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肉苁蓉总苷( GCs)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双侧脑室注射Aβ1-42 制备AD大鼠模型,连续给予模型大鼠不同剂量的GCs 腹腔注射20 d,Morris 水迷宫检测各 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并计数正常锥体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脑组织突 触素( SYN)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 性、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GCs 可明显缩短逃避潜伏期与上台前路程,明显增加目标象限时间百分比 与穿越平台次数;GCs 能提高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存活率,明显增加SYN蛋白的表达和提高SOD、GSH-Px 活 性,降低MDA的活性。结论:GCs 改善AD学习认知障碍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自由基堆积、清除体内过多的 过氧化物,进而提高突触可塑性来改善学习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实验性SD大鼠蛛网膜下隙出血(SAH)脑血管痉挛模型制备方法。方法尾动脉取血,立体定位仪下枕大池二次注血,印度墨水灌注测量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直径,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测定血中内皮素-1、一氧化氮合酶含量。结果 SAH组脑血管明显变细,Morris水迷宫显示有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直径分别为(169.33±8.67)mm、(227.33±14.25)mm、(226.33±5.99)mm;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合酶分别为(214.36±10.49)g/L、(211.15±16.99)U/mL,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实验方法能够制备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扫描电镜形态学特点。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D乳鼠原代海马神经元,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学特点。结果: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形态多样,梭形神经元胞体较大,伸出两个突起;神经元细胞有的基底宽广,突起有粗有细,与周围的神经元细胞连结紧密;锥体细胞从胞体发出2~3个突起,从粗大的突起上又分出突起;培养的神经元以锥体形为主,其次为梭形、三角形。结论:培养的神经元为MAP-2染色阳性,扫描电镜可见神经元胞体及突起形成神经元的特有结构。  相似文献   
4.
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本科的必修课,属于形态学范畴,尸体解剖操作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学院的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的同时尸体来源却相对匮乏,供教学用的尸体标本短缺的问题已在局部解剖学的日常教学中突显出来。本文旨在探索改变局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GsRb1)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MPTP组、GsRb1处理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处理组使用MPTP(30 mg/kg)连续腹膜腔注射5 d制备PD小鼠模型。处理组每天分别以10 mg/kg、20 mg/kg和40 mg/kg的剂量腹膜腔注射GsRb1;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第2 d,采用转棒实验、爬杆实验、悬挂实验等行为学方法检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小鼠掉落潜伏期显著降低(P<0.01),爬杆时间显著升高(P<0.01),悬挂实验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MPTP组比较,中、高剂量组掉落潜伏期明显升高(P<0.05);低、中剂量组爬杆时间明显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悬挂实验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GsRb1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每天给予20 m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60只,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5组,每组32只,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C组)、脂肪乳组(D组),乳化异氟醚预处理组(E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开胸游离左肺门后,不进行阻断左肺门,用生理盐水5mL/(kg.h)输注30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开胸游离左肺门后,用生理盐水5mL/(kg.h)输注30min后,阻断左肺门45min,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脂肪乳组用30%浓度的脂肪乳5mL/(kg.h)输注30min后,阻断左肺门45min,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乳化异氟醚组用6.9%乳化异氟醚5mL/(kg.h)静脉注射30min后,阻断左肺门45min,后松开血管夹形成再灌注。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测定肺组织匀浆MPO、TNF-α水平。结果肺缺血再灌注可导致严重的肺组织损伤,表现为肺组织有明显的水肿、渗出和炎性细胞浸润。与A、B组相比,C组肺组织各时间点MPO和TNF-α活性增强(P0.05)。与C组相比,乳化异氟醚预处理组(E组)肺组织的病理表现及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肺组织各时间点MPO和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严重的肺损伤;乳化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在尸体解剖中,发现右侧前臂动脉合并手掌动脉变异1例。成年女陛尸体,无外伤。 右侧肱动脉于肱骨外上髁平面下26.92mm处,尺侧发出尺动脉、桡侧发出外径4.52mm、全长17.94mm的动脉短干。该短干末端分为桡动脉、骨间总动脉以及桡侧返动脉3支。  相似文献   
9.
<正>在尸体解剖操作过程中发现双干型臂动脉干变异2例,报道如下,供影像学和临床外科学提供参考。变异1:中年男性尸体左上肢腋动脉在胸小肌下缘处发出浅肱动脉,主干延续为深肱动脉,深肱动脉起始处(背阔肌下缘)外径为5.1mm。浅肱动脉在腋动脉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