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37例,年龄64.2±8.1岁,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每日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20μg,同时口服钙尔奇D600 0.6g/d,试验时间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骨折发生情况,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电图改变等。结果试验期间有1例脱落;经过6个月治疗后,患者L1骨密度增加23.2%(P<0.05),L2骨密度增加18.0%(P<0.05),L3骨密度增加12.5%(P<0.05),L4骨密度增加19.9%(P<0.05),腰椎平均骨密度增加17.8%(P<0.05),股骨颈骨密度增加2.2%(P>0.05),大粗隆骨密度降低6.0%(P>0.05),Wards区骨密度降低1.3%(P>0.05);试验期间新发骨折2例,1例右肱骨骨折,另1例腰椎压缩骨折,无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效,对腰椎骨密度改善显著,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疼痛缓解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0年8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0例,静脉滴注唑来膦酸后,观察其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及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明显缓解(92.0%),治疗后6个月内无新发骨折。用药后不良反应以发热为主要表现(46.0%),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静脉应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给药方便、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从预混胰岛素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OADs)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预混胰岛素治疗至少3个月,联合/或未联合OADs治疗,且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0%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基于患者和医师的考虑,将预混胰岛素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治疗,由医师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和OADs的剂量,随访16周,目标空腹血糖≤5.6 mmol/L.结果 共36例患者完成全部随访观察,治疗16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1c均与治疗前相当(P均>0.05),而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23.8±6.0)、(9.6±4.0) U/d,t=13.59,P<0.01],体质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24.4±2.9)、(23.8±2.8)kg/m2,t=3.25,P<0.05];随访期间36例入组患者中15例患者共发生低血糖30次,低血糖发生率41.7%(15/36),均无需他人帮助,少量进食后缓解,无重度低血糖发生,无患者因低血糖反应而退出本研究;36例患者转换前治疗总体满意率为36.1% (13/36),转换后为72.2%(26/36),转换后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转换前(x2=6.26,P<O.05).结论 HbA1c≤7.0%时将预混胰岛素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OADs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且胰岛素用量及注射次数减少,患者体质量减轻,治疗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加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和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二甲双胍单药治疗(≥1500mg/d,1〉6月)血糖控制不佳[7%〈糖化血红蛋白(HbAlc)≤10.0%]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55例,分为加用西格列汀组(n=33,西格列汀100mgQD)和甘精胰岛素组(n=22,QD剂量滴定)。观察治疗3月后的体重指数(BMI)、HbAl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P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1月)、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的HbAlC、FPG,PPG、TG、LDL—C、AST、ALT、GGT均明显下降(P〈0.001),甘精胰岛素组BMI升高(P〈0.05),西格列汀组BMI下降(P〈0.05)。治疗后与西格列汀组相比较,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事件更明显(P〈0.05),降低FPG更显著(P〈0.05)。结论西格列汀和甘精胰岛素加用于单用Z-甲双胍治疗失败的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均能降低I-IbMC、FPG和2hi?-PG,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对初治2型糖尿病的降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 8例,治疗组B 9例,对照组8例,在饮食控制、运动基础上,治疗组A、治疗组B分别口服达格列净5mg/d、10mg/d;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血糖控制不佳者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挽救治疗。治疗24周后测定3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观察低血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A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15±1.06)mmol/L、(10.36±2.17)mmol/L、(6.71±0.34)%)低于治疗前((9.80±1.41)mmol/L、(12.87±2.81)mmol/L、(8.26±0.68)%)(P〈0.05);治疗组B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67±1.00)mmol/L、(10.81±2.31)mmol/L、(7.31±0.94)%)低于治疗前((10.38±2.35)mmol/L、(15.58±3.83)mmol/L、(9.12±0.83)%)(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治疗组B治疗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8.73±2.43)mmol/L、(14.10±3.08)mmol/L、(8.31±1.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与治疗组B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发生低血糖及肝、肾功能受损病例。结论 达格列净治疗初治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对单纯糖尿病(A)组;微量白蛋白尿(B)组;临床蛋白尿(C)组,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TGFβ1等,结果A组TGFβ112.54±5.3ng/ml与正常对照10.14±5.8ng/ml无差别(P>0.05);B组TGFβ122.68±9.8ng/ml明显高于A组(P<0.01).C组TGFβ1135.36±11.5ng/ml明显高于B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TGFβ1与尿白蛋排泄率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TGFβ1在DN早期开始增高,并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升高,提示TGFβ1可能参与了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连续2年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疗效、急性发热反应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连续2年静脉使用唑来膦酸5mg滴注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共46人。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6.87±6.77)岁。观察每次急性期发热出现比例及每例患者前后2次药物输注后发热出现情况。比较治疗第1年、第2年骨质疏松差异及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钙差异。结果46例患者中第1次输注唑来膦酸共观察到20人发热,占43.4%,次年输注唑来膦酸仅1例出现发热,发热组治疗前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显著高于无发热组( P<0.05)。第2次输注前甲状旁腺激素、血清钙较第1年输注前均无显著差异( P>0.05),第2次输注前骨密度监测腰椎及全髋T值较第1次有所改善(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连续静脉用唑来膦酸治疗对骨密度有改善,首次治疗出现急性期发热反应并不少见,但均为一过性,次年均可耐受。治疗前PTH水平可能与发热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关系,以期为DR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01-9/2002—09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共34例。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985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通过的DR诊断标准,并由眼科医师作眼底荧光照影。排除标准:排除大血管病变,结缔组织疾病,无肝肾功能不全,无急性和慢性感染患者。本文实际纳入2型糖尿病DR患者34例,男23例,女11例;平均年龄(43&;#177;4)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4.7&;#177;1.8)年。正常对照组30例,均为来本院自愿研究的健康体检成人,男21例,女9例。检测3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omglobin A1c,HbA1c)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比较。病变程度与CRP和HbA1c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R组HbA1c水平【(10.5&;#177;1.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177;1.7)%】(t=2.565,P&;lt;0.01)。两组血清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gt;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病程、HbA1c呈明显正相关(r=0.35,0.389,P&;lt;0.05),与血清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55.P&;gt;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CR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其发病机制可能与CRP介导的炎症反应无关。  相似文献   
9.
Gelineau综合征又名发作性睡病 (Narcolepsy ,NRL) ,意思是昏迷和疾病发作 ,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睡眠紊乱 ,特点是白天过度嗜睡症 (EDS)和无法控制的猝倒性睡眠发作。现将我院收治的 1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合并Gelineau综合征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 ,33岁 ,11年前无诱因头晕乏力 ,发作性昏睡 ,在干农活等时可突然呼之不应 ,短暂深睡 1~ 4h后立即自行恢复神志 ,醒后神清 ,无抽搐 ,无肢体活动障碍及大小便失禁。夜间睡眠差。逐年频发 ,由 1~ 2年发作 1次到每年发作 3~ 4次。 6年前出现四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者治疗方案的制订与药学监护。 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17α-羟化酶缺乏症患者治疗过程,主要从优化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降压药物选择以及性激素补充方案制定方向讨论该疾病患者药学监护思路及策略,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和随访。结果:患者血钾水平恢复正常,血压控制稳定,择期进行隐睾切除手术,住院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可协助医师制订及优化患者糖皮质激素和降压治疗方案制定,完成药学监护,促进17α-羟化酶患者及时、高效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