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父母言语虐待对安徽省合肥市青少年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机制,为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改善家庭教育实践提供参考。方法:2021年10月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合肥市14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攻击行为量表、言语虐待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家庭氛围量表和学校纪律量表,探讨父母言语虐待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父母言语虐待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攻击行为(β=0.083,P<0.001);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父母言语虐待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的作用,家庭氛围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β=-0.461,P<0.001);学校纪律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的攻击行为(β=-0.40,P<0.001);家庭氛围不影响父母言语虐待与青少年自我控制力之间的关系,学校纪律会正向影响父母言语虐待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论:父母言语虐待正向影响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自我控制是其中重要的中介机制,家庭氛围、学校纪律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受虐待小学生攻击性人格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Buss和Perry攻击性人格量表,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分别评估他们的攻击性人格维度和受虐待情况.结果 与无虐待组相比,受虐待组小学生的攻击性人格各维度分和攻击性总分明显增高:攻击性总分[(32.60±8.01)分vs(19.28±4.97)分,t=11.51,P<0.01],并且男生的攻击性高于女生:攻击性总分[(26.51±9.74)分vs(21.30±7.09)分,t=3.95,P<0.01].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和虐待总分与攻击性人格量表各因子分和总分呈正相关(r=0.287~0.797,P<0.01),性虐待仅与躯体攻击、指向自我的攻击和攻击性总分呈正相关(r=0.159~0.181,P<0.05).情感虐待能够正向预测躯体攻击、语言攻击、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和总攻击性(Beta值=0.274~0.439,t=3.502~7.007,P<0.01),躯体虐待能够正向预测攻击性人格的所有维度和总攻击性(Beta值=0.172~0.358,t=2.196~5.718,P<0.05或P<0.01),忽视能够正向预测愤怒和指向自我的攻击性(Beta值=0.203~0.235,t=2.770~3.207,P<0.01),而性虐待对攻击性人格没有预测作用.结论 儿童虐待可对小学生的人格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使其形成高攻击性人格,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和忽视对攻击性人格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儿童期虐待对新兵自杀意念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对南京军区某部505名入伍新兵进行儿童受虐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自杀意念量表和贝克绝望量表评定.结果 ①儿童期经历虐待的新兵自杀意念和绝望程度得分[(5.56±4.58)分、(5.93±3.01)分]明显高于无虐待的新兵[(2.11±2.79)分、(3.10±2.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儿童期经历虐待的新兵积极应对得分[(18.98±6.16)分]明显低于无虐待的新兵[(23.27±7.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期经历虐待的新兵消极应对得分[(9.27±5.04)分]明显高于无虐待的新兵[(6.93±4.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儿童期经历虐待的新兵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依次(69.38±10.43)分、(20.16±3.97)分、(25.73±3.68)分、(22.82±5.52)分]均明显低于无虐待组的新兵[依次(75.55±9.67)分、(23.25±2.50)分、(27.56±3.51)分、(24.67±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儿童期虐待与自杀意念、绝望程度、消极应对正相关(r=0.379,0.402,0.228),相关均达到显著性(P<0.01);儿童期虐待与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负相关(r=-0.285,-0.302),相关均达到显著性(P<0.01).结论 儿童期遭受虐待的新兵有更明显的自杀意念;儿童期虐待导致不良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缺乏可能是产生自杀意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期虐待对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影响。  方法  纳入2022年1~8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的136例12~18岁的抑郁症患者,使用一般人口学问卷、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儿童期创伤问卷进行调查。根据近1 a NSSI存在与否,分成NSSI组和无NSSI组,比较组间差异。儿童期虐待对NSSI的影响使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  结果  与无NSSI组比较,NSSI组的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在校正性别、受教育程度、父母是否离异、精神病家族史后,情感虐待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NSSI显著正相关(OR = 3.015,95%CI:1.200~7.578);情感忽视与NSSI显著正相关(OR = 2.446,95%CI:1.089~5.496)。  结论  情感虐待、情感忽视与NSSI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研究生的童年虐待经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主观知觉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SES)和抑郁量表(CESD)对907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生的童年虐待、社会支持、自尊和抑郁得分分别为(33.88±9.35)分、(68.31±12.01)分、(36.62±4.80)分、(35.85±9.20)分,童年虐待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32,P<0.01),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28,P<0.01),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44,P<0.01),社会支持与自尊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1),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41,P<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①社会支持是童年虐待和自尊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比为42%;②社会支持是童年虐待和抑郁之间的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占比为54%.结论 童年虐待不仅直接影响研究生的自尊和抑郁,同时还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研究生的自尊和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神经症患者的不安全感心理特点及其与儿童期受虐待经历、自尊、自我和谐和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探讨形成不安全感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方法 对符合入组标准的神经症和对照组各27名分别进行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儿童受虐筛查表(SQCA)、自我和谐量表(SCCS)、自尊量表(SES)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S)的测评.结果 神经症患者SQCA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66.7%vs 22.2%,P<0.01;(13.4±5.6)次vs(6.3±3.4)次,P<0.01],不安全感、自我不和谐性高于对照组[SRFIS总分(67.26±6.69)分vs(56.00±8.86)分,P<0.01;sccs总分(100.41±10.40)分vs(86.48±10.27)分,P<0.01],而自尊心、内控性低于对照组[ses分(19.22±3.34)分vs(23.26±4.31)分,P<0.01;IPCS-I分(29.67±5.05)分vs(32.93±6.11)分,P<0.05],且儿童期受虐待经历与不安全感、自我不和谐性、机遇性呈正相关(r=0.476~0.824,P<0.01),与内控性、自尊呈负相关(r=-0.571~-0.668,P<0.01).不安全感与自我不和谐性、他控性和机遇性呈正相关(r=0.411~0.775,P<0.05或P<0.01),与自尊和内控性呈负相关(r=-0.479~-0.708,P<0.05或P<0.01).儿童虐待和自我不和谐性对不安全感具有正性预测作用(Beta=0.354~593,t=2.64~4.42,P<0.01).结论 神经症患者儿童期受虐待经历较严重,具有不安全感强、自我和谐性差、低自尊低自信、自我力量感下降等心理特点,且不安全感心理特征的形成与受虐待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男性青少年的儿童期虐待与外化性行为的关系以及单胺氧化酶A (MAOA)基因启动子区域可变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352名汉族男性中学生,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青少年自我报告表(CBCL-YSR)和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对其进行测评,并鉴定其MAOA基因型.运用分层回归分析检验调节效应.结果 (1)MAOA 基因高活性与低活性两型被试在年龄[ (15.82±1.52)岁,(15.94±1.62)岁]、外化性行为[(15.13±10.14)分,(14.33±9.70)分]、虐待总分[(52.59±10.46)分,(51.39 ±7.56)分]、情感虐待[(7.63±3.31)分,(7.11±2.68)分]、躯体虐待[(6.40±2.82)分,(6.12±2.05)分]、性虐待[(6.42±3.24)分,(5.94±1.72)分]、情感忽视[(13.44±5.12)分,(13.16 ±4.83)分]及躯体忽视得分[(10.27±2.64)分,(10.44±2.53)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89~0.678,P>0.05).(2)除情感忽视及躯体忽视外,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对外化性行为均有显著预测作用(Sβ=0.141 ~0.347,P<0.01).(3)MAOA基因不能直接影响外化性行为(Sβ=-0.023,P>0.05);MAOA基因与情感虐待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Sβ=-0.148,P<0.01),与躯体虐待、性虐待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Sβ=- 0.067,-0.005,P >0.05).结论 MAOA基因多态性在男性青少年儿童期情感虐待与外化性行为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具有攻击行为的男性违法青少年的人格特点。方法:根据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违法性质及青少年暴力危险性定式评估(SAVRY),将少教所男性服教人员分为有攻击行为组(n=59)和无攻击行为组(n=20)分别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试。结果:有攻击行为组与无攻击行为组比较,在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经济状况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青少年违法者的EPQ各项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攻击行为组与全国常模在EPQ四项指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攻击行为组与全国常模在E量表得分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21,P<0.05)。结论:男性违法青少年多数具有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收入低等特点;相对于正常青少年,具有攻击行为的男性青少年多出现人格的偏离,其中以冲动和稳定性差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人格的人际关系维度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分别评估他们的人际关系特质和受虐待情况.结果 女生的温和、谨慎和人际关系总分高于男生[温和(24.2±4.5)分vs(22.5±4.6)分,P<0.05;谨慎(21.3±3.7)分vs(18.1±4.4)分,P<0.01;人际关系(59.2±7.6)分vs(53.9±8.4)分,P<0.01],受虐待者的谨慎因子分数低于未受虐待者[(18.3±4.6)分vs(20.6±4.0)分,P<0.01].躯体虐待、忽视、情感虐待和虐待总分分别与谨慎、人际关系总分呈负相关(r=0.229~-0.393,P<0.01).虐待对人际关系特质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237~-0.307,t=-3.314~-4.491,P<0.01),女生对人际关系特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179~0.323,t=2.373~4.722,P<0.05).结论 小学生人格的人际关系特质存在性别差异,人格特质的形成受受虐待经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儿童期虐待、目睹家庭暴力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儿童期虐待和目睹父母暴力对大学生自尊的影响.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目睹父母暴力行为调查问卷、自尊量表(SES)对41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有儿童期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或目睹父母暴力经历者自尊水平[依次为(28.04±4.31)分,(28.43±3.81)分,(28.55±3.70)分,(28.66±3.67)分,(28.15±3.87)分]比无儿童期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或目睹父母暴力经历者自尊水平低[依次为(29.02±3.41)分,(29.43±3.46)分,(30.77±3.18)分,(29.93±3.91)分,(29.30±3.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儿童期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和目睹父母暴力与大学生自尊负相关(r=-0.134,-0.216,-0.359,-0.250,-0.170),相关均达到显著性(P<0.01).儿童情感忽视与儿童情感虐待相关性最高.结论 儿童期虐待和忽视以及目睹家庭暴力对个体自尊水平有负性影响,尤其是儿童情感忽视和虐待.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目的 了解牙克石市地区居民饮酒行为现况.方法 调查对象为牙克石市、博克图、图里河三个地区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采用等比例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调查2706人.结果居民饮酒率为63.37%,其中男性饮酒率为83.43%,女性饮酒率为43.3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3,P=0.001).男性每周饮酒1~2次所占比例最高,为36.13%.从年龄上看,40~50岁组饮酒率最高为79.59%.;从文化程度上看,显示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饮酒率呈下降的趋势,高中/中专程度饮酒率最高,为82.05%.结论 牙克石市市居民饮酒率远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饮酒仍然是重要的社会及健康问题,综合干预措施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6.
17.
18.
应激源中存在可控与不可控事件.主体作用(self-choice behavior)在应对可控应激源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不可控应激源的应对方式有转化应对和补偿应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主体作用与应激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刘琳 《中国民康医学》2001,13(3):129-131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A型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A型行为问卷对160例抑郁症与160例健康人的行为类型进行评估,并对A型与B型行为病人的临床资料加以比较.结果(1)抑郁症病人中B型行为占51.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5%).(2)A型行为的病人一般起病急,心理社会因素明显,临床症状以认知障碍多见;而B型行为的病人以焦虑/躯体化及迟滞多见.(3)A型行为病人的疗效优于B型行为病人(P<0.05).结论抑郁症病人以B型行为多见,该型病人焦虑/躯体化及迟滞症状多见,其临床疗效不如A型行为病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