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实时心肌造影技术(RT-MCE)和斑点追踪技术(STI),研究不同顿抑状态心肌的收缩功能和微循环的变化及相互关系,从影像可视化角度探讨顿抑心肌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制作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后再灌注犬心肌顿抑模型,分为短顿抑组(阻断15 min)、长顿抑组(阻断45 min)和假手术组(不阻断),分别于阻断前、再灌注即刻、再灌注10、30、60、90、120 min进行MCE和STI检查.实验结束后,心肌标本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再灌注即刻,长顿抑组和短顿抑组缺血心肌的径向应变和A·β均低于基础状态及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长顿抑组和短顿抑组缺血心肌A·β值较再灌注即刻时增高;至再灌注后30 min,径向应变峰值进一步降低,再灌注60、90、120 min,径向应变峰值有所恢复.再灌注120 min时缺血心肌A·β值和径向应变峰值仍低于基础状态和假手术组.缺血心肌血流量(Y)与径向应变(X)呈线性关系,可拟合直线方程,其回归方程与相关系数为Y=0.443+49.64X,r=0.80,R2=0.64,P=0.031(长顿抑组);Y=-2.184+65.88X,r=0.78,R2 =0.60,P=0.039(短顿抑组).结论:STI能够反映心肌微循环血流情况.STI结合MCE能反映顿抑心肌生物学特征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研究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后早期左心心肌功能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 VSD 封堵术的 44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 象,按照手术入路分为经胸小切口组(18 例)和经皮经股动静脉组(26 例)。分别于术前 1 周、术后 1 个月行超声 心动图检查,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基线资料,对手术前后的常规超声参数、左心房室心肌应变、容积功能进行分析, 并对 2D–STI 的可重复性进行检验。 结果:全部患儿 VSD 封堵术后 1 个月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绝对值 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术前与术后 1 个月的左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max)、左房最小容积 指数(LAVimin)、左心房(LA)总排空量指数、左房储器应变(LAS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 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心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前及术后 1 个月,两组患儿的左心房室心肌应变与容积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 经皮股动静脉入路组患儿的平均住院天数为(8.08 ± 3.08)d,短于经胸小切口组的(11.61 ± 2.35)d,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1)。LVGLS 的观察者内组内相关系数(ICC)为 0.985,观察者间 ICC 为 0.944。LASr 的观察者内 ICC 为 0.985,观察者间 ICC 为 0.949。 结论:2D–STI 能通过分析 LVGLS 和 LASr 等参数评估 VSD 封堵患儿术后的 左心心肌功能的早期变化。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药物L—NAME预处理后第二窗心肌保护作用是否与腺苷A1受体激活有关。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即缺血对照组、L—NAME预处理组及拮抗剂组,每组均于给药后24h建立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全心缺血60min,再灌注120min,于S15、R1、R60、R1204个时间点观察HR、LVDP、CF的变化,检测冠脉流出液中cTnI的变化,电镜观察缺血后心肌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全组心率缺血前无差别,拮抗剂组缺血后心率较L—NAME组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对照组无差别;拮抗剂组的LVDP较L—NAME预处理组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对照组无差别;拮抗剂组的CF较L—NAME预处理组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对照组无差别:拮抗剂组的cTnI较L-NAME预处理组显著增高(P〈0.05),与缺血对照组无差别;电镜下拈抗剂组及缺血对照组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较L—NAME预处理组重。结论腺苷A1受体拮抗剂DPCPX阻断了L—NAME预处理第二窗的心肌保护作用,腺苷A1受体可能是L-NAME预处理引起心肌保护作用的启动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测量二尖瓣环位移(MAD)法评价心肌顿抑犬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延迟变化。方法制作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后再灌注犬心肌顿抑模型,分为长顿抑组(阻断45 min)、短顿抑组(阻断15 min)和假手术组(不阻断),对阻断前,再灌注即刻,再灌注后10、30、60、90 min 的二尖瓣环位移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再灌注即刻,长顿抑组的 EMAD1、EMAD2、EMADm 及 EMADm%值均低于结扎前及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短顿抑组的 EMAD2、EMADm 及 EMADm%值均低于结扎前及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90 min 时长顿抑组 EMAD1值低于短顿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斑点追踪测量 MAD 法可准确、便捷评价心肌顿抑犬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延迟变化。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药物L-NAME预处理后第二窗心肌保护作用是否与腺苷A1受体激活有关.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即缺血对照组、L-NAME预处理组及拮抗剂组,每组均于给药后24 h建立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全心缺血60 min,再灌注120 min,于S15、R1、R60、R120 4个时间点观察HR、LVDP、CF的变化,检测冠脉流出液中cTnI的变化,电镜观察缺血后心肌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全组心率缺血前无差别,拮抗剂组缺血后心率较L-NAME组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对照组无差别;拮抗剂组的LVDP较L-NAME预处理组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对照组无差别;拮抗剂组的CF较L-NAME预处理组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缺血对照组无差别;拮抗剂组的cTnI较L-NAME预处理组显著增高(P<0.05),与缺血对照组无差别;电镜下拮抗剂组及缺血对照组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较L-NAME预处理组重.结论 腺苷A1受体拮抗剂DPCPX阻断了L-NAME预处理第二窗的心肌保护作用,腺苷A1受体可能是L-NAME预处理引起心肌保护作用的启动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顿抑心肌犬二尖瓣环位移(MAD)参数与左室Tei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制作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后再灌注犬心肌顿抑模型,分为顿抑组(阻断45 min)和假手术组(不阻断),M型超声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于再灌注30 min采集心尖长轴观动态图像,将图像输入QLAB8.0工作站,分别获得EMAD1、EMAD2、EMADm及EMADm%参数;组织多普勒速度脉冲显像模式下,获得侧壁二尖瓣环运动频谱,并计算Tei指数。实验结束后,心肌标本行透射电镜检查,分析二尖瓣位移参数与Te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顿抑组EMAD1、EMAD2、EMADm及EMADm%值均低于假手术组(P均0.01),二尖瓣环位移参数与Tei指数呈负相关(P0.01),EMADm%与Tei指数相关系数最高。结论二尖瓣环位移参数能客观评价犬顿抑心肌的左室收缩功能,与Tei指数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应用可全面评价顿抑心肌犬左室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残胃状态下食管癌及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本院自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残胃状态下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8例,均行外科根治性手术治疗。结果:本组8例确诊患者的残胃状态时间平均为11.7年,其中Billroth I式吻合术者2例;Billroth II式吻合术者6例;2例食管癌患者行三切口食管癌切除联合结肠代食管术,6例贲门癌患者均经腹部手术切口,2例行贲门癌下段食管切除联合间置空肠代食管吻合术,4例行贲门癌残胃全切除联合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术。结论:对于胃大部切除后残胃状态下的患者,早期或局部晚期的食管癌与贲门癌亦可行根治性手术,手术前需根据患者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同样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犬不同顿抑状态心肌与正常心肌的力学参数差异及动态变化过程。方法制作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后再灌注犬心肌顿抑模型,分为短顿抑组(阻断15 min)、长顿抑组(阻断45 min)和假手术组(不阻断)。分别于阻断前、再灌注即刻、再灌注10、30、60、90、120 min对心肌的径向应变、环向应变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再灌注即刻,长顿抑组缺血心肌的径向应变、环向应变(绝对值)低于结扎前及假手术组(P<0.01),且低于短顿抑组缺血心肌(P<0.05),短顿抑组缺血心肌的径向应变低于结扎前及假手术组(P<0.01),短顿抑组缺血心肌的环向应变(绝对值)低于结扎前及假手术组(P<0.05);至再灌注30 min,上述指标进一步降低。再灌注60、90、120 min时,长顿抑组和短顿抑组缺血心肌径向应变及环向应变(绝对值)有所恢复,但仍低于基础状态和假手术组(P<0.05,P<0.01)。再灌注120 min时长顿抑组缺血心肌径向应变低于短顿抑组(P<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定量评估不同顿抑状态的心肌力学差异及其动态变化,能为临床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