对儿童上气道变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经Fr¨ankelⅡ型矫治器治疗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儿20例,其中男、女各10例,年龄9~10岁,比较其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中上气道矢状径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儿童骨性鼻咽(PNS-Ba)、Mcnamara线、软腭-软腭后咽壁距(SPP-SP- PW)、舌咽部最小距离(P-T)和喉咽部会厌谷-下咽壁距(V-LPW)明显增大,与腺样体有关的两项测量指标(Ad1- PNS,Ad2-PNS),以及悬雍垂-中咽壁距(U-MPW)、舌咽后气道间隙(TB-TPPW)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Fr¨ankel Ⅱ型矫治器能明显增加儿童上气道的矢状径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