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的建立稳定可靠的家兔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监测方法。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两组均使用针形刺激电极,一组穿刺鼻唇沟(穿刺鼻唇沟组),另一组穿刺眶下孔(穿刺眶下孔组),均以Cz-Cv7导联记录家兔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结果两组刺激阈值和最大刺激强度均无明显差别;穿刺眶下孔组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波形检出率明显高于穿刺鼻唇沟组(χ2=6.6667,P0.01),但刺激产生的肌电伪迹较明显。结论穿刺眶下孔直接刺激眶下神经能够较恒定地监测出三叉神经诱发电位,尽管伪迹较明显,但不影响对波形特征的判断,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
动眼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眼神经损伤是头颅外伤和颅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多见于广泛性颅底骨折以及累及眼眶、眶上裂、海绵窦、岩尖及上岩斜坡区肿瘤手术。迄今为止,动眼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依旧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难题,现综述动眼神经功能重建的途径与疗效。  相似文献   
3.
应用于电生理学研究的动眼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适用于电生理学研究具有良好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的实验犬动眼神经损伤动物模型,探讨模拟动眼神经生物电活动的生理性电刺激参数。方法10只雌性Beagle犬常规开颅暴露动眼神经海绵窦后段,以不同强度电刺激动眼神经,采集下斜肌肌细胞复合动作电位后,将动眼神经锐性切断,再予直接端-端吻合。结果伞部实验步骤均能被Beagle犬耐受,幕下段动眼神经充分暴露,刺激电极可顺利置入,并获得下斜肌理想的生物电信号。结论实验犬动眼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已经建立,并具有良好可重复性,为选择模拟动眼神经生物电活动的适宜刺激参数提供实验依据,以进一步用于日后动眼神经功能修复的电生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Beagle犬动眼神经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具有良好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的Beagle犬动眼神经损伤模型。方法 10只雌性Beagle犬常规开颅暴露动眼神经海绵窦后段,将动眼神经锐性切断,再予直接端——端吻合。结果 全部实验步骤均能被Beagle犬耐受,幕下段动眼神经暴露充分,神经损伤后可予直接缝合。结论 Beagle犬动眼神经损伤动模型已经建立,并具有良好可重复性,可进一步用于动眼神经损伤后功能修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面肌痉挛 (HFS)动物模型 ,探讨异常肌反应 (AMR)与F波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出茎乳孔段面神经主干脱髓鞘和血管压迫的方法复制HFS动物模型。术后第 6周 ,刺激面神经下颌缘支 ,分别在同侧眼轮匝肌和颏肌上检测AMR及F波 ,比较AMR/M、F/M波幅比率和AMR、F波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AMR/M和F/M波幅比率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r=0 .86 0 2 ,P <0 .0 1) ;AMR和F波持续时间之间也呈明显的相关性 (r =0 .770 2 ,P <0 .0 1)。结论 F波与AMR有同源性 ;F波为HFS的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分组: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动物按动静脉分流术后不同时间点分组。2.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取材:采用右侧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端侧吻合和双侧颈外动脉及对侧横窦引流静脉结扎的方法,建立慢性脑低灌注动物模型。按上述分组于不同时间点断头处死动物,取右侧大脑中动脉区皮层组织-80℃保存,用于RT-PCR分析和Westernblot检测。取右侧Bregma-3-4mm脑组织块,常规固定、石蜡切片,用于HE和免疫组化染色。3.VEGF半定量RT-PCR分析:VEGF上游引物:5’-CCATGAACTTTCT-GCTCTCTTG-3’;VEGF下游引物:5’-GG…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的不同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对比分析2000年-2002年间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45例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及17例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特征、术中所见和手术疗效。结果 45例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平均病程3.1年,平均发病年龄60.3岁。其中20例(44.4%)患者中疼痛累及三叉神经的单一分支,其余25例(55.6%)疼痛均累及2或3个分支。术中见39例(86.7%)为动脉压迫,6例(13,3%)为动脉和静脉混合压迫。术后疼痛完全缓解44例(97.8%),明显减轻1例(2.2%)。而在17例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平均病程8.7年,平均发病年龄55.5岁,疼痛均累及三叉神经的2或3个分支。术中见10例(58.8%)为动脉压迫,7例(41.2%)为动脉和静脉混合压迫。术后疼痛完全缓解5例(294%),明显减轻10例(58.8%),无效2例(11.8%)。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非典型患者,这可能与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程较短、发病年龄较晚、疼痛多呈单支分布、且以动脉压迫为主以及术中能够实现充分降压有关。  相似文献   
8.
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EphrinB2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神经干细胞(NSC)的分化调控使其向神经元分化,是将神经干细胞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移植和替代治疗的关键。EphrinB2基因主要在神经细胞间相互作用、神经轴突导向和神经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 。本实验旨在研究EphrinB2基因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人胚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和所起的作用。一、材料和方法Hoechst3 3 3 42、ATRA、DMEM、F12细胞培养基和N2添加剂、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美国Sigma公司)。表皮生长因子(EGF ,美国Invitrogen公司) ,小鼠抗人Nestin抗体(美国Bdbio science公司) ,小鼠抗…  相似文献   
9.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目前仍未完全明确,认识也不一致。本文根据近年来一些学者临床观察、手术所见、病理解剖和动物实验等方面研究成果,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介绍神经压迫学说。1 中枢病因学说  相似文献   
10.
小脑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在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间采用显微外科治疗的11例天幕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了天幕脑膜瘤的分型、手术入路选择和并发症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