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泌尿系感染对肾结石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13-06该院收治的108例肾结石患者抗感染治疗及结石复发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108例肾结石患者中,结石复发15例(13.9%)。其中出院前尿常规WBC阳性组23例,复发11例,复发率为47.8%,阴性组85例,复发4例,复发率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结石组29例,复发12例,复发率为41.4%,非感染性结石组79例,复发3例,复发率为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需加强抗感染治疗,控制尿路感染,预防感染性结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AMI行PCI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2组生化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功能参数[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6、9、12个月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3、6、9、12个月的hs-CRP、IL-6、TNF-α、NT-proBNP、LVEDD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和新发冠状动脉病变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可有效降低AMI患者的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对其血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1月42例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1例,对照组予以冠心病常规治疗,对慢性牙周炎病情仅做常规口腔卫生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牙周基础治疗。结果两组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血清及龈沟液中IL-8、IL-10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更优(P 0. 05)。治疗后研究组龈沟液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龈沟液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 0. 05),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常规心内科治疗过程中加用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龈沟液中IL-8水平,提高其血清、龈沟液中IL-10水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骨痹汤足浴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将38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9例予腓骨近端截骨术,术后予相应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治疗组1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痹汤足浴治疗1个月。比较2组术后1、3、6、12个月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及术后1、2、4、12周及6个月关节腔积液吸收情况,比较2组止痛时间,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4.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3、6个月HSS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12个月HSS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4、12周关节腔积液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关节腔积液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痹汤足浴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KOA在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关节腔积液吸收、快速缓解疼痛及提高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冷冻消融治疗高风险部位肝癌的临床结局及术后并发症,并分析影响预后和术后复发的因素。 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高风险部位肝癌患者,其中64例接受微波消融治疗(微波组),56例接受冷冻消融治疗(冷冻组)。比较两组的治疗结局,主要包括生存、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结果:微波消融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8%、63.5%、63.5%,冷冻消融组为92.0%、87.4%、74.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1)。微波消融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7.8%、49.0%、49.0%,冷冻消融组分别为81.4%、58.5%、4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9)。微波消融组的3、6、9、12个月的局部进展率分别为3.1%、6.3%、9.4%、15.9%,高于冷冻消融组(分别为0%、0%、3.7%、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微波组的主要和次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82.8%)均高于冷冻组(分别为0%、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5岁,直径3~5 cm及Child-Pugh分级B级是肝癌术后预后较差的危险因素;直径3~5 cm、多个肿瘤以及多次消融是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论:冷冻消融治疗高风险部位的肝癌具有与微波消融接近的生存结局,但具有更好的局部肿瘤控制率及更少的并发症,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癌瘤之一,过去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多年来的经验证明,单纯外科手术,不易提高五年生存率,因而采取适当的综合治疗,有可能逐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术前放射治疗后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标本,观察它的大体及组织学变化,探索较适当的放射剂量、间隔时间及放射野的大小的形态学依据,更好的为综合治疗服务。材料及方法本文分析76例术前放疗后的直肠癌标本,病理标本从肿瘤对面展开,采色照相后,平铺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中药等治疗方法。综合治疗的目的是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各种方法的优点,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采取一种或几种方法治疗,以其提高疗效。但是我们也要避免错误地不管病情而把所有的治疗方法均用上的综合治疗。一、手术治疗:有扩大根治术、根治术、单纯乳腺切除及局部肿瘤广泛切除等。一般Ⅰ、Ⅱ期病人均采取根治术。扩大根治术损伤太大,现已较少采用。近来有人主张早期病人作乳腺部分切除,肿块以外包括正常乳腺组织2~3厘米,认为疗效与根治术一样(41/53例生存五年,对照组37/53例生存五年,局部复发率前者3/53,后者4/53)。Ⅲ,Ⅳ期病人以放疗为主。  相似文献   
9.
肛管癌由于解剖特点,作彻底手术有一定困难,为了提高疗效,需要综合治疗。术前放疗加化疗是有价值的。因为鳞癌一般对治疗敏感,有效。作者介绍19例肛管癌,均经话检证实,包括侵及齿状线,除4例外病变均<5 cmφ。无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无远地转移,化疗与放疗同时应用,5氟脲嘧啶100毫克/平方米/天,连续静脉滴入,共4天,丝裂霉素15毫克/平方米/静脉注射,一次。一月后重复5氟嘧啶,放疗与化疗同时开始,中线量3000rad/3周(200rad/日)照射野15×15平方厘米,下缘包括坐骨结节,效疗完成后4~6周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 1(ESM 1)在冠心病非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选择40例冠心病非心肌梗死患为观察组,40例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血清中的ESM 1和冠心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探讨ESM 1含量和炎性因子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血清中的ESM 1含量和冠心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ESM 1与炎性因子VCAM 1、TNF α、IL 8呈明显的正相关(P<0.001)。结论 冠心病非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ESM 1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升高对冠心病的发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