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布鲁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6例确诊的布鲁菌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液标本进行SAT、RT-PCR、BC法检测,对急性布鲁菌病组和慢性布鲁菌病组观察并分析RT-PCR检测的性能以及与SAT、BC的符合程度。结果:RT-PCR法对急性期布病组敏感性为76.4%,与SAT、BC的kappa值分别为0.62、0.64,有较好的一致性;RT-PCR法对慢性期布病组其敏感性为27.5%,与SAT、BC的检测结果有很大差别,kappa值仅为0.09、0.08。结论:RT-PCR检测灵敏度介于SAT、BC之间。血清学试验仍然是布鲁氏菌筛查的最好的方法,RT-PCR法仅能作为布鲁菌病诊断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了解北京市怀柔区社区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登记在“北京市怀柔区精神卫生管 理系统”的社区免费服药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600 例进行 Morisky 自我报告服药依从性问卷(MAQ-8)调 查,依据调查情况分为依从性差(MAQ-8 得分< 6 分)组与依从性好(MAQ-8 得分 6~8 分)组。收集所有 对象的一般特征(性别、年龄、工作情况、居住环境、婚姻状态、居住方式、躯体疾病、家族史、药敏史、疾 病类型、家庭收入、受教育年限、住院次数等)以及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采用访谈法对 15 例严重精 神障碍患者进行个案访谈,通过现象学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影响服药依从性的 9 个主题;采用 t检验和χ2 检验分析依从性差组与依从性好组患者一般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 分析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本次研究共筛查 600 例,采集有效信息 435 例,其中 325 例(74.7%) 服药依从性好,110 例(25.3%)服药依从性差;未按医嘱服药的原因中,选择率最高者为忘记服用(60.0%, 66/110),其次为无监护人管理督促(43.6%,48/110)和自知力缺乏(35.5%,39/110)。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 分析结果显示,居住环境在平原区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劣于山区的患者(OR=2.41,95%CI:1.14~5.10,P< 0.05);家庭月收入< 3 000 元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于家庭月收入≥ 5 000 元的患者(OR=0.36,95%CI: 0.19~0.70,P< 0.01);受教育程度低是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OR=13.81,95%CI:2.82~67.7,P< 0.01)。 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的居家免费服药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居住环境、家庭月收入、受教育年限是影 响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按医嘱服药的原因主要为各种原因忘记服用,其次为无监护人管理督促 而未服药和自知力缺乏。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阴道黏膜修复敷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按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中的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刺激性试验分别对三批阴道黏膜修复敷料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三批阴道黏膜修复敷料对豚鼠皮肤无致敏反应,细胞毒性反应级别不大于2级,具极轻度黏膜刺激。结论三批阴道黏膜修复敷料有望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形成机制,特别是男女在错牙合形成机制上的差异。方法选择12~15岁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58例,经头影测量确定ANB角小于0°,临床检查下颌不能后退,正常恒牙牙合者48例,ANB角在0°~5°之间。两组均要求为恒牙早期牙合,牙列完整,无正畸治疗史,男女各半。从头颅侧位片上测量13项颅面基本构成指标和14项反映基本面型及矢状垂直关系等的指标,对线距值进行标准化消除个体差异后,用独立样本t检验在骨性Ⅲ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中比较这些指标的性别差异,并比较男女Ⅲ类错牙合与正常牙合间这些指标间的差异。结果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形成在男性主要是由于上颌长减小、下颌升支前倾、下颌角开张所致,在女性,除了以上因素之外,后颅底前倾、升支和下颌体的增长也是导致骨性Ⅲ类错牙合的重要原因,从面部比例看骨性Ⅲ类错牙合面部有变窄长的趋势,女性更明显。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形成中颅面骨骼基本组分之间的匹配方式存在着性别差异。结论12~15岁间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形成机制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差异是生长发育期的暂时现象还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男女性别在机体结构上的差异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后路钉 -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总结 1994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经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5 4例 ,从伤椎高度恢复、椎管矢状径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评价其疗效。结果 :伤椎高度由术前 5 8 2 %至术后 92 1% ,COBB角由术前 2 7°恢复至 6 0° ,椎管矢状径从 8 9mm恢复到12 4mm ,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后路切开复位减压 ,钉棒系统固定具有手术相对简单 ,创伤小 ,固定可靠 ,是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NOD鼠唾液腺分泌功能减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NOD鼠随机分配为4组:预防用药组、预防对照组、治疗用药组、治疗对照组;检测毛果芸香碱刺激后唾液流率变化;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后比较平均浸润灶数目及面积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颌下腺、脾脏组织中CD3 +T、CD4 +T、CD8 +T、CD44 +CD62L -CD4 +T、CD19 +B、CD138 +B细胞水平的变化;CB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7A、IL-6水平变化。 结果:预防用药及治疗用药组唾液流率( t=-5.81, P<0.001;t=-3.61, P<0.05)、浸润灶平均数目( t=3.95, P<0.01;t=4.94, P<0.001)、浸润灶平均面积( t=3.18, P<0.05;t=2.35, P<0.05)均具有明显改善。颌下腺组织中CD3 +CD4 +T( t=2.39, P<0.05;t=3.82, P<0.01)、CD44 +CD62L -CD4 +T( t=3.53, P<0.05;t=3.36, P<0.05)细胞明显下调。脾组织中CD3 +T( t=6.08, P<0.001;t=2.76, P<0.05)、CD3 +CD4 +T( t=3.73, P<0.05;t=2.39, P<0.05)、CD19 +B( t=5.88, P<0.001;t=4.23, P<0.01) 、CD138 +B( t=4.30, P<0.001;t=4.46, P<0.01)细胞也均明显下降。此外,用药组小鼠血清IL-17A水平均降低( t=4.15, P<0.01;t=3.36, P<0.01),预防用药组TNF-α水平下降( t=4.56, P<0.001),但IL-6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提示来氟米特可预防、改善NOD鼠唾液腺功能减退及抑制体内免疫活化,为评估来氟米特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肺中叶结核的影像及临床特点,提高对右肺中叶结核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右肺中叶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结果大片密度不均灶30(37.5%)例;斑片状、结节状灶50(62.5%)例;其中薄壁空洞(洞壁厚<3 mm)18例(22.5%);钙化35例(44%);支气管扩张50例(62.5%);局限性不张30例(37.5%)。结论右肺中叶结核属非好发部位及不典型表现的肺结核,诊断有一定难度,结合病史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牛奶不耐受与血液中微量元素缺乏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儿童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对158例牛奶不耐受病儿的全血进行铁、锌、铜、镁、钙检测分析,并与18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58例牛奶不耐受病儿中129例(81.6%)有不同程度的锌或铁缺乏,58例同时有锌和铁缺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6~145,P<0.01)。两组血锌和血铁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07、4.17,P<0.01)。结论 牛奶不耐受与微量元素锌、铁缺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