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四大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系统(CNKI、万方、VIP和CBM)搜索中文针刺得气文献,PubMed数据库检索系统检索英文针刺得气文献,然后分类,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引擎建立现代国内外针刺得气文献关系型数据库,介绍数据库系统表字段内容、数据类型、信息结构和逻辑约束信息,实现对针刺得气文献一般信息、试验信息、经验信息、古籍信息和综合文献信息的细节查询,为得气相关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挖掘研究奠定基础,以期探寻得气隐藏规律,指导针灸科研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拟通过前瞻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观察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的关系,以验证上述临床试验数据的二次分析结果。方法:按照中央随机方案将144例不同子宫位置受试者随机均等分为三阴交组、关元组和次髎组。于治疗前通过超声和妇科检查对每位受试者子宫位置进行评估,当视觉模拟量表(VAS值)≥40mm时,分别按其随机分组进行电针治疗,电针时间为30min,频率为2/10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位受试者治疗1次。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疼痛情况。采用临床症状评分量表RSS评价痛经伴随症状缓解情况。预期结果:拟通过前瞻性的研究,观察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是否有关系,并验证二次分析结果。预期结论:初步证实子宫位置与经穴效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关系;子宫位置可以作为临床上选穴治疗的依据之一,根据患者子宫位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经穴进行治疗,可能发挥更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一项针刺治疗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试验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子宫位置与三阴交穴效应的关系。方法按照中央完全随机方案将96例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均等分为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排除子宫位置资料不全者最终纳入86例,于治疗前通过超声对每位受试者子宫位置进行评估,当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P)值≥40 mm时,取双侧三阴交穴,期望得气组以Φ0.3×40 mm一次性无菌管针直刺1~1.2寸,每10分钟行平补平泻手法30秒;期望不得气组以Φ0.18×13 mm一次性无菌管针弹入即可,不施手法,两组均留针30分钟后缓慢平和的将针渐渐退出,进行疗效检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P)值评价两组治疗前、起针即刻(针刺30分钟)和起针后10分钟(40分钟)的疼痛情况。并比较各子宫位置反应者比例(治疗前后VAS-P值降低50%及以上患者的比例)、总体有效率、起针即刻效应(治疗前VAS-P值-起针即刻VAS-P值)与起针后效应(治疗前VAS-P值-起针后10分钟VAS-P值)。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结果不同子宫位置间治疗前后各时点VAS-P值、反应者率、总体有效率、起针即刻效应与后效应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现有统计结果提示子宫位置可能与三阴交穴效应无关,其结果有待于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子宫位置与发病情况评估,为进一步临床选穴治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来自4个临床分中心的36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子宫位置、疼痛程度、伴随症状。结果 368例被调查者中,子宫前位258例(70.11%),中位20例(5.43%),后位90例(24.46%)。对痛经疼痛程度进行分析,中度疼痛者以子宫前位最多;重度疼痛者以子宫后位最多。对痛经伴随症状(出现频次在50%以上的症状)进行分析,不同子宫位置患者均有全身症状(乏力)和精神症状(忧郁),前者高于后者。子宫前位和中位还伴有局部症状(腰背痛、腿痛)和消化症状(食欲不振),而子宫后位者上述局部症状和消化症状不显著。结论子宫位置可能对痛经疼痛程度、痛经伴随症状有影响,且可能与相关经脉脏腑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三阴交穴对心、肝、脾、肾、胞宫调治作用的分析,探讨三阴交穴的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及经穴与脏腑的联系。梳理与三阴交穴直接相连的肝、脾、肾三条经脉的循行路线,分析三阴交穴与心、胞宫间接相连的途径,归纳心、肝、脾、肾、胞宫的生理功能,结合具体病症,探讨三阴交穴对心、肝、脾、肾、胞宫的调治作用。认为刺灸三阴交穴可以调治心、肝、脾、肾、女子胞的功能,从而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三阴交穴可对与其直接或间接相连的脏腑功能产生治疗作用,是其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的体现,说明三阴交穴与上述脏腑之间的确存在某种联系,且这种联系是通过经络作为媒介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针刺经穴后得气与不得气状态对脑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检索国内外10个医学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MEDLINE、CENTRAL、CINAHL PLUS、EMBASE、AMED、Psyc INFO,以及5个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时间从建库/刊至2017年5月。系统收集以f MRI为观察指标,比较针刺经穴后得气与否对脑功能活动影响的临床试验文献。结局指标要求包含激活脑区的MNI或Talairach空间坐标,采用SDM(Seed-based d Mapping)软件进行体素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4209篇,4篇文献(共79名受试者)符合纳入标准,文献质量较低。对其中4项研究进行体素Meta分析后,结果显示针刺得气较不得气在右缘上回、左值网络和左侧中央后回等脑区的激活更为显著。但由于研究间异质性较大,结果中显示的激活脑区尚不具有代表性。结论:初步认为针刺经穴后得气与不得气状态下脑功能活动不同,得气状态下激活脑区更多,激活程度更强。针刺经穴得气后的特异性激活脑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研究针刺得气的中枢机制领域的研究内容,探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取得的经验教训。方法:检索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 Med数据库有关fMRI得气研究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试验设计、受试者纳入、穴位选取以及得气评价方法)上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8篇以fMRI技术研究得气中枢机制的文献。根据纳入文献的研究内容,大体可分为2个不同方向的得气中枢机制研究:得气研究以及得气感研究。得气研究多为比较得气与否在脑功能活动上的差异,以总结得气的中枢响应模式;得气感研究则是将得气状态下不同得气感及得气感强度在中枢反应上的特点进行比较,来归纳不同得气感成分及强度对脑功能活动的影响。近10年该类研究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试验设计较为多样,以随机对照试验及配对试验设计较多。研究的受试对象以健康人为主,研究的穴位以单穴居多,研究的主要穴位有足三里、外关、合谷等。得气评价方法以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主。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得气与否及不同得气感对脑功能活动影响的研究。当前研究可证实得气与否及不同得气程度具有显著不同的脑功能活动,且不同腧穴得气有其特异性激活。得气感程度与脑区激活程度呈正相关。刺痛感不属于得气感成分。结论:当前的得气fMRI研究的数量及质量有待提升,研究内容相对单一,研究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当前得气fMRI研究得到的结果多为得气反应于中枢层面的现象,而亟需通过这些现象总结出得气与中枢效应的本质联系,揭示得气的作用机制。得气对脑功能活动的特异性影响仍需要通过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三阴交穴得气对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PD)患者腹痛强度的影响。方法:将68例寒凝证PD患者按1∶3比例随机分为期望得气组17例和期望不得气组51例。于痛经发作第1天,腹痛视觉模拟量尺(VAS)≥40mm时,使用毫针对患者双侧三阴交穴进行针刺,期望得气组采用粗针、深刺并施手法尽量使患者得气,期望不得气组则采用细针、浅刺、不施手法尽量避免其得气,30min起针后采用0~4级得气量表评价患者实际得气与否,据此将期望得气组患者二次分为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和期望得气实际不得气组,期望不得气组分为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采用VAS测量患者针刺前后及针后10、20和30min时的腹痛强度。结果:期望得气组实际得气率高于期望不得气组(P0.05)。与针刺前比较,各组起针后各时点腹痛VAS评分均降低(P0.01)。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患者的腹痛VAS值低于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P0.05),且起针30min时前者腹痛VAS低于后者(P0.05);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患者的腹痛VAS值亦低于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P0.05),总实际得气组的腹痛VAS值低于总实际不得气组(P0.05)。结论:粗针、深刺、施手法的针刺强刺激比细针、浅刺、不施手法的弱刺激更容易诱导患者得气,且得气比不得气对寒凝证PD患者的镇痛效应更佳。  相似文献   
9.
针刺得气影响因素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得气是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前提和指征,而其又较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归纳古医籍文献并整理概括近年来国内外现代研究,分别从干预因素和机体因素两个方面对影响针刺得气的因素进行概述,总结干预因素主要来源于医者、针具和环境,而机体因素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并指出在得气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中,有效利用这些因素可为获取高质量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文章旨在溯本求源,述"得气"与"治神"、"得气"与"调气"及"得气"与二者的内外之境变化,从此三方追溯《内经》、《难经》所述,作为立论"得气"之依据。方法查阅《内经》、《难经》录著古籍与历代各家的经文注述37本,以王冰、马莳、杨上善所注为据。结果依"治神"而言,需治医者、患者与环境三者之神,且需观、守气至之机。从"调气"而论,有"得气"即达"调气"补泻之效,从取穴端正、浅深适宜、方向逢时上述"调气",与强调候、辨气至之气而"调气"等不同著述。并且,内外之境的差异变化亦从"调气"与"治神"上对"得气"产生影响。结论无论是从"得气"的获取、判别及调整均与治神及调气存有密切关联。二者相辅相成于医者的整个针刺过程,是"得气"取效之精要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