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的脑磁共振低频振幅(ALFF)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32例PSD患者及35例年龄、性别、卒中病程相匹配的无PSD脑卒中患者,采用3.0T核磁进行脑部扫描,采用ALFF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大脑区域活性的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差异脑区与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PSD患者存在右侧中央前回(Z=-2.737,P0.01)、左侧额下回(Z=-2.775,P0.01)和左侧缘上回(Z=-2.338,P0.01)的ALFF值降低,且右侧中央前回的ALFF值与MADR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28,P=0.015)。结论 PSD患者大脑存在多个脑区的活性降低,且与临床症状相关,对临床PSD的客观性评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反社会行为始于青少年期(adolescence-onset,AO)和始于儿童期(children-onset,CO)的暴力犯罪青少年童年受虐史、攻击行为差异;探索AO与CO攻击行为与受虐的关系.方法 选取14 ~ 18岁男性暴力犯罪青少年AO、CO各110例,选取14 ~ 18岁110例普通男性学生作为对照,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儿童虐待问卷、忽视问卷、攻击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 父母不良嗜好、社会风气、父母婚姻及关系、父母教育程度等家庭社会环境因素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期受虐、被忽视各因子及总分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524、F=70.754,P<0.01),且AO组交流及躯体忽视得分高于CO组和对照组(P<0.05),AO组和CO组性虐待、虐待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攻击各因子及总分:CO组>AO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4.887,P<O.01);AO组、CO组攻击行为与童年虐待均呈显著正相关(rAO =0.44、rCO=0.78,P<0.01).结论 AO较CO暴力犯罪青少年童年期家庭社会环境更差,童年受虐、被忽视程度更严重,但CO暴力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更强,提示未来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干预需根据其类型特征采取不同措施.  相似文献   
3.
4.
孤独感属于个体的心理状态范畴,无论何种类型的孤独均属于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隔绝的主观心理感受〔1〕。目前国内对孤独感的研究多侧重于学生和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少年品行障碍患者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对86名青少年品行障碍和118名职高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品行障碍组在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他及总生活事件得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及总社会支持得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行障碍组较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品行障碍青少年生活事件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支持为青少年品行障碍的保护因素;而学习压力为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品行障碍与应激生活事件、不良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缺乏有关.帮助青少年减轻应激生活事件和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使其获得积极应对的能力,便于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使用剑桥神经心理自动化成套测试(CANTAB)探讨青少年品行障碍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简易版、CANTAB中的内外空间成套变换(IED)、剑桥袋球(SOC)和空间工作记忆(SWM)对86名品行障碍青少年和110名职高学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品行障碍青少年的智商水平(98.17±5.07)低于对照组[(103.42±5.40),P<0.01];在IED中,品行障碍青少年的外维转换前期错误数、外维转换期错误数、错误总数[(12.23±9.15)、(16.69±10.57)、(35.44±11.09)次]均多于对照组[(8.31±3.80)、(13.07±10.31)、(25.63±12.24)次,P<0.01],阶段完成数[(7.47±1.96)次]少于对照组[(8.29±0.91)次,P<0.05];在SOC中,品行障碍青少年完成任务的最少步数(7.65±1.96)多于对照组[(6.70±2.05),P<0.01],3步和5步的平均步数多于对照组(P<0.05),4步和5步的起始思考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SWM中,品行障碍青少年总的组间搜索错误数[(27.56±18.88)次]多于对照组[(20.47±18.40)次,P<0.01],在6个和8个盒子中的组间搜索错误数均多于对照组(P<0.01),策略分[(33.84±4.58)分]高于对照组[(32.00±5.05)分,P<0.01]。结论品行障碍青少年在执行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索城市儿童社交焦虑与被忽视的性别差异及社交焦虑与被忽视关系.方法 分层抽取重庆市主城1 523名4~6年级小学生,运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儿童被忽视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男生忽视总分(Z=-3.83)、情感忽视(Z=-3.81)、交流忽视(Z=-3.15)、安全忽视(Z=-3.33)显著高于女孩(P<0.01),女孩害怕否定(Z=-6.50)、社交焦虑总分(Z=-5.39)高于男孩(P<0.01);按情感忽视、交流忽视、忽视总分严重程度比较,害怕否定、回避苦恼、社交焦虑总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情感忽视与害怕否定(r =0.386)、社交焦虑总分(r=0.380)显著正相关(P<0.01),交流忽视与害怕否定(r=0.351)、社交焦虑总分(r=0.358)显著正相关(P<0.0i);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害怕否定、回避苦恼、社交焦虑总分作为应变量时,忽视维度被纳入的变量分别能解释15.1%、5.0%、13.9%.结论 儿童社交焦虑与忽视,特别是情感忽视和交流忽视有关;尽管男生被忽视程度高于女生,但忽视对女孩社交焦虑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降脂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人风险疾病控制、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服用中西医联合降脂(联合组)和单用他汀降脂(对照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人进行6个月随访,并观察其风险疾病控制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其精神状态,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评估其生活质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控制的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AMOS 22.0软件进行中介或调节作用模型分析。结果:纳入168例病人,其中对照组85例、联合组83例,联合组肌痛发生率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和生命活力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获益史、西医不良史、血压控制现状和肌痛均为SA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肌痛为躯体疼痛维度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肌痛和SAS评分为生命活力维度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肌痛部分介导了分组对SAS评分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史丽君  邓明洪  马中锐  余霞  姜薇 《西部医学》2021,33(10):1509-1512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的关联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处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n=64)和未感染组(n=56)。比较两组化疗前、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实验室指标水平(PCT、CRP),分析各实验室指标单独及联合诊断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的效能,分析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 结果 化疗前,感染组和未感染组PCT、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感染组PCT、CRP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 (P<0.05);ROC曲线显示:PCT、CRP和联合方案均是诊断粒细胞缺乏期感染的有效指标(P<0.05),联合诊断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住院时间更长 (P<0.05),白细胞最低计数<0.8×10 9者占比更高 (P<0.05),中性粒细胞最低值更低和血小板最低值更高 (P<0.05)。 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均是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伴感染的有效指标,且是影响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两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粒细胞缺乏期伴感染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