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促进梗死心肌血管再生,但经系统性静脉灌注来传递VEGF是无效的,反复直接心肌注射会损伤正常心肌结构。目的:验证通过可降解材料纤维蛋白胶将VEGF移植到心肌梗死及缺血区域促进血管再生的可行性,并观察大鼠心功能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1/2008-04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VIP实验室完成。材料:树脂色谱法纯化获得重组蛋白VEGF121,与纤维蛋白胶结合得到VEGF纤维蛋白胶。9周龄雄性SD大鼠28只,其中13只节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为心肌梗死组,其余15只仅打开心包,不节扎左前降支者为为非心肌梗死组。方法:心肌梗死组梗死即刻将空白或VEGF纤维蛋白胶移植到梗死区域,附着在梗死和缺血区;非心肌梗死组将空白或VEGF纤维蛋白胶附在相应的左室前壁,另有3只不处理做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移植4周后经心脏超声行心功能检测,然后麻醉处死大鼠,取出心脏行免疫组化及血管测量分析。结果:移植VEGF胶后,非心肌梗死和心肌梗死组大鼠的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空白胶组(P〈0.001);心肌梗死组梗死附近缺血区毛细血管密度显著高于间隔区(P〈0.01)。移植VEGF胶后,大鼠心功能有改善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482),结论:通过可降解材料移植VEGF可使大鼠非心肌梗死区和心肌梗死心肌区的毛细血管明显增生;将纤维蛋白胶作为传递血管再生因子到心肌的介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背景:尽管有很多生物支架材料被用于携带种子细胞,但纤维蛋白胶与脂肪干细胞二者在体外的共培养研究及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增殖存活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脂肪干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性,为可注射组织工程化心肌治疗心肌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免疫表型,将脂肪干细胞与纤维蛋白胶共培养,用噻唑蓝比色法及LIVE/DEAD荧光双染色检测脂肪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的增殖和存活性.结果与结论:大鼠脂肪干细胞表型特征为CD90、CD105阳性,CD34、CD45阴性,噻唑蓝比色结果显示,纤维蛋白胶中的脂肪干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常规培养组(P < 0.05),LIVE/DEAD荧光双染色显示脂肪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生长良好,24,72 h的细胞存活率均在90%以上,死亡率小于7%.结果提示,大鼠脂肪干细胞在纤维蛋白胶中增殖和存活良好,可用纤维蛋白支架携带脂肪干细胞用于可注射心肌组织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3215例心血管远程会诊病例分析,探讨以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培训等信息化方式帮扶新疆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新疆地区整体心血管防诊治水平。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的心血管远程会诊病例进行分析,统计年、月会诊人数,会诊分类特点及会诊疾病谱和会诊疾病地方差异。结果:会诊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会诊以普通会诊多见,占会诊总量的78.2%;心血管会诊疾病较多的是冠心病、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病;各地区会诊量分布不均,伊犁地区、阿克苏地区、阿勒泰地区、喀什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会诊量较大,占总会诊量的79.8%。结论:随着医院远程医疗中心的建立和会诊制度的完善,心血管疾病会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有地区会诊量较少,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会诊疾病仍以多发病常见病为主,提示要加强各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知识教育并进行临床经验交流,提高当地心血管疾病的诊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超声背向散射测定结合胶原代谢物评估犬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心肌纤维化程度。方法 12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6只。测定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于再灌注120 min后经颈内静脉采血,用超声背向散射测定技术检测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背向散射积分值(IBS)和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值(CVIB)。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ⅠNP)。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组织结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CTGF和PⅠNP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的IBS明显增加,CVIB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GF和PⅠNP水平与IBS呈正相关(P0.05),与CVIB呈负相关(P0.05)。Masson染色显示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纤维化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呈强阳性。结论缺血再灌注组犬超声背向散射参数IBS增加,CVIB减少,胶原代谢物CTGF和PⅠNP水平增加,心室肌纤维化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心室重构。超声背向散射测定结合胶原代谢物可早期无创性检测缺血再灌注阶段心室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10年来新疆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01~2011—12问连续收治并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653例,对患者的人数、年龄、性别、民族、夹层分型、合并症、治疗方法和死亡人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我院共确诊主动脉夹层653例,患者平均年龄(51.7±13.5)岁,40—49岁年龄组发病例数最多,男女之比为3.11:1。少数民族与汉族之比为2.46:1。Debakey分型I型、Ⅱ型、Ⅲ型夹层的构成比分别为31.70%,8.27%,60.03%。主动脉夹层住院病死率12.71%。530例(81.16%)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或入院时血压增高。在两个5年周期中,主动脉夹层病例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后五年收治人数较前5年增长了207%,合并高血压患者较前增加了238%。结论新疆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住院率呈上升趋势,主动脉夹层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人数明显增加,好发年龄在40一49岁;男女比例接近国外报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溶栓治疗对于降低高龄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病死率,延长寿命的作用。方法:观察和分析10例高龄(≥70岁)患者溶栓(尿激酶)和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总的再通率为90%,死亡1例(心源性休克,溶栓无效),臀部出血1例。结论:对70岁以上老年AMI患者也可酌情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7.
随着周边国家对医学教育需求的增加,以及我校高等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周边国家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我校留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米力农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及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为米力农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在用药前及在注入米力农负荷50цg/kg后采用漂浮导管法测定心衰患者的右心房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契嵌压、心排血量、心脏指数的变化;监测心率、血压;并用放免法测定患者血浆心钠素(ANP)、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在用药后能快速增加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降低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和肺动脉压,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表明米力农具有强心和扩血管作用。同时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心钠素水平。其机理可能是随着心衰和血液动力学改善而改变。结论: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无效时,短期静脉注射米力农仍不失为迅速改善血液动力学效应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两者合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和联合用药组,于入院时行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治疗1、3、6、12个月复查上述指标。结果:卡托普利组与联合用药组治疗1个月时心功能、LVESV、LVEDV、LVEF值均有显著改善,优于氯沙坦组,卡托普利组LVEF和LVESV有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好转的趋势,联合用药组用药3个月后各项指标处于稳定状态,氯沙坦组服药3个月各项指标才开始发生变化,服药3、6、12个月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ACEI均可逆转左心室重塑和防治心力衰竭,在心力衰竭的长期治疗中可获得相同的益处,但心力衰竭急性期宜选用ACEI,可尽快改善临床症状,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并未显示出叠加的优势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的方法,并研究其基本生物学特性,为可注射的组织工程化心肌治疗心肌梗死提供种子细胞来源。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脂肪来源的干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流式细胞术鉴定CD90、CD29、CD34及CD45的表达及检测细胞周期;绘制ADSC的生长曲线;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特异性染色来检测脂肪干细胞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大鼠ADSC表型特征为CD90、CD29阳性,CD34、CD45阴性;ADSC能连续传代达15代以上,且在第7代仍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显示各代次的ADSC约80%左右处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ADSC具有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的潜能。结论:大鼠脂肪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具有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的潜能,第7代之前的细胞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