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丁香酚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治疗作用。方法血管内插线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后,立即吸入丁香酚,每天3次,共7天。测量各组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直径和管壁厚度,ELISA方法测量各组BA内MPO和MDA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BA的p-p53、caspase-3、NF-κB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丁香酚可增加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BA直径并减小管壁厚度,显著减少BA内MPO和MDA含量,下调p-p53、caspase-3、NF-κB和TNF-α表达水平。结论丁香酚减轻脑血管痉挛可能与抑制BA内的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2.
尼莫地平对大鼠脑血管痉挛缺血性脑损害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ND)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缺血性脑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非开颅大鼠模型,观察SAH组和ND处理组24h内微区脑血流量(CBF)和海马组织Ca含量动态变化及3天后海马CA1区形态学改变。结果:在SAH后24h内,SAH组CBF明显而持续降低,海马组织Ca含量逐渐增加,3天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明显受损。ND使上述改变均减轻。结论:ND通过对微循环的改善增加SAH后CVS时CBF,通过阻断脑缺血时的有害代谢环节而减轻CVS缺血性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3.
Rho激酶与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Rho激酶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是小G蛋白Rho的下游作用底物,且可通过调节细胞骨架的组装、细胞粘附、细胞移动、平滑肌收缩和基因表达来发挥其生物学作用。以血管平滑肌异常收缩为特征的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Rho激酶主要通过抑制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MLCP)的活性来上调肌球蛋白Ⅱ的肌球蛋白轻链(MLC)磷酸化水平,进而以不依赖Ca^2+的方式增强平滑肌收缩,参与CVS发生。有效抑制Rho激酶活性有可能为CVS的预防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严重并发症 ,常导致病人肢体瘫痪、精神异常、失语等。脑电图是脑缺血的敏感指标 ,CVS发生时常因脑局限性或弥漫性缺血而出现局限性慢波或低平波。我院神经科 1998年 2月至2 0 0 2年 3月共收治 2 4例SAH患者用常规脑电图进行定期监测 ,以期为临床判断迟发性CVS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指导临床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本组SAH患者共 2 4例 ,均系本院神经科住院病人 ,其中男 15例 ,女 9例 ,年龄 30~ 6 7岁 ,平均 4 5 5岁。入院时神志清楚 2 0例 ,嗜…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2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其原因复杂,疗效一直不尽人意。为探索更佳的治疗方法,现对我院1999年5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病人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SAH组(SAH)和lidocaine处理组(lidocaine)。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动物模型。lidocaine组注射盐酸利多卡因。分别于不同时间灌注后取脑。取用部分基底动脉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形态改变和测量基底动脉的管径和管壁的厚度,使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断裂的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利多卡因组从第3 d开始内径周长增加,管壁厚度缩小。TUNEL检测显示:SAH组凋亡细胞随时间逐渐增加,而利多卡因组的凋亡细胞逐渐减少。结论:利多卡因能明显减轻大鼠SAH后迟发性的脑血管痉挛及减少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盐酸和胶原酶消化动脉外膜的技术,对正常的脑动脉、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痉挛的脑动脉及经前列腺素F2α(prostaglandin F2α,PGFZa)处理的脑动脉平滑肌细胞构筑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平滑肌细胞是梭形的,沿着血管长轴环行分布,细胞间通过突起相连,肌细胞外膜面通常是光滑的;痉挛的脑动脉和经PGF2α处理的脑动脉平滑肌外膜面均出现非常相似的膜皱折和卷曲,肌间隙增宽。透射电镜显示急性痉挛管壁病理变化轻微;迟发性痉挛出现明显病理性超微结构改变。实验结果提示急性脑血管痉挛是由平滑肌收缩引起,病理变化轻微;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血管持久收缩伴病理性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制剂对脑血管痉挛大鼠一氧化氮、内皮素-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EGb)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防治作用及对一氧化氮(NO)、内皮素 -1(ET-1)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SAH模型 ,检测SAH后基底动脉(BA)管径改变 ,24h内局部脑血流量(rCBF)、血NO、ET -1和脑组织Ca2 含量变化 ,3d后行海马形态学检查 ,并观察EGb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SAH后BA管径明显缩小。在SAH后24h内rCBF明显持续降低 ,并有持续性NO浓度下降 ,ET -1浓度明显升高 ,脑组织Ca2 含量显著增加。NO和EGb均可有效缓解SAH后BA痉挛、脑组织Ca2 积聚和海马CA 1 区锥体细胞损伤。EGb可有效阻止上述病理性变化。结论NO、ET -1变化在SAH后CV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EGb通过逆转上述变化而发挥对CVS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椒碱预防实验性家兔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胡椒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否具有预防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A组(假注血组):只接受枕大池穿刺而不注血;B组(SAH组):经枕大池穿刺2次注血的方法,制作脑血管痉挛模型;C组(SAH 胡椒碱组):自第1次穿刺日始,静脉给予胡椒碱(20 mg/kg,溶媒0.5 mL/kg),每日1次;D组(SAH 溶媒组):静脉注射给予胡椒碱溶媒(0.5 mL/kg)。在第1次穿刺后的第7天处死,测定基底动脉内径、内径与血管壁厚度之比(D/T);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壁ET-1、eNOS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血管痉挛明显、血管壁ET-1表达增多e、NOS表达减少。C组分别与B组、D组比较,血管痉挛明显缓解(P<0.01),其血管壁上ET-1表达明显减少(P<0.05),eNOS在内皮细胞表达相对增多(P<0.05)。D组血管痉挛无明显缓解,血管壁ET-1、eNOS表达与SAH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胡椒碱(20 mg/kg)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有预防作用,其抗血管痉挛作用可能与胡椒碱抑制ET-1、促进e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盐酸和胶原酶消化动脉外膜的技术,对正常的脑动脉、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痉挛的脑动脉及经前列腺素F2α(prostanglandin F2α,PGF2α)处理的脑动脉平滑肌细胞构筑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平滑肌细胞是梭形的,沿着血管长轴环行分布,细胞间通过突起相连,肌细胞外膜面通常是光滑的,痉挛的脑动脉和经PGF2α处理的脑动脉平滑肌外膜面均出现非常相似的膜皱折和卷曲,缺间隙增宽。透射电镜显示急性痉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生物节律特征。方法:选取87例经头颅CT、CTA、DSA及脑血管彩超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在自然光暗循环条件下利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or,TcD)对患者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24小时以上连续监测后判断分析24小时12个时间段的发病时间特征。结果:8:00点和20:OO点两个时间点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其他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流速显著较快(p〈0.05),脑血管痉挛的节律变化特征呈“双峰”表现。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时间具有典型的近日节律特征,其发病高峰期位于每目的8:00点及20:00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鞘内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加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放置腰大池引流管并脑池内注射尿激酶治疗,通过观察病情变化评价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等主要症状及体征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26)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24,P〈0.05)。结论早期鞘内注射尿激酶并持续外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的效果良好,且术后脑积水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Symptomatic ischemia following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is common but poorly understood and inadequately treated. Severe constriction of the major arteries at the base of the brain, termed vasospasm, traditionally has been thought to be a proximal event underlying these ischemias, although microvascular changes also have been described. The vast majority of studies aimed at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ischemic deficits, and vasospasm have focu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pasmogen” of the extravasated blood with the smooth muscle and endothelium of the arteries. This has led to a comparative neglect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NS to the maintenance of cerebral perfus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ocused on the role of the 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 (RVM) in modulating cerebral perfusion at rest and following an experimental SAH in the rat. Changes in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were measured using laser-Doppler flowmetry and three-dimensional optical microangiography. Focal application of a GABAA receptor agonist and antagonist was used to respectively inactivate and activate the RVM. We show here that the RVM modulates cerebral blood flow under resting conditions, and further, contributes to restoration of cerebral perfusion following a high-grade SAH. Failure of this brainstem compensatory mechanism could be significant for acute perfusion deficits seen in patients following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诱发脑血管痉挛时脑底动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能神经纤维的变化。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大鼠取股动脉自体血注入蛛网膜下腔,正常组动物不做任何处理。3d后灌注固定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两组大鼠脑底动脉CGRP能神经纤维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脑底动脉可见棕褐色,细线状CGRP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而SAH后3d组大鼠脑底动脉与正常组大鼠脑底动脉相比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提示脑底动脉CGRP能神经纤维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的机械性牵拉血管痉挛模型,模拟重建术后的血管痉挛。 方法 48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血管牵拉组(拉力分别是5、10、15、20及25 g);血管钝性剥离组(对照组)。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监测血管平均血流灌注,收集痉挛持续时间和达到超灌注所需时间作为统计参数。 结果 拉力25 g组痉挛程度过强,剔除研究。拉力5 g组和10 g组血管痉挛持续时间和超灌注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力15 g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痉挛持续时间P=0.801;超灌注时间P=0.629);拉力20 g组与对照组比较,痉挛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超灌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1)。 结论 双向15 g拉力诱发的动脉痉挛能很好地模拟临床血管剥离状态,是一种可靠的、成功率较高的血管痉挛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HSP72在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表达。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枕大池一次注血组(SI)及二次注血组(DI) 分别制作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制备模型成功后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blot方法检测海马和大脑皮层区HSP72的表达。结果 大鼠枕大池注血法可复制脑血管痉挛模型;导致海马及大脑皮层区HSP72过度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枕大池注血组大鼠HSP72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两注血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造成大鼠早期脑损伤,并引起海马及脑皮层HSP72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7.
青、老年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学习记忆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观察了22~24月龄老年大鼠和5~6月龄青年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学习记忆行为,并用定量分析方法比较两组动物在定位航行及空间搜索试验中的学习记忆,结果表明老年大鼠的寻找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而其跨平台次数及在平台象限的游泳路线长度并未减少.提示24月龄老年大鼠获取学习记忆的能力受损伤而保持记忆的能力维持正常,这可能与二种功能衰老的不同速度及不同神经基础有关.  相似文献   

18.
刘思齐  张艳  孙娟  陈春花 《解剖学报》2019,50(4):537-54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约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5%,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SAH后继发性脑血管痉挛(CVS)导致流向大脑重要部位的血液中断,进而引起脑缺血,是导致SAH后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通常发生在SAH之后的3~12 d,平均持续两周。SAH后CVS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参与的过程,主要包括溶血产物产生,血管舒张收缩因子失衡,炎症、信号级联反应的激活及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表达。SAH后CVS的治疗分为介入治疗和药物治疗。有效地预测、预防和治疗CVS将显著提高SAH后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我们就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