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女性对紫外线危害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皮肤防护的现状,使皮肤科医护人员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法随机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就诊者494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知道紫外线会致光老化者占61.97%,知道防晒系数(SPF)和UVA防护等级(PA)含意的分别占46.96%(250/494)和17.21%(85/494),认为日光弱的冬天和室内需要防晒的分别占50.69%和30.56%,汉族女性比维吾尔族女性该方面知晓率高(P〈0.01);13岁以后开始有护肤意识的占6%,维吾尔族在13~15岁开始的占9.03%,汉族占4.08%;维吾尔族中有87.74%的女性经常使用天然物品护肤,有使用护肤品习惯的占58.0%,比汉族女性(分别占44.24%和48.37%)人数更多;维吾尔族女性不熬夜者占22.58%,汉族女性为55.21%;维吾尔族女性经常在室外活动的占6.45%,汉族女性为9.73%。结论494例受检者对紫外线的危害认知水平低,自我皮肤防护意识弱,且存在错误认知,需要加强并纠正该地区人群的皮肤防晒护肤知识宣传和自我护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祛湿化瘀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祛湿化瘀方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采用Wistar 雄性大鼠,以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复合高脂低蛋白饮食制备大鼠脂肪肝模型.在造模2周后,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祛湿化瘀方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灌胃用药2周.观察大鼠体重、肝指数、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以及肝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明显大泡样脂肪变性;肝组织TG、FFA含量以及血清ALT、AST、GGT活性显著升高.祛湿化瘀方各剂量组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显著减轻;肝组织 TG、FFA含量和血清ALT、AST、GGT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其中高剂量组降低ALT的作用显著强于中、低剂量组.结论:祛湿化瘀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耐药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的耐药性是造成根除Hp失败的主要原因,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Hp对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不同,耐药率在世界各地区也有很大差别,探寻耐药病例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祛湿化瘀复方的主效应中药或不同组合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r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分泌的作用,探索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相应物质基础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FFA诱导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TNF-α分泌的体外细胞模型和药物血清技术,运用数学模型“均匀设计法”,根据复方中的5味中药(茵陈、栀子、虎杖、田基黄、姜黄),选用U11(1110) 表进行组方设计所得10种中药组合进行干预,以对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及TNF-α的抑制效应作为考察指标,筛选主效应中药或组合,并重新区间分组验证。结果茵陈和田基黄在高剂量组合时有显著降低细胞TG及TNF-α含量的效应,与全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单用茵陈也可显著降低细胞TG及TNF-α含量。结论 茵陈及其与田基黄的组合是祛湿化瘀复方抑制FFA诱导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TNF α分泌作用的主效应中药;应用均匀设计与药效学分析的方法可有效分析中药复方针对某一作用环节的主效应中药或组合。  相似文献   
5.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血小板激活状态的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血小板激活和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 对3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11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3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27例用SH-93智能血液凝聚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P-选择素和血栓素B2(TXB2)。同时评价43例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表现和结肠黏膜活检情况。结果 3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平均1min血小板聚集率和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高于IBS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P-选择素和TXB2明显高于IBS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P-选择素也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激活,血小板可能直接参与结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其中P-选择素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异性指标,而血小板聚集率和TXB2与疾病的活动度有关。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祛湿化瘀方对体外肝脂毒性模型脂肪沉积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 α,TNF-α)分泌的影响,以进一步探究该方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机理。方法复制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FFA)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变性和TNF-α分泌脂毒性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和不同浓度药物血清组。分别观察上清中TNF-α含量,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细胞油红染色和电镜超微结构变化,细胞TNF-α蛋白表达及其基因表达。结果FFA刺激24h后,模型组细胞内脂肪沉积明显,其TG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同时上清中TNF-α含量、细胞内TNF-α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强。而10%药物血清组细胞内TG含量及上清中TNF-α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1),其脂肪沉积、细胞内TNF-α的蛋白表达及其mRNA表达也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祛湿化瘀方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TNF-α分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具有抗慢性酒精性肠道损伤和肝损伤作用的健脾活血方是否存在干预内毒素所诱导的肝脏TNF-α蛋白和基因表达的效应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4)、模型组(n=10)和健脾活血方组(n=10)。健脾活血方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或生理盐水3d(每日2次),在末次灌胃1h后,按50μg/kg体重经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mg/ml,正常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5h后,分别采集下腔静脉血及肝组织。以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肝组织p-IκB、TNF-α蛋白表达,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TNF-αmRNA表达。结果LPS刺激1.5h后,模型大鼠肝组织p-IκB蛋白、TNF-α蛋白及其mRNA表达显著增强,血清TNF-α含量显著升高;健脾活血方组的上述变化显著轻于模型组。结论健脾活血方对内毒素诱导的肝脏TNF-α基因和蛋白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金华  李秀敏  许丽莉 《护理研究》2005,19(23):2093-2094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被锐器损伤的情况,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调查183名实习护生锐器损伤的发生率和防护行为.[结果]97.3%的实习护生有锐器伤的经历,其中锐器损伤和安瓿玻璃割伤占首位.实习护生缺乏锐器伤的防护意识.[结论]实习护生要充分认识到锐器伤防护的重要性,增强锐器伤的防护意识,同时要加大职业防护的管理,以减少锐器伤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时刻威胁着治病中的患儿。在发展中国家,15岁以下儿童占其总人口50%。最早研究了美国在1978年报道的15万例急性药物中毒病例,其中60%为5岁以下儿童。上海医科大学对1662例住院患儿进行为期1年的药物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型医院的理念逐步引起学术界和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并成为国际先进医院的发展方向。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依据国际一流医院的建设经验和发展规律,率先提出创建研究型中医医院的战略目标,将其纳入医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其中,对医院后勤保障服务模式进行了认真思考与初步实践,认为服务理念转变、组织架构转变、服务流程与管理模式转变及后勤保障技术水平的提升,将是确保研究型中医院后勤保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