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05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基于内毒素血症探讨皂术茵陈方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大鼠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皂术茵陈方组、盐酸吡格列酮组及培菲康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2只大鼠采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在造模第9周开始,皂术茵陈方组给予皂术茵陈方水提液60 mg/(kg·d)灌胃,盐酸吡格列酮组给予盐酸吡格列酮10 mg/(kg·d)灌胃,培菲康组给予培菲康210 mg/(kg·d)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均给予双蒸水10 mL/(kg·d)灌胃,共治疗8周。第16周末经腹主动脉取血,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浆内毒素(LPS)含量。ELISA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显示出典型的NASH组织学特征,出现重度脂肪变性,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坏死灶。大鼠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P0.01)。经皂术茵陈方干预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浸润较模型组减轻,大鼠肝湿重、肝指数、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水平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0.01)。结论皂术茵陈方能显著降低肝脏TG含量、血浆LPS水平,肝组织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提示皂术茵陈方治疗NASH的作用机制与改善内毒素血症,减少内源性LPS产生、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牡荆素抑制A549肺癌细胞转移和促进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育A549细胞系。采用CCK8实验观察牡荆素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并计算50%抑制浓度(IC50)。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牡荆素对A549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cl-2和Bax的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K8结果表明牡荆素对A549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24h和48h的IC50分别是50.24、14.38μmol/L,且呈时间浓度依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表明牡荆素能降低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RT--PCR结果表明,牡荆素能上调Caspase9、Caspase3、Bcl-2和Bax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牡荆素能降低MMP2、MMP9蛋白表达。结论牡荆素能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与调控线粒体依赖性的凋亡途径及抑制间质蛋白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分析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胎儿性染色体嵌合体的发生率及其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 341例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进而分析35例性染色体嵌合体的临床结局。结果:妊娠中期通过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产前诊断病例中,性染色体嵌合体发生率为0.34%(35/10 341),主要涉及3种嵌合类型:45,X/46,XX嵌合(17例)、45,X/46,XY嵌合(8例)和45,X与其他异常核型嵌合(10例)。在35例性染色体嵌合体中,产前诊断指征涉及无创提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唐筛高风险、B型超声(B超)指标异常以及高龄,其终止妊娠率分别为86%(12/14)、83%(5/6)、75%(6/8)和29%(2/7)。结论:当产前诊断检出胎儿性染色体嵌合体时,建议结合染色体微阵列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胎儿脐血核型检测以及B超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为产前的遗传学咨询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健康知识的普及、以及人们就医观念的变化,既给医院整体护理带来了发展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如何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如何赢得医疗服务市场。这是目前医院护理工作的重点。我们认为,只有深入了解和重视住院病人的需求,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护理队伍,不断加强护理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才能让病人满意,让医院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
从小我就立志当一名医生,现在我成了一名护士。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 当医院决定成立一支医疗小分队去抗洪一线大堤为民服务的消息一出,我便主动请缨要求参战,院领导同意了。  相似文献   
8.
视觉电生理检查评估糖尿病患者早期眼底病变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玲  徐建伟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7):5771-5771,5777
目的 通过视觉电生理视网膜电流图(electroretinogram,ERG)标准评估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眼底病变及预后。方法 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男23例,女37例,共60例120只眼,按发病时间分为1~5年组,5~10年组,10年以上3个组。结果 发病1~5年组,最大反应b波平均振幅376.9μV,峰时41.2ms。OPs平均总振幅386.4μV。5~10年组最大反应b波平均振幅278.8μV,峰时43.5ms。OPs平均总振幅265.9μV。10年以上组最大反应b波平均振幅176.7μVV,峰时56.8ms。视网膜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OPs)平均总振幅216.8μV。1~5年组与10年以上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 最大反应b波如果降致正常值以下就可以认为视网膜功能下降;在视网膜循环障碍的视网膜疾病中,OPs明显降低或消失,而b波变化不显著,OPs的状态取决与视网膜循环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Q-PCR)方法在监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CML患者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伊马替尼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治疗1年时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CML患者的BCR-ABL水平分布在164%~469%,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的患者的BCR-ABL水平降至0.1%~0.2%,伊马替尼组患者随着治疗BCR-ABL水平逐渐下降,在治疗一年后降至0.1%~0.3%。治疗前后患者的BCR-AB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与伊马替尼组患者的BCR-ABL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使用RQ-PCR方法监测BCR-ABL水平可以作为CML患者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双磷酸盐联合传统中药汤剂与单纯双磷酸盐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来验证传统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作用和优势。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和Cochrane Databases中的相关文献,结局指标包括疼痛缓解评价、活动能力改善评价、骨质修评价、KPS改善评价以及毒副反应。运用Meta分析软件Stata 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19 篇,涉及患者人数为1 080,结果提示双磷酸盐联合传统中药汤剂组能显著改善疼痛症状(RR=0.807 9,95%CI=0.754-0.85,P<0.001)、改善活动能力(RR=0.787,95%CI = 0.69-0.897,P<0.001)、改善骨质破坏(RR=0.71,95%CI=0.52-0.96,P=0.026)、提高KPS(RR=0.726 8,95%CI=0.61-0.85,0.58-0.81,P<0.001)。结论:双磷酸盐联合传统中药汤剂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能够显著提高其疗效,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