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2018年AP合并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将AP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与非SAP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的差异。结果最终纳入262例AP合并感染患者,其中混合感染患者144例(54.96%)。共分离出病原菌29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7株(71.13%),革兰阳性菌84株(28.87%);居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71株)、肺炎克雷伯菌(45株)及鲍曼不动杆菌(40株)。SAP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MDRO感染率高于非SAP组(P0.05),胆源性AP患者较非胆源性AP患者更易发生MDRO感染(P0.05)。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第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86%和35.56%;鲍曼不动杆菌除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35%外,对其他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未检测出耐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及替考拉宁的革兰阳性菌株。结论 AP患者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具有高度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且MDRO感染对SAP患者的治疗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非高危因素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SU)的必要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90例非高危因素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按1:2的比例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SU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和原有疾病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未用药组30例,不进行SU的预防;用药组60例,使用抑酸药(ASD)预防SU。结果:未用药组与用药组均未出现术后SU和严重不良反应;二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和原有疾病治愈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用药组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药品费用均低于用药组。结论:对于不存在高危因素的LC患者,预防应激性溃疡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陈丽  邓楠  韦鸿雁  谭波宇 《中国药房》2013,(18):1701-1704
目的:监测并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和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上报的27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5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79.64%)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抗微生物药与营养药引发的ADR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7例(24.36%)和59例(21.45%),其次为循环系统药和中药制剂;ADR的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27.15%)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严重的ADR11例(4.00%)。结论:临床应重视ADR,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电击伤是指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除了导致电击部位局部损伤,还可引起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电击伤若导致头皮全层烧毁,易发生颅骨坏死,因修复过程长,创面易合并耐药菌感染.若电击伤损伤了神经组织则可导致癫痫发作,而抗癫痫药物的应用增加了诊治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邓楠  谭波宇  陈丽  韦鸿雁 《中国药房》2012,(28):2622-2626
目的:系统评价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经验性治疗中性粒细胞缺乏并发热(FN)肿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EBSCO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治疗FN肿瘤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共纳入18项RCT,合计3074人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组初始方案治疗成功率[RR=1.12,95%CI(1.04,1.20),P=0.003]、感染相关性死亡率[RR=0.52,95%CI(0.32,0.87),P=0.01]、治疗失败率[RR=0.88,95%CI(0.81,0.97),P=0.007]均优于联用组;2组二重感染发生率[RR=1.08,95%CI(0.69,1.71),P=0.73]、不良反应发生率[RR=1.08,95%C(I0.97,1.20),P=0.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米卡星联合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可作为初始FN肿瘤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某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预防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药物进行调查分析,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某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行LC的住院患者病历1 200份,统计并分析预防PONV的药物应用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1 001例患者中,973例(97.20%)患者应用止吐药预防PONV,其中5-HT_3受体拮抗剂的应用率达96.71%。7例(0.77%)患者给药时机不合理,952例(97.82%)单次剂量偏大,314例(32.22%)给药频次不合理,476例(48.91%)用药疗程过长。所有止吐药均为非口服途径给药。结论该院LC患者广泛应用5-HT_3受体拮抗剂预防PONV,在药物剂量、用药频次、使用疗程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建议临床在应用止吐药预防PONV时,应兼顾药物经济学,规范止吐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类别药物致急性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的临床特征及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DILI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肝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309例病例,其中肝损伤严重程度<3级的171例,≥3级(严重DILI)的13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药物类别和高脂血症是发生严重DIL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在不同药物类别中,与全身抗感染药组相比,中草药组和保健品组OR值均大于1,抗肿瘤或免疫机能调节药组OR值小于1(P<0.05)。结论: 药物类别和高脂血症是发生严重DILI的独立影响因素;中草药和保健品引起严重DILI的风险显著高于全身抗感染药,抗肿瘤或免疫机能调节药引起严重DILI的风险显著低于全身抗感染药。临床工作者应对存在严重DILI风险的患者开展重点监护,实现早发现、早停药、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我院人血白蛋白(HSA)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HSA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及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调查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应用HSA的住院患者处方1200张,对HSA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00张处方共使用HSA 45960 g;外科用量大于内科,以肝胆外科应用最多;患者单次用量4~20 g不等。447例患者应用HSA有指征,其中最主要的指征包括严重低蛋白血症(54.14%)、肝硬化腹水(26.40%)和心脏手术(15.88%)。753例患者使用HSA不合理。结论:我院HSA应用广泛,且存在过度应用的现象。建议临床严格掌握HSA用药指征,规范用药行为,促进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优化白首乌中C21甾体酯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及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C21甾苷得率为指标,优化乙醇回流提取工艺;比较AB-8及HP-20型大孔树脂的吸附效果,并以纯化后C21甾苷收率及浸膏中甾苷的质量分数为指标,优选纯化工艺。结果:C21甾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9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AB-8型大孔树脂对C21甾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优选的纯化工艺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g.mL-1,以6倍量80%乙醇洗脱,纯化后总甾苷含量可达46.91%。结论:优选工艺简单稳定,对C21甾苷提取精制效果好,可为其工业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谭波宇  韦鸿雁  陈丽 《中国肿瘤》2018,27(4):316-320
摘 要:[目的] 探讨人血清白蛋白(HSA) 联用顺铂 (DDP) 对MCF7细胞耐药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DDP干预MCF7 细胞 72h,CCK8 检验细胞增殖抑制率。选用DDP的IC50浓度分别与10、20μmol/L HSA联用,进一步检测联合用药对 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样品分为空白对照组、顺铂组、HSA组、顺铂联合HSA治疗组(10或20μmol/L)。各组处理MCF7细胞72h,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ERCC1 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 DDP联用10或20μmol/L HSA 对MCF7 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0.97±1.50)%、(45.15±2.10)%,单独用药组DDP对MCF7 的增殖抑制率为(55.60±5.20)%。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DDP联用HSA (20μmol/L) 显著增强ERCC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DDP联合使用高浓度HSA可通过上调ERCC1表达诱导化疗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