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噻托溴铵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A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无创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4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34% vs. 79.25%,χ2=5.267,P=0.02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pH、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及呼吸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治疗AE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可显著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但需要注意口干等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后经鼻低流量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管理平台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于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行无创机械通气后未行经鼻低流量氧疗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 行无创机械通气后经鼻低流量氧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两组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以及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氧分压(PaO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两组患者发热、呼吸困难、心悸、咳嗽困难等症状的缓解消失时间。采用IBM 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IL-10为(21.45±7.02)ng/L, 低于观察组的(26.77±9.40)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 P < 0.001), IL-6为(25.56±8.58)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和细胞因子影响。方法选择老年SAP患者180例,根据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两组入院采取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治疗组在早期肠内营养基础上结合奥曲肽治疗。两组治疗疗程7 d。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血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肠道菌群〔肠杆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变化。结果治疗组老肠鸣音、体温和腹痛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血清内毒素、DAO和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肠杆菌显著低于治疗前,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7 d肠杆菌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7 d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SAP患者疗效明显,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肠道菌群改善,且细胞炎性反应减轻。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了解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患者病原构成情况,促进临床对聚集性疾病识别能力提高,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治疗提供合理的临床依据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地区某医院就诊的食源性腹泻患者1614例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粪便标本采集,并对所有粪便标本实施微生物学检测,检测粪便中具体食源性致病菌感染情况,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观察并比较所有食源性腹泻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同时观察病原菌检出集中季节及爆发年份。结果收集的1614例粪便标本中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171例,占10.59%;在检出食源性致病菌为阳性的171例标本中以沙门菌、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及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其占比分别为43.27%、16.96%、12.87%、11.70%。男性患者粪便标本中病菌检出率为10.69%(91/851),女性患者检出率为10.48%(80/763),男性与女性患者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患者致病菌检出率较成年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季节食源性腹泻患者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高于春冬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检出率高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州地区食源性腹泻患者食源性致病菌以沙门菌感染为主,夏秋季节为主要爆发季节,应加强对食品的监管,同时针对高发人群进行积极的食品安全教育,避免食源性疾病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危重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两组均予肠内营养治疗,每天给予患者立适康营养粉鼻饲,摄入总量为20~25 kcal/kg。采用鼻胃管肠内营养泵喂养,每天持续时间约8 h。观察组联合肠外营养治疗,入组后前3 d喂养方案同对照组,第3 d时采用间接能量测定仪器评估患者第4 d目标能量值,再根据第3 d实际摄入量计算能量差值,制定第4 d肠外营养所需量,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输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终点事件时(治疗后)的营养指标[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IgG、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后临床结局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1%(3/49)低于对照组的22.4%(11/49),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存活患者Alb、Hb、PA、IgM、IgG及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危重患者采用肠内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