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6 毫秒
1.
目的提高冠脉宁片的质量标准,更有效地控制该中成药的质量。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药材鉴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鉴定处方中的两味药材,并对葛根素的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考察。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冠脉宁片的鉴别和含量测定,能有效地控制成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量脑脊液置换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01—2012-02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大量组(脑脊液置换量>50mL)和少量组(脑脊液置换量<50mL),每组27例,对3组患者的头痛缓解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等多个指标进行观察比较,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发现,3组头痛缓解、脑膜刺激征消失、平均住院时间为大量组<少量组<对照组,大量组颅内积血全部吸收27例,少量组全部吸收25例,部分吸收2例;对照组积血全部吸收21例,部分吸收6例,3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生率为大量组<少量组<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为大量组=少量组<对照组,上述指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当早期应用大量脑脊液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快速缓解头痛,降低血管痉挛发生率,减轻脑膜刺激征,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中大量置换液进行治疗效果更优,但置换量多少与再出血的发生率无关。  相似文献   
3.
欧阳强  陈阳  韦英海 《内科》2008,3(5):714-716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0例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讨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动态血清S‐100B蛋白检测SAH患者脑损害程度及脑血管痉挛的评价作用。方法对166例SAH患者行CTA检查,抽取患者入院后1、2、3、7d时的肘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结果166例SAH患者中,CTA共检出119处动脉瘤。Hunt‐HessⅠ~Ⅱ级患者入院后1dS‐100B蛋白水平为(0.71±0.11)μg/L,7d为(0.62±0.09)μg/L,Hunt‐HessⅣ级的患者入院后1dS‐100B蛋白水平为(2.12±0.23)μg/L,7d为(1.97±0.06)μg/L,S‐100B蛋白水平与Hunt‐Hess分级呈正比。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8分的患者入院后1dS‐100B蛋白水平为(1.87±0.23)μg/L,7d为(1.87±0.23)μg/L。GCS评分13~15分的患者入院后1dS‐100B蛋白水平为(0.63±0.17)μg/L,7d为(0.44±0.15)μg/L,GCS评分越低,S‐100B蛋白水平越高。结论CTA可显示血管的空间立体结构及周边关系,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难度的评估。检测血清中S‐100B蛋白浓度能评估继发性脑损害的严重情况和脑血管痉挛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评价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入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比较伴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与单纯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资料,伴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137例(CHD+DM组),单纯冠心病283例(CHD组)。使用SPSS软件的PSM功能对两组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匹配后的样本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匹配成功各120例。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吸烟史(HR=2.50,95%CI:1.34~4.64,P=0.004)、高血压史(HR=2.24,95%CI:1.08~4.63,P=0.030)、肌酐清除率110ml/min(HR=3.12,95%CI:1.22~5.03,P=0.024)、冠状动脉多支病变(HR=2.15,95%CI:1.14~4.07,P=0.018)和伴糖尿病(HR=2.22,95%CI:1.14~4.33,P=0.020)是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SM后,CHD+DM组1、3、5年的累计狭窄率分别为10.70%,40.30%和43.80%,CHD组为4.70%,23.70%和2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应用PSM可以有效地均衡非随机研究组间的协变量,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护肝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护肝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比较甲醇索氏、甲醇超声、醋酸乙酯回流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线性为58~2320μg/ml,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98.53%,RSD为1.39%(n=9)。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醇甲,方法灵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静脉金属内支架结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盱癌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肝穿刺途径置入门静脉金属内支架,同时(或1周后)行TACE.记录手术成功、狭窄开通、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发生情况,随访支架通畅期和患者生存期.结果:门静脉通路穿刺成功率11/11;门脉支架置入成功率10/11;发生肝性脑病及肝功能衰竭1例.支架中位通畅期5.7个月(1~18个月);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患者生存率分别为5/11、4/11、2/11.结论:对巨块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但无远处广泛转移的患者,采用支架开通门脉主干及远端为非肿瘤所在肝叶的门脉,结合TACE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恶性高位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侵犯或压迫肝门部胆管的恶性肿瘤造成的胆道高位梗阻,因梗阻部位多位于胆总管上段、肝总管,左右叶肝管甚至互不相通,单侧PTBD引流只能局限于引流管头端所放置的单一分支肝管,部分病例PTBD术后黄疸没有明显减退,甚至短期内加重,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本研究探讨左右叶双侧PTBD结合内支架术治疗恶性高位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7例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男性11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3.4岁),行左、右叶双侧PTBD结合内支架治疗。置入2枚支架的15例;2例为一侧肝管至胆总管置入支架,另一侧留置引流管。15例PTBD术后行TAI/TACE或放疗。结果:全部患者PTBD手术成功。治疗后总胆红素明显下降,由(357.7±142.5)μmol/L降至(174.7±87.6)μmol/L。引流通畅中位时间8.9个月,全组生存中位时间11.2个月。结论:左右叶双侧PTBD结合内支架治疗高位恶性梗阻性黄疸近期疗效肯定,早期引流与多支引流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损伤兔眼浅层角膜,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造成角膜炎动物模型;考察妥布霉素滴眼液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妥布霉素滴眼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感染的兔角膜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对于绿脓杆菌感染的兔角膜炎,其作用明显优于硫酸庆大霉素滴眼液。  相似文献   
10.
移植肾动脉狭窄影像学诊断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价.方法:对我院所行1 524例(1 604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中明确发现移植肾动脉狭窄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4例还进行了移植肾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另选择20例正常移植肾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也行CDI检查.结果:14例中有移植肾动脉吻合口明显狭窄者4例,均行移植肾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有移植肾动脉吻合口远端近肾门处明显狭窄者4例,其中2例行移植肾动脉探查及狭窄区松解术(另2例药物控制血压,拒绝进一步治疗);术后血压均基本恢复正常.余6例均为移植肾动脉吻合口轻度狭窄,服用药物能控制血压.结论:(1)CDI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反复观察,对观察移植肾血流及血流指数的变化有一定的意义.(2)MRA是目前最为新颖的诊断手段,对患者无创伤性,能初步显示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今后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用于指导治疗.(3)DSA虽属创伤性检查,但诊断确切,能明确显示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并能同时行腔内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