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CD56+表达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32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患者,随机分为CD56+组与CD56-组,各16例。对两组临床生物学特征、诱导缓解率、缓解时间及复发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CD56+组有7例高白细胞血症,CD56-组有3例高白细胞血症;CD56+组有13例髓外浸润,CD56-组有9例髓外浸润。CD56+组诱导缓解达CR约占56.25%,复发率68.75%,平均缓解时间为(4.2±2.1)个月,与CD56-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56+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非常容易患高白细胞血症与髓外浸润,且缓解率低,缓解期间短,复发率较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病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2月至2013年6月慢性病性贫血患者200例,按照治疗药物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r Hu EPO),对照组行常规原发病治疗。治疗8周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学指标以及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95例心悸气短、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等慢性贫血病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血液学指标以及血清铁、总铁结合力以及转铁蛋白饱和度相比于治疗前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结论对慢性病性贫血患者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JAK2V617F基因突变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凝血指标及血管性疾病关系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4例MPN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6例(A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0例(B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8例(C组);无血管性疾病31例,合并血管性疾病23例;另选取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分析JAK2V617F基因突变与MPN患者血细胞计数、凝血指标及血管性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54例MPN患者中,JAK2V617F基因突变35例 (64.81%),其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1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3例;对照组未发现JAK2V617F基因突变。A组白细胞计数(WB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较对照组降低(均P<0.01),而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局部凝血酶原时间(APTT)水平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B组PLT、WBC、D-D、Fib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而HGB、RBC、PT、APTT水平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C组RBC、WBC、HGB、D-D、Fib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5),PT、APTT的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均P<0.05)。23例合并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中,伴有JAK2V617F基因突变者PLT、WBC的水平较无JAK2V617F基因突变者显著升高,且既往伴有血管性疾病的发生率更高(均P<0.05),而RBC、HGB水平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JAK2V617F基因突变在MPN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此类患者血细胞计数与凝血功能明显异常,发生血管性疾病的风险性较高。因此,临床中对初诊MPN患者应及时监测凝血功能尽早应用药物,有效预防和减少血管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机制,及其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祛除病因,尽快控制症状;抗休克治疗,保持呼吸有效通气量,确保输液通道顺畅,抗凝治疗,以肝素为主要抗凝剂,DIC一经确诊,及时输血。抗纤溶治疗和支持疗法,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结果54例患者当中,其中抢救成功47例,死亡7例。结论本病凶险,病死率高,做好围产期保健,合理处理并发症,尽早祛除病因,合理应用肝素,加强支持治疗,保护好脏器功能,为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分析诊疗的1例老年肝脾αβT细胞淋巴瘤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肝脾αβT细胞淋巴瘤较为罕见,易误诊,其临床表现是以肝脾进行性增大、血象下降为主,通常淋巴结不受累,但骨髓易受累。其病情进展快,疗效差,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6.
CAG方案治疗MDS转化的急性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MDS/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CAG方案治疗MDS/AML13例,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无效者退出,有效者继续接受下1个疗程治疗。结果13例患者中3例1疗程后达CR(23.1%),2例2疗程后达CR(15.3%),3例达PR(23.1%),总有效率为61.5%。1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其余不良反应较轻。结论CAG方案治疗MDS/AML安全有效,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7.
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1],结核病中肺结核病死亡率8.8/10万,肺结核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免疫功能缺陷的群体,感染结核病的几率比正常人群高[2],为进一步了解该类患者的患病率及其治疗转归情况,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鞘内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成为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性白血病(CNSL)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可引起双下肢麻木及疼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热、抽搐等不良反应,尤以双下肢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自身免疫状态关系,自身免疫状态的观察指标为血清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谱、补体C3/C4.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近0.5a来因外周血血小板减少入住的女性患者,骨髓穿刺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共16例,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球蛋白及补体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可提取性核抗原谱,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结果 血小板减少患者抗可提取性核抗原阳性率高,抗核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免疫球蛋白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结论 对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行自身免疫状态检查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促红素与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8—2014年收治的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给予促红素联合沙利度胺,并配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沙利度胺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30例,其中15例基本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进步,3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其中14例基本缓解,3例部分缓解,3例进步,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6,占总数的20.0%;而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14例,占总数的46.7%。两组对比,联合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红素与沙利度胺联合应用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