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索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8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试验方法。180例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服安慰剂1周后,口服比索洛尔5~20mg(80%病人服5~10mg)共6周,不服其它降血压药。结果:服药6周后血压为18.6±1.77/11.3±1.05kPa,收缩压下降4.0kPa,舒张压下降2.4kPa,有效31.1%,显效67.2%,总有效率98.3%;36例冠心病人中19例心绞痛及心肌缺血好转改善率为52.7%。出现不良反应20例(11.1%),但症状轻,不需停药。治疗前后血生化及肝肾功能无改变。结论:比索洛尔对轻中度EH病人具有降压作用,对合并冠心病者兼有抗缺血效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检测对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对住院的急性呼吸困难患者,用免疫发光定量检测血浆BNP含量,随后进行超声心动图等常规检查,比较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差异。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肺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BNP分别为(604.78±137.70)ng/L和(43.56±32.7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浆BNP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53,P〈0.01),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呈正相关(r=0.56,P〈0.01)。结论血浆BNP对心源性呼吸困难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不能用当年标准血清进行鉴定的甲3(H3N2)亚型流感病毒进行抗原性分析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用交互血凝抑制试验对毒株进行抗原性分析,提取病毒RNA,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A1(血凝素重链区)基因片段,产物纯化后测序并分析结果。结果:发现两株从鸡胚分离到的甲3(H3N2)亚型“D”相毒株与2株从MDCK细胞分离到的“0”相毒株抗原性已明显不同;其中1999年分离的“D”相与“0”相2毒株的抗原比大于25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3%,抗原决定簇A区和B区氨基酸位点相差分别为50%及35%;受体结合部位(RBS)有6个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左侧壁1个、前壁3个、右壁2个)。结论:人群中存在没有发生“0”相变异的甲(H3N2)亚型“D”相毒株,其抗原性与当前流行的“O”相变异株已明显不同,提示今后在鉴定甲3(H3N2)亚型毒株时,需根据毒株的来源和相特性选择适合的标准血清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4.
经调查证实我省有5个地理小区16个市县为疫区,4个地理小区11个县(市)为潜在疫区。从15个市县中捕获11种小兽查到6种鼠带EHF病毒抗原,7种鼠查到抗体。以林家鼠抗原阳性率7.44%,感柒率16.81%最高。发病以春季为高峰,病人症状较轻而确定我省为家鼠型出血热流行区。潜在疫区的局部地方正常人群隐性感柒率比疫区高,出现潜在流行趋势。1983年~1956年发病率呈直线上升。85.47%病例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平原丘陵小区。1987年对疫区和潜在疫区开展大规模灭鼠运动,迅速控制流行。  相似文献   
5.
广东地区1998~2001年流感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广东地区流感流行特征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 根据广东地区流感疫情和监测资料进行流感流行分析。结果 1998-2001年流感流行高峰在每年3-7月,1998-2000年流行优势毒株为H3N2毒株;2001年春季和夏季,B型流感和H1N1亚型流感先后在广东地区发生小流行。1998年和1999年分别从9例和1例流感患者鼻咽拭予中分离到H9N2流感毒株。结论 广东地区2002年将不会发生流感大规模流行;应加强流感监测,及时发现流感病毒新变异出现;指导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感冒 (流感 )是第一个实行全球性监测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流感病毒抗原的易变性 ,目前尚无法完全加以控制。它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 ,甚至可以夺走人的生命。自 1997年香港报告H5N1禽流感可感染人后 ,更证实禽在流感大流行株的起源作用。为此 ,1998~2 0 0 0年广东省设立 8个流感监测市对禽 (鸡 )进行流感监测 ,分离鉴定禽类流感与人流感病毒 ,并进行H9N2禽流感病毒的抗原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标本采集1 1 1 鸡咽拭子标本采集 各监测市对养鸡场或农贸市场的鸡采集鸡咽拭子 ,采集的咽…  相似文献   
7.
莱姆病(Lyme disease)最初由Steere 于 1975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发现,Burgdorfer和Barbour于1982年分离出莱姆病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80年代中期我国证实东北某些林区存在该病,且发病率较高。但南方调查较少,连平、和平、龙川地处广东省北部山区,又是主要林区之一,最近我们通过人群莱姆病血清抗体检测,证实人群中存在莱姆病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和及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回顾性调查表,由各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填写2004-2006年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的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的监测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广东省共报告823起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发病33 012例,死亡151例,波及人数2 926 862人,其中传染病相关事件442起(占事件总数53.71%),发病23 216例,死亡19例,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事件337起(占事件总数40.95%),发病8 474例,死亡80例,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所报告事件频发地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共报告605起,占事件总数73.51%。传染病相关事件主要发生在3-6月份,共283起,占事件总数34.39%,其中3月份最多,报告126起;食物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6、7、9、10和12月份,共201起,占事件总数24.42%。波及人群以学生为主的事件共383起(占事件总数46.54%),发病20 699例,死亡6例,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病人群,且波及该人群以传染病相关事件为主;其次波及人群以工人和民工为主的事件189起(占事件总数22.96%),发病5 286例,死亡45例,波及该人群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结论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应加强重点人群如学生、工人和民工的传染病及食物中毒的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巩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防制效果,我省继续加强了流脑监测与控制工作,现将1997~1998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收集1997~1998年广东省流脑发病报告资料,进行疫情监测分析;选择广州市为监测点,进行病原学监测,即采集流脑病人脑脊液(CSF)或血液做病原菌培养分离,并对菌株进行鉴定;同时每年在流脑流行前期(11~12月)采集监测点各年龄组(0~岁、5~岁、10~岁、15~岁、30~岁)健康人群的咽拭用培养法分离流脑菌(NM)及乳糖发酵菌(NL)和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用TTC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98 例 NSCLC和 20 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C和ABCG2的表达.结果:VEGF-C和ABCG2的表达与NSCLG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有元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VEGF-C阳性表达与ABCG2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VEGF-C和ABCG2的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NSCLC转移与复发的一个观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