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恶性肿瘤的幸存者越来越多,幸存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儿童恶性肿瘤幸存者除了要承受疾病带来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压力,还将要面对由治疗带来的生长发育障碍、性腺功能障碍及癌症远期效应,如脏器功能损害和二次肿瘤。大量研究显示,恶性肿瘤HRQoL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但也有少量的研究认为癌症经历对幸存者的生活质量可能有积极的影响。目前HRQoL的评价主要通过生活质量量表完成,后者可以从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精神健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期待更多的观察性、横断面、尤其是长期随访研究来进一步描述儿童恶性肿瘤幸存者的HRQoL,这样可以为更多的干预研究提供基础,更为临床工作者的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3例儿童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并进行了随访。结果:83例儿童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中男女比例为1.6∶1,年龄小于2岁41例,多器官受累34例,受累器官功能(主要指肝功能、肺功能、骨髓功能)损害者共2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失访2例,死亡7例。分组治疗中A、B两组(无脏器功能异常)未发生死亡病例,而C组(有脏器功能异常)共死亡7例;A、B两组的无事件生存率亦高于C组(P<0.05)。结论:按照临床特征分组治疗可大大改善儿童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预后,但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疗效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评价横纹肌肉瘤(RMS)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1例RM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儿中男19例、女12例,发病中位年龄42.2(7.2~109.9)个月;Ⅰ期2例,Ⅱ期6例,Ⅲ期16例,Ⅳ期7例。均采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RS-2009方案化疗,随访至2017年5月1日。2例患儿治疗疗程中失访,1例停药复发后失访,中位随访时间39.3个月。Ⅰ期患儿均完全缓解并长期存活;Ⅱ期复发2例;Ⅲ期复发4例;Ⅳ期复发继而死亡3例,治疗无效进展死亡1例。Ⅰ、Ⅱ、Ⅲ期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61.8±12.9)%,3年总生存率(OS)100%;Ⅳ期3年EFS和OS均为(42.9±18.7)%。未放疗组3年EFS(37.7±14.2)%,正规放疗组(82.1±11.7)%。结论RS-2009方案对Ⅰ、Ⅱ和Ⅲ期儿童RMS疗效尚可,但对Ⅳ期尚需进一步优化;放疗可以显著提高EFS。  相似文献   
4.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该地区儿童ALL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33例ALL患者及380例健康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资料处理采用EPIDATA3.02录入,SPSS13.0统计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OR),估计各危险因素与儿童ALL的关联强度。结果:所调查的因素中共筛选出8项与ALL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其中5项(是否与父母共同居住、是否早产、儿童杀虫剂接触史、儿童父母亲是否吸烟、家庭是否装修)在多因素回归仍有显著意义。结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当地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预防可降低儿童ALL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EL-AML1融合基因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lymphblasticleukemia,ALL ,简称急淋 )的关键是依据不同的临床亚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合并症之目的。TEL AML1融合基因是ALL最常见遗传学改变 ,并被认为与预后密切相关 ,为了解其与预后的关系 ,我们用RT 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的方法测定了我院初诊ALL患儿的TEL AML1表达 ,并且与临床特性及其他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对象和方法1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我院血液科初诊ALL患儿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在 1~ 12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Survivin 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测定了54例儿童ALL的标本, 同时分析其临床特征、危险程度分类, 并对所有病例进行2年的随访, 并比较2年的无事生存率(EFS).结果:ALL患者Survivin阳性41例, 阴性13例, 36例对照组Survivin皆为阴性.阳性组和阴性组在平均年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肿瘤细胞百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阳性组中、高危病儿明显多于阴性组, Kaplan-Meier分析, Survivin阴性的2年EFS优于Survivin阳性组(P<0.05).结论:在儿童ALL Survivin的表达阳性病例中, 中、高危病例数多, EFS时间短, 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NNS)、音乐治疗(MT)及非营养性吸吮联合音乐治疗(NNS+MT)在缓解新生儿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普通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新生儿按照住院号从小到大顺序分为干预组(NNS亚组、MT亚组、NNS+MT亚组)和空白对照组,干预措施在新生儿足后跟采血前2min开始持续至研究结束,共15min,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通过观察新生儿的心率、经皮氧饱和度(SpO2)及新生儿疼痛行为(NIPS)评分,采集采血针刺前1min、针刺时和针刺后13min过程中的每一分种数据,比较各种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疼痛的临床效果。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ANOVA方差检验,同时应用PostHoc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纳入住院新生儿80例,男54例,女26例;各亚组和空白对照组各20例。疼痛刺激后各组的心率均显著加快,于刺激后0~2min达峰值,之后逐渐减慢;NNS亚组与空白对照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NNS+MT亚组与空白对照组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亚组和NNS+MT亚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刺激后各亚组SpO2均显著降低,于刺激后2~4min降至最低值,之后逐渐升高;NNS亚组与对照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NNS+MT亚组与空白对照组Sp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亚组和NNS+MT亚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刺激后各组NIPS评分均显著提高,于0~1min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各亚组NI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T、NNS+MT干预措施均可缓解疼痛刺激引起的心率、SpO2和NIPS评分变化。结论新生儿临床医护人员可通过使用MT和NNS+MT可缓解新生儿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价晚期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HB患儿15例,通过分析临床资料,研究晚期HB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15例患儿中男8例,女7例,中位发病年龄22.2个月(6.13~39.97个月),Ⅲ期6例、Ⅳ期9例,随访至2016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14.37个月,经综合治疗后停药完全缓解9例,其中3例系复发再治疗后完全缓解,4例尚处治疗中,死亡1例,失访1例。1年无事件生存率75%,总生存率100%,3年无事件生存率45%,总生存率83%。结论:经规范化疗结合手术治疗部分儿童晚期HB可以获得良好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儿童肿瘤性疾病的化学治疗目前趋向于较大剂量,以达到降低复发率、提高预后和生存质量之目的。而由此往往导致严重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是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往往发生严重的出血,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为此临床采用大量的血小板输注以帮助患者度过血小板减少期.但其费用昂贵,且合并症较多。寻找缩短血小板减少时间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努力的方向。笔者用IL-11(巨和粒,山东齐鲁制药030201)合并使用血小板输注治疗22例骨髓抑制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儿.并以同期患者20例为对照,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非营养性吸吮联合音乐治疗对新生儿疼痛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NNS)、音乐治疗(MT)及非营养性吸吮联合音乐治疗(NNS+MT)在缓解新生儿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1~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普通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新生儿按照住院号从小到大顺序分为干预组(NNS亚组、MT亚组、NNS+MT亚组)和空白对照组,干预措施在新生儿足后跟采血前2 min开始持续至研究结束,共15 min,空白对照组不予干预措施。通过观察新生儿的心率、经皮氧饱和度(SpO2)及新生儿疼痛行为(NIPS)评分,采集采血针刺前1 min、针刺时和针刺后13 min过程中的每一分种数据,比较各种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疼痛的临床效果。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ANOVA方差检验,同时应用Post Hoc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纳入住院新生儿80例,男54例,女26例;各亚组和空白对照组各20例。疼痛刺激后各组的心率均显著加快,于刺激后0~2 min达峰值,之后逐渐减慢;NNS亚组与空白对照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NNS+MT亚组与空白对照组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亚组和NNS+MT亚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刺激后各亚组SpO2均显著降低,于刺激后2~4 min降至最低值,之后逐渐升高;NNS亚组与对照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NNS+MT亚组与空白对照组Sp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T亚组和NNS+MT亚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刺激后各组NIPS评分均显著提高,于0~1 min达峰值,之后逐渐降低,各亚组NI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T、NNS+MT干预措施均可缓解疼痛刺激引起的心率、SpO2和NIPS评分变化。结论新生儿临床医护人员可通过使用MT和NNS+MT可缓解新生儿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