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用双氯灭痛联合狄奥宁滴眼 ,寻找一种防治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纤维蛋白渗出膜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16只成年纯系新西兰白兔 (32只眼 )行晶体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观察双氯灭痛加狄奥宁治疗组和百力特治疗组术后 1,3,5 ,7,14,2 1及 30d各时点兔眼人工晶体表面纤维蛋白渗出膜的情况。结果 :双氯灭痛加狄奥宁治疗组纤维蛋白渗出膜略低于百力特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双氯灭痛加狄奥宁滴眼能有效防治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纤维蛋白膜 ,且疗效略优于百力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 32 0例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追踪观察一年。结果 矫正视力 0 .5以下的15例眼中 ,白内障合并眼底病 10眼 ,术中术后并发症 5眼。结论 影响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是白内障合并眼底病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挫伤性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挫伤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42例(42只眼)挫伤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42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不同类型的挫伤性白内障,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负压吸引可最大限度清除晶状体上皮细胞,手术疗效显著,尤其对伴有玻璃体脱出、悬韧带断裂的挫伤性白内障的治疗显示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二期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二期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46眼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随访8.5个月,术后矫正视力3眼达0.6以上(6.5%),19眼达0.4-0.5(41.3%,15眼达0.2-0.3(32.6%),6眼0.05-0.1(13.0%),0.05以下3眼(6.5%)。结论 二期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矫正无足够后囊膜支持的无晶体眼的有效、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6.
Piggyback技术在短眼轴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双人工晶体植入在短眼轴病人的疗效。方法:采用SPK/T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度数,对5例短眼轴(18.32-21.08)mm的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双人工晶体植 入,随访2.5年,观察其术后视功能及屈光状态和术后并发症,结果:5例病人术后早期即获得了良好的视力,晚期裸眼视力虽有下降,但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改变,角膜散光轻,SRK/T公式有较明显的预测误差,结论:双人工晶体植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8.
白内障是首位的致盲性眼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为提高手术疗效,白内障手术正从以前的复明性 手术逐渐向屈光性手术转变。视觉质量是评估白内障患者成像质量及白内障手术疗效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目前已有 多种视觉质量分析方法及检测仪器,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临床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检测仪器的原理、功能及临床意 义,选择最佳的视觉质量检查方法,以满足不同白内障患者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玻璃体切除联合全氟丙烷(C3 F8)填充术后形成白内障的兔房水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变化与白内障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18只成年纯系新西兰白兔(雌雄不限)的36只眼,随机平均分为3组:正常组,不做手术;对照组,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及眼前房灌注液(BSS )填充;实验组,行玻璃体切除联合C3 F8填充术。术后第1,3,8,35及45天观察各组白内障的形成情况,并抽取房水用ELISA法检测房水中bFGF的含量。结果正常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晶体混浊,实验组均出现晶体混浊。术后不同时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bFGF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术后第1,3,8天,实验组的bF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3 F8填充引起房水中bFGF的升高与引发一过性白内障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术后不同时期晶状体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uperoxide dismatase,T-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检测,以探讨兔眼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全氟丙烷(C3F8)填充术后早期晶状体的损伤改变是否与氧化损伤有关。

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45只分为三组:正常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单纯玻璃体切除联合平衡盐溶液(BSS)填充术; 实验组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填充术。在术后1、3、8、35、45d分别将三组兔眼晶状体取出制成组织匀浆,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T-SOD和MDA的含量。

结果:T-SOD活力:正常组最高,实验组最低,三组不同时期两两相互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MDA含量:正常组最低,实验组最高,三组不同时期两两相互比较除术后第1d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两两相互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兔眼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气体填充术后早期晶状体混浊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