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青蒿素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以44例AML患儿原代细胞及K562细胞株4株为研究样本,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12.5、25.0、50.0μg/ml青蒿琥酯),细胞计数法观察72 h内细胞生长趋势,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I3K、AKT、P-AKT、Bcl-2、Bax、caspase-3、PTEN)的表达。结果 AML原代细胞、细胞株K562 24 h内细胞存活率≥80%,对照组AML原代细胞、细胞株K562 48~72 h细胞存活率仍≥70%,而实验组AML原代细胞、细胞株K562培养48 h细胞存活率均降至50%以下,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青蒿琥酯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人AML原代细胞及K562细胞株凋亡,且25.0μg/ml组、50.0μg/ml组的细胞存活率低于12.5μg/ml组及对照组(P<0.05),25.0μg/ml组、50.0μg/ml组的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 h后,实验组原代细胞及K562细胞株的PI3K、P-AKT、Bcl-2均明显下调(P<0.05),而Bax、caspase-3、PTEN表达上调(P<0.05),且青蒿琥酯浓度为25.0μg/ml组各项指标变化最明显,AK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青蒿素类衍生物青蒿琥酯可经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其Bcl-2、Bax、caspase-3、PTEN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促进人AML细胞凋亡,25μg/ml浓度时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进而探讨其与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抽取2016-05—2018-09在郑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者作为脑炎组,及同期单纯手足口病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神经损伤相关指标,包括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血清S100蛋白以及神经系统损伤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炎组与对照组相比:维生素D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8,P0.001);血清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清S100、血清NSE、呕吐、惊颤及肢体抖动、头痛、病理征(巴宾斯基征、颈强直、布鲁津斯基征、凯尔尼格征)、住院时间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维生素D营养状况下:C反应蛋白、血清S100、血清NSE、住院时间水平存在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血清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S100、血NSE、住院时间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3、-0.306、-0.342、-0.467、-0.631。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者中,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下调,且均与血S100蛋白、血NSE水平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人免疫球蛋白对毛细支气管炎重症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某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重症患儿267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89)、干扰素组(B组,n=89)、观察组(C组,n=89),A组给予吸氧、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B组在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2.0 μg·kg-1,2次/天,疗程7 d;C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滴人免疫球蛋白400 mg·kg-1·d-1,连续使用5 d。统计并比较3组患儿咳嗽、喘憋、呼吸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和疗效指标评分,同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药物治疗后,C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达91.01%,明显高于A组(66.29%)、B组(71.9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组患儿血清细胞因子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与A、B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联合静滴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临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与常频机械通气(conventional-frequency ventilation,CFV)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26例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患儿分为HFOV治疗组(12例)及CFV治疗组(14例),所有患儿均采用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合理使用抗生素,适当镇静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呼吸机治疗均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维持SpO2在90%以上。监测患儿接受机械通气后24h、72 h两个时间段的EVLWI、氧合指数(PaO2/FiO2)及患儿总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HFOV组患儿在机械通气治疗后24 h、72 h EVLWI分别为132.4 ±13.7,11.8 ±2.1和149.2±14.2,9.3±2.4,较CFV组(123.4±12.6,15.2±2.9和131.5±17.4,12.7±3.1)显著改善(P<0.05);PaO2/FiO2分别为132.4±13.7和149.2±14.2,较CFV组(123.4±12.6和131.5±17.4)明显提高(P<0.05);同时机械通气天数减少(P<0.05)。结论 与CFV相比,HFOV明显改善ARDS患儿氧合指数及EVLWI,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6.
2001年9月~2001年12月我们应用苍苓止泄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睡眠障碍在PICU患儿中普遍存在,多种因素可使重症患儿出现睡眠障碍,对疾病恢复、远期预后均可能产生影响。目前对危重患儿睡眠障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PICU中可用的睡眠评估工具有限,多元化促进睡眠管理方案可能对改善睡眠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HFMD)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60例心肌酶谱异常的HFMD患儿随机分为左卡尼汀治疗组(左卡组)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组(果糖组),每组30例,在抗病毒、退热等基础上分别给予左卡尼汀或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并以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HFMD患儿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细胞凋亡因子sFas和sFasL的变化。结果两组HFMD患儿治疗有效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果糖组1例进展为危重型。治疗前,左卡组和果糖组心肌酶谱、MDA、sFas、sFas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OD低于对照组(P0.05),但HFMD的两组间心肌酶谱、MDA、SOD、sFas、sFas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卡组和果糖组的心肌酶谱以及MDA、sFas、sFasL浓度均下降(P0.05),SOD水平增高(P0.05);治疗后除果糖组的CK高于对照组和左卡组,其余心肌酶指标及MDA、sFas、sFasl在两组间及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水平与AST、LDH、CK、CK-MB呈负相关(r分别为-0.437、-0.364、-0.397、-0.519,P0.05),MDA水平与LDH、CK-MB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2、0.411,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所致HFMD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ICU患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临床特征,为预防和控制PICU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PICU医院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呼吸系统感染63例(70.8%),泌尿系统感染13例(14.6%),消化系统感染11例(12.4%),皮肤软组织感染2例(2.2%);危重症评分≤70分、广谱抗生素应用〉5d、糖皮质激素应用〉5d、PICU住院天数〉10d、中心静脉置管及气管插管为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89例患儿临床采集标本共分离致病菌12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2株(80.3%),革兰阳性菌11株(8.7%),真菌14株(11.0%)。结论 PICU患儿具有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多种高危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ICU住院时间及减少介入性操作将有助于预防或降低PICU患儿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合并神经损害的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诊治和早期康复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8例合并神经损害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对存活的42例患儿进行随访。结果:58例患儿中,脑干脑炎42例(72.4%);急性弛缓性麻痹13例(22.4%),其中脑脊髓炎8例,类脊髓灰质炎综合征5例;脑炎3例(5.2%)。随访到的42例患儿中,康复30例,有后遗症12例(28.6%);肺出血、腱反射减弱和肌力0级是影响神经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的神经系统损害以脑干脑炎和急性弛缓性麻痹为主,其后遗症的发生率高;合并肺出血、腱反射减弱和肌力0级的患儿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