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角蛋白(cytokeratin,CK)阳性细胞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析了43例肺癌患者外周血CK 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CK 细胞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肿瘤临床分明、病理分级、瘤灶多少及是否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而与肿瘤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CK 细胞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可为肺癌的诊断、恶性度判断、转移是否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小RNA结合位点基因的5个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女性乳腺癌病例及健康对照各400例。用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分析5个多态性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5个位点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P均0.05),而在绝经前的女性中,rs11097457 TC/CC(OR调整后=0.63,95%CI:0.41~0.98)、rs1434536 TC(OR调整后=0.61,95%CI:0.39~0.96)及TC/TT(OR调整后=0.64,95%CI:0.42~0.98)、rs1970801 GT(OR调整后=0.62,95%CI:0.39~0.98)及GT/TT(OR调整后=0.62,95%CI:0.40~0.95)基因型与乳腺癌的低风险相关。5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rs11097457、rs1434536、rs1970801与绝经前女性的乳腺癌的低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3.
氯吡格雷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但其对胃肠道的损伤引起了广泛关注.紧密连接蛋白是细胞间连接的一个重要形式,由Claudin蛋白、Occludin蛋白、JAM、ZOs等结构蛋白及各类连接蛋白分子组成,Occludin蛋白是最先被分离出来的紧密连接蛋白跨膜蛋白,也是紧密连接蛋白中最重要的结构蛋白.  相似文献   
4.
导师制在留学生临床实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南京医科大学以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为试点,首次将导师制引入了来华医学留学生临床实习中,初步建立了留学生临床实习导师制的新模式,并按照管理学上PDCA循环(plan-do-check-assessment)的原理进行实施?本文通过分析实施导师制过程中培养模式的确定?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及考核评估这4个PDCA循环过程的控制,探讨了南京医科大学“留学生实习导师制”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CD11b/CD18的表达,同时通过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确定冠脉病变特点,以期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UAP与白细胞活性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6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4例,UAP组45例,分别于CAG前采外周静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CD11b/CD18双阳性率表达程度;根据Braunwald心绞痛分级方法和定量CAG分析(QCA)UAP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分别将UAP组分成Ⅰ B、ⅡB、ⅢB级,并将病变长度、病变类型、病变累及血管数量和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UAP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CD11b/CD18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P组[(80.49±9.89)%:(71.44±14.67)%和(69.75±18.68%),均P <0.01)];ⅢB级UAP患者的CD11b/CD18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Ⅰ B、ⅡB级[(91.78±5.67)%:(77.82±9.65)%,(76.91±8.15)%,均P<0.01)];UAP组内长病变患者外周血黏附分子的阳性率虽高于非长病变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02±8.75)%:(79.78±9.64)%,P>0.05)];从UAP组中不同病变类型可见,随着病变类型严重程度的加重,其炎性指标也逐渐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累及血管的不同数量和病变狭窄不同程度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UAP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是被激活的,随着冠脉病变处斑块不稳定性的加重,外周血黏附分子的表达亦增高,即白细胞活化状态与冠脉病变情况相关;白细胞活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冠脉上病变的斑块处存在着炎性反应,斑块的不稳定性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胰腺癌组织溶血磷脂酸(LPA)内皮分化基因受体(Edg/LPA)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0例胰腺癌及对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种Edg/LPA受体亚型Edg-2/LPA1、Edg-4/LPA2和Edg-7/LPA3受体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组织Edg-2/LPA1、Edg-4/LPA2、Edg-7/LPA3受体mRNA表达量分别为(0.142 ±0.042)%、(0.471 ±0.064)%、(0.231±0.043)%,对应癌旁正常胰腺组织分别为(0.132 ±0.029)%、(0.027±0.015)%、(0.163±0.046)%,其中胰腺癌组织的Edg-4/LPA2受体mRNA表达较对应癌旁组织显著增加(P<0.05).同样,胰腺癌组织Edg-4/LPA2蛋白表达也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癌组织的3种Edg/LPA受体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CA19-9浓度呈平行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胰腺癌组织EDG-4/LPA2受体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导管腺癌的分化程度及侵袭转移有关,而Edg-2/LPA1、Edg-7/LPA3受体mRNA表达仅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结论 胰腺癌组织高表达Edg-4/LPA2受体,其高表达反映出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检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细胞株中miR-21(micro RNA-21)的表达以及调控PDCD4及PTEN 2种基因对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以miR-21作为靶分子对DLBCL基因治疗的可能性。首先,使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种DLBCL细胞株中miR-21的表达水平;利用转染anti-miR-21来降低miR-21的表达量,研究miR-21对DLBCL的生物行为可能产生的作用;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来验证miR-21与PDCD4和PTEN的关系。结果表明:ABC-型DLBCL细胞株中miR-21的表达明显高于GCB-型DLBCL;RNA反义抑制技术特异性降低OCI-LY3和OCILY10细胞miR-21表达后,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凋亡增加;荧光素酶报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PDCD4及PTEN是miR-21靶基因。结论:miR-21可能涉及DLBCL的发病机制,可能为一种新的DLBCL治疗靶分子。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胞浆内精子注射术 (ICSI)怀孕最早阶段染色体异常的频率和机理 ,作者用细胞遗传学的方法分析受精卵的 3个原核和 1个极体 ,即用鬼臼毒素和长春碱孵育未被分开的单细胞受精卵 ,并用渐增固定的空气干燥法固定 ,染色体用吉姆萨染色。结果表明 :4 4个受精卵中有 2 2个 (5 0 % )显示细胞遗传学的改变 ,包括异倍体 (6,13.6% )、结构畸变 (10 ,2 2 .7% )、数量结构上的异常 (2 ,4 .5 % ) ;有 1个病例 (2 .3% )不能区别是双异倍体或染色体异位、1个受精卵 (2 .3% )由于注射了二倍体精子而变成四倍体、有 2个受精卵 (4 .5 % )显示不规则的…  相似文献   
9.
10.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自噬与胃癌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发现,自噬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病风险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自噬参与了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过程,进而影响了胃癌的发生、发展。研究还发现,通过抑制自噬可以有效地解决胃癌化疗过程中的耐药性问题,为胃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此外,自噬相关分子可用于胃癌预后的监测,有望成为新的预后指标。该文就自噬在胃癌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作用,将自噬与胃癌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