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弓状线切开技术在变异弓状线病例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8月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施行TEP的60例弓状线变异患者资料,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人为切开腹直肌后鞘及其后面的腹横筋膜创建一条人工弓状线,并对其后面的腹膜前间隙进分离。影像记录弓状线的形态和手术步骤。 结果低位弓状线50例(83.3%),位于脐下8~12 cm,表现为不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向下呈逐渐变薄、变少的散在纤维。无弓状线10例(16.7%),有完整的腹直肌后鞘并一直延伸至耻骨。以人工弓状线为界分为两个层面,前面的是腹直肌后间隙,后面是腹膜前间隙,位于腹横筋膜(含有后鞘)与腹膜前筋膜浅层之间,是TEP理想的分离层面,沿此间隙向下分离与Retzius间隙相连,然后向外分离Bogros间隙。本组平均手术时间(130±15)min,术中腹膜损伤率8.3%(5/60)。术后发生血肿3例,血清肿2例,皮下气肿3例,无慢性疼痛病例。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无复发病例。 结论人工弓状线切开技术在低位和无弓状线患者的TEP手术中安全有效、简单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不同病因急性脑梗死(ACI)的近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将 2019 年 2 月至 2020年1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60例ACI患者纳入研究,按是否接受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溶栓组130例, 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未溶栓组 30 例,给予常规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分析溶栓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溶栓组治疗总有效率比未溶栓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大动 脉粥样硬化型(LAA)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心源性栓塞型(CE)及其他病因型(SOE)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溶栓组中,预后良好患者的年龄、基线血糖值比预后不良患者低,发病到溶栓时间比预后不良患者短,有糖尿病史、心房 颤动发生率比预后不良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发病到溶栓时间、心房颤动 是预后良好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 ACI 治疗中应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可以实现良好的疗效,但 ACI 不同病因分型 患者的溶栓治疗疗效有所差异,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另外,年龄、心房颤动、发病到溶栓时间 会影响 ACI 预后,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以上因素予以合适的干预,以实现更好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清Toll样受体(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与早产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新生儿120例分为足月新生儿4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40例,特发性早产儿40例。均在出生30 min内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新生儿血清TLR-4、TNF-α和IL-6水平。结果胎膜早破早产儿、特发性早产儿的血清TLR-4、TNF-α、IL-6水平均高于足月儿(P均0.05)。两组早产儿的TLR-4均分别与该组TNF-α和IL-6水平呈正相关性;而TNF-α和IL-6水平之间也呈正相关性(P均0.01)。结论 TLR-4、TNF-α、IL-6水平的改变可能与早产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构建LAPTM5野生型和NZB型腺病毒,体外感染小鼠B淋巴细胞系WEHI231,探讨LAPTM5过表达对LPS诱导WEHI231增殖与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检测RAW264.7、WEHI231和NIH3T3三种细胞系中LAPTM5表达,采用LAPTM5野生型和NZB型腺病毒体外感染WEHI231细胞,采用LPS(1μg/ml)刺激WEHI231细胞,采用qRT-PCR检测细胞内LAPTM5 mRNA的表达变化,证实LAPTM5过表达效果,CCK-8法检测WEHI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qRT-PCR检测细胞内IL-6和TNFαmRNA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LAPTM5过表达对LPS诱导WEHI231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结果LAPTM5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高度表达,在小鼠B淋巴细胞WEHI231中较低表达,而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不表达。感染LAPTM5野生型和NZB型腺病毒的WEHI231细胞中,LAPTM5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LAPTM5过表达后,LPS诱导WEHI231增殖能力显著增加,LPS诱导细胞中IL-6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LAPTM5 NZB型腺病毒对细胞增殖与活化能力的影响与野生型相比并无差异(P0.05)。结论LAPTM5过表达可促进LPS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WEHI231增殖与活化。  相似文献   
5.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作为治疗痔的新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其手术原理符合痔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仍有术后大出血、残留皮赘、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及术后痔复发脱出等。我院自2010年1月开始运用该技术,并对其进行部分改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产儿出生时外周血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及校正胎龄6个月龄时智力发育测试(CDCC)结果,探讨其在早产发生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的关系,为预防早产及对脑损伤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新生儿120例,分为:足月儿40例、胎膜早破早产儿40例和特发性早产儿40例。采用ELISA检测新生儿外周静脉血中TLR-4、TNF-α的水平,校正胎龄达6个月时做婴幼儿CDCC。结果两组早产儿血清TLR-4、TNF-α水平均高于足月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血清TLR-4、TNF-α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CDCC异常者出生时外周血清中TLR-4、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水平,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血清TLR-4、TNF-α水平均高于足月新生儿,提示细胞因子TLR-4、TNF-α的激活与胎膜早破早产、特发性早产分娩发动机制密切相关;TLR-4、TNF-α呈正相关性,提示TLR-4可能作为上游因子通过激活细胞因子TNF-α而发挥促进早产分娩的作用。早产儿出生时外周血中TLR-4、TNF-α水平可作为早期判断脑损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回顾分析18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电图(ECG)描记情况,其均有异常。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1996年2月~1999年10月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其中18例为重度中毒者,均有肺水肿、昏迷。男7例,女11例,年龄5~62岁,平均26.2岁。  相似文献   
8.
张焕  刘妍  武冰冰  张弹 《大家健康》2013,(1):140-141
目的讨论胸外科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有效护理。方法配合手术治疗,加强呼吸系统护理。结果良好的呼吸道护理使得治疗和康复取得满意效果,有效地减少了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措施。方法在熟悉患者病情、检查化验情况及治疗用药的基础上,找出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经治疗和护理11d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虽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并发病毒性脑炎,病情急骤危重,但只要治疗、护理得当,可控制病情并达到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同时标记CD34和D2-40,分别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88.75%(71/80),COX-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其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COX-2表达阳性者的MVD和MLD均明显高于COX-2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 COX-2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的血管和淋巴管形成而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