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563篇
  免费   5904篇
  国内免费   3451篇
耳鼻咽喉   1178篇
儿科学   1713篇
妇产科学   741篇
基础医学   5988篇
口腔科学   1602篇
临床医学   22618篇
内科学   12221篇
皮肤病学   1402篇
神经病学   3985篇
特种医学   77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7篇
外科学   9642篇
综合类   57332篇
预防医学   20884篇
眼科学   1839篇
药学   21357篇
  96篇
中国医学   15859篇
肿瘤学   5476篇
  2024年   389篇
  2023年   1495篇
  2022年   1651篇
  2021年   1929篇
  2020年   1971篇
  2019年   2205篇
  2018年   2415篇
  2017年   1998篇
  2016年   2238篇
  2015年   2242篇
  2014年   20907篇
  2013年   4477篇
  2012年   4339篇
  2011年   4443篇
  2010年   4258篇
  2009年   4160篇
  2008年   3824篇
  2007年   3946篇
  2006年   3787篇
  2005年   3834篇
  2004年   3598篇
  2003年   7614篇
  2002年   26132篇
  2001年   29500篇
  2000年   7194篇
  1999年   5480篇
  1998年   4643篇
  1997年   4538篇
  1996年   4003篇
  1995年   4094篇
  1994年   3128篇
  1993年   2906篇
  1992年   2308篇
  1991年   2014篇
  1990年   2052篇
  1989年   1705篇
  1988年   631篇
  1987年   588篇
  1986年   572篇
  1985年   510篇
  1984年   379篇
  1983年   426篇
  1982年   381篇
  1981年   243篇
  1980年   178篇
  1979年   135篇
  1978年   71篇
  1976年   36篇
  1965年   44篇
  1963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5.
6.
韦氏三联九针是“燕京韦氏眼科学术流派”工作室团队治疗多种眼病,尤其是视神经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重要针灸处方,临床实践显示疗效较好。笔者对韦氏三联九针法的起源、选穴配穴思路,三联不同部位的针刺手法操作要领进行了解读,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在遵循针灸理论基础上,传承并发展的三联九针法,可较大程度提高针灸治疗眼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8.
9.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Klebsiella pneumoniae bloodstream infection, KPBSI)临床特征及肺炎克雷伯 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儿童KPBSI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 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KPBSI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110例患儿,64例(58.2%)为院内感染,72例 (65.5%)有基础疾病,以血液系统肿瘤最多见。110例患儿PRISM Ⅲ评分为16.0(7.0~20.8),其中74例(67.3%)发生脓毒症,15例 (13.6%)发生脓毒性休克,18例(16.4%)发生呼吸衰竭,15例(13.6%)需有创机械通气,院内死亡共13例(11.8%)。KP菌株对阿米卡 星、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率>9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分别为58.3%、60.9%和70.9%,对头孢哌 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59.5%和82.7%。检出ESBLs+菌株39株(39/86,45.3%),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 伯菌(CRKP)菌株10株(10/110,9.1%),ESBLs+KP菌株和CRKP在各年龄组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儿童KPBSI多见于有基 础疾病的患儿,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发生率高;KP菌株对头孢他啶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可经验性治 疗轻症KPBSI患儿。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